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樵歌返林杪 斷續自成腔丨中貿聖佳2023秋拍

2023-12-07收藏

中貿聖佳2023秋季拍賣會

萬卷—名人信劄 古籍善本專場

預展時間

12月9日-10日

10:00-18:00

拍賣時間

12月12日 9:00 B廳

地點

聖佳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76號

樵歌返林杪 斷續自成腔

文 / 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李際寧

2023年秋,中貿聖佳出示一件北宋大觀二年(1108)福州東禪等覺禪院刻【崇寧藏】本【宗鏡錄】卷第五十七。從該卷書品文物特征考察,我本人傾向認為,該卷屬於「鼓山大藏」中的一卷。

本卷為經折裝,一冊,首尾全,有首尾題「宗鏡錄卷第五十七」。全卷總13版,每版36行,行17字,上下單邊,每版第一、二板縫間刊板序號。各版間刊刻工「林盛」、「盛」,卷末有印工「謝嵩印造」鈐記。卷冊前後裝加厚磁青封面,泥金書經簽,簽呈長方形,雙邊,經名下金書圓環形秩號「肥」。經首端發願文刊:「福州等覺禪院住持傳法廣慧大師達杲收印經板頭錢,恭為今上皇帝祝延聖壽,闔郡官僚同資祿位,雕造【宗鏡錄】一部,計一十函。時大觀二年(1108)六月日謹題。」

【崇寧藏】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在福州東禪等覺院開雕,大約在崇寧二年(1103)冬,大藏整體雕畢,崇寧二年之後,續有宋代新譯經、宋人撰著、天台慈恩教典續補入藏。大約在政和二年(1112)之後不久,大藏全部工事完畢,最終全藏總計約6000餘。院方主持雕造大藏經板事者,先後有僧慧榮、沖真、智華、智賢、普明、達杲等。

由於年代歷久,又經靖康之變,該藏經板片從南宋到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曾有多次重修補雕,後補版往往有補版刊記,字型風格也與原版略有差異。元末,東禪寺毀於兵火,大藏經板與寺院毀於一旦。

【崇寧藏】是中國漢文佛教大藏經南方系統的第一部,其行款、版式、裝幀樣式、裝潢風格,對後代【毗盧藏】、【思溪藏】、【磧砂藏】、【普寧藏】、【洪武南藏】、【永樂南藏】,影響深遠。該藏目前在中國已經沒有比較完整的大藏,在世界範圍內,也已經沒有單一保存完整【崇寧藏】的單位,在日本,宮內廳書陵部、京都醍醐寺、教王護國寺、高野山勸學院、知恩院、橫濱金澤文庫等收藏卷冊比較多的單位,全是【崇寧】、【毗盧】兩藏的混合裝。因此藏國記憶體世稀少,從2007年古籍普查開展以來,【佛經古籍定級標準(草案)】規定,因其每一冊都很寶貴,凡書品較好者,可以定為一級文物,【國家古籍珍貴名錄】亦予以收錄。

北宋年間,福州鼓山湧泉寺層刷印一部入藏,被稱為「鼓山大藏」。「鼓山大藏」有哪些特點呢?筆者據國家圖書館收藏5種鈐有「鼓山大藏」朱印的經冊為例,略敘概貌。

1、【正法念處經】卷七,經折裝,上下裝磁青紙面,封面泥金劃雙邊框,框內泥金楷書題經名卷次,框下泥金圓圈,圓內泥金書千字文號。

冊首護葉墨書施經題記:「□……□種智者。/隆興元年(1163)十月日題,/勸緣住山蓬庵宗逮」。經文前刊發願題記:「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傳法沙門智賢謹募眾緣,恭為/今上皇帝祝延盛壽,闔郡官僚同資祿位,雕造/大藏經印板計五百餘函。時紹聖四年(1097)四月八日謹題。」

2、【菩薩瓔珞經】卷四,經折裝,上下裝磁青紙面,封面泥金劃雙邊長方框,泥金楷書題寫經名卷次,框下為泥金圓圈,圓內泥金書千字文號。

冊首護葉刊施經題記:「(前缺)搜閱,裒茲功德,追薦/考妣二親,爰及/恩有;次祈自身平安,願延法算。隆興元/年(1163)六月一日勸緣住山苾蒭宗逮謹題」。經文前發願題記:「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傳法賜紫智華與僧契璋等,謹募眾緣,恭為/今上皇帝、太皇太後、皇太妃,祝延聖壽,國泰民安,開鏤/大藏經印板一副,計五百餘函。元祐五年(1090)正月日謹題。前都勸首慧空大師沖真。」

3、【顯揚聖教論】卷十首,經折裝,上下裝磁青紙面,封面為泥金劃雙邊框,框內泥金楷書經名卷次,框下為泥金圓圈,圈內泥金書千字文號。

卷前護葉有墨書施經題記:「先妣林二十八娘生界/隆興元年(1163)十月日題/勸緣住山蓬庵宗逮。」經文前刊發願題記:「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傳法賜紫智華沙門契璋等謹募眾緣,恭為/今上皇帝、太皇太後、皇太後,祝延聖壽,國泰民安,開鏤/大藏經印板一副計五百餘函。元祐九年(1094)四月日謹題」。

4、【中阿含經】卷五十一首,經折裝,上下均爲磁青紙面,封面居中為泥金雙邊框,框內泥金楷書題經名卷次,框下泥金圓圈,圓內以泥金書千字文號。

卷首護葉刊施經題記:「妙善奉為/四恩三有,法界含生,同圓種智/。隆興元年(1163)六月日謹題。」

經文前刊發願題記:「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傳法沙門智賢謹募眾緣,恭為/今上皇帝,祝延聖壽,闔郡官僚,同資祿位,雕造/大藏經印板計五百餘函。時紹聖三年(1096)四月日謹題。」刊發願題記:「(前缺)妙善奉為/四恩三有,法界含生,同圓種智/。隆興元年(1163)六月日謹題。」

5、【大般涅槃經】卷十八首,經折裝,前後裝磁青紙面,封面泥金楷書經名卷次及帙號。

卷前護葉施經題記:「(前殘)殊利,懺雪累生愆尤,成就當來種智,/四恩普報,三有鹹資,法界含生,同登/佛果。/囗…囗隆興(1163-1173)囗囗月朔清信弟子陳淳與室鄭囗…囗。」

歸納起來,上述各卷的裝潢和書品,與本件【宗鏡錄】卷五十七狀況極為相似,通卷近歐字型、幾近焦黃的紙張特點,以及封面封底的形態。依據這些相同的版本特征,確定本件屬於「鼓山大藏」是合理的。

「鼓山大藏」入藏湧泉寺,與該寺第二十八代主持宗逮有直接關系,從上述幾件題記看,甚至可以肯定,【崇寧藏】入藏湧泉寺的主持者,就是宗逮。這個答案,就在【鼓山誌】中。今所傳【鼓山誌】的重要版本,有如下幾種:

1、【鼓山誌】十二卷,明謝肇淛、徐(火+勃)撰,明萬曆刻本;

2、【鼓山誌】十二卷,清釋元賢撰,清刻本;

3、【鼓山誌】十四卷,清黃任撰,清乾隆26年刻光緒二年補刻本;

其中萬歷刻本是該誌現存最早的版本,而流傳較少。清代各本內容大體來源於萬曆本,但在編輯上多有取舍。

萬歷【鼓山誌】與宗逮有關的史料,見於以下數條:

卷二「湧泉寺」:「湧泉寺在山之半,其初為潭,毒龍居焉。每興雲雨,損人禾稼。唐建中四年(783)從事裴胄請僧靈嶠頌華嚴經於潭傍之巖,龍遂去,不為害,因建華嚴寺於下。會昌中(841—846),鞠為蓁莽,七十餘年,梁開平二年(908),閩忠懿王審知填其潭為寺,因名湧泉寺。宋乾祐五年(952,後周廣順2年)改名鼓山白雲峰湧泉院。

國朝復改為寺。宋紹興己卯(29年,1159)秋暴雨,自小頂峰發洪,沖突方丈法堂,西庵皆崩。是年住持宗逮重建。」

同卷「白雲廨院」:「本湧泉寺積穀處,與寺同建。……紹興己卯暴雨溪漲,東廊及客省堂皆為漂沒,是年住持僧宗逮重建。」

卷四:「第二十八代宗逮禪師。寧德縣人,依姓林氏。紹興甲戌(24年,1154)權府提刑趙公請住當山,其創葺具建置置誌。先是本寺藏經乃閩王命工繕寫,歲久字跡不明,師為印造新經,以便披閱。丁亥歲(乾道3年,1167)書偈告寂。」

清釋元賢刻本卷三:「第二十八代蓬庵禪師,諱宗逮,姓林,寧德人。依龜山圓明禪師披削,後參東禪嶽禪師。契旨,舉充座元。紹興甲戌(24年,1154),權府提刑趙公請住當山。上堂雲:‘世尊道,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遂喝雲:‘玉本無瑕卻有瑕。’己卯(紹興二十九年,1159)秋暴雨,小頂發洪,上下二院屋舍俱懷,師修復之。丁亥(乾道3年,1167)臘月二十三日,無病書偈告寂。全身塔於本山羅漢台之右。(【續傳燈】)。」

清乾隆26年刻光緒2年補刻本卷四:「第二十七代蓬庵禪師,諱宗逮,姓林氏,寧德人,依龜山圓明師披削,後參東禪嶽禪師契旨,舉充座元。紹興甲戌權府提刑趙公請住當山,上堂雲:‘世尊道,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遂喝雲:‘玉本無瑕卻有瑕。’己卯秋暴雨,小頂發洪,上下二院屋舍俱壞,師修復之。丁亥臘月二十二日無病書偈告寂。全身塔於本山羅漢台之右。(【續傳燈】)。」

上述宗逮史料,有幾點問題值得註意:

(1)、除萬曆本外,清本在記述宗逮事跡時,都刪去「師為印造新經,以便披閱」一句。此一改動,使鼓山湧泉寺宗逮時期入藏大藏經的唯一線索被湮沒不存。

(2)宗逮事跡被刪改,應該與萬曆本將「宗逮」誤為「宗建」有關。萬曆本將宗逮的「逮」字,都誤作「建」。「逮」與「建」字形相近而致誤,至史料混亂而無所適從。

(3)「鼓山大藏」請到湧泉寺的時間,史料無明確記錄。萬曆本明確記錄當寺原有寫本大藏,但「歲久字跡不明」,宗逮遂「印造新經,以便披閱」。從現實考慮,「印造新經」一句最可靠的解釋,當然是選印據福州本地不遠、時間又相距較近、經板尚新的【崇寧藏】。雖然這條記錄被清刻本和乾隆本刪去,但萬曆本正確的記載,是得到「鼓山大藏」實物確證的,無可否認。

如果排列一下宗逮的活動時間,或有助於縮小湧泉寺請印【崇寧藏】到寺的時間。

紹興24年(1154),宗逮受「權府提刑趙公請」,出任湧泉寺住持。

紹興29年(1159),湧泉寺暴雨沖毀上下二院屋舍,宗逮開始重修。

隆興元年(1163),宗逮在「印造新經」上題寫發願文。

乾道3年(1167)臘月23日,宗逮圓寂。

宗逮從1154年(紹興24年)出任住持,至晚到1163年(隆興元年)在「印造新經」上題寫願文,其間只有10年。紹興24年(1159)暴雨洪水,湧泉寺損毀嚴重,之後宗逮重修。由此推測,請【崇寧藏】入寺的時間,應該在1159年至1163年之間,1163年到寺院的可能性最大。

「鼓山大藏」散逸於何時代,史料沒有明確記錄。【鼓山誌】中記錄,該寺歷史上屢遭水淹,又多次歷經劫火,寺院屢興屢毀。或許,這就是該寺藏經散逸的原因吧。萬曆【鼓山誌】的作者之一徐 有「鳳尾亭晚望」詩:「靈境梯千級,旃檀樹一雙。雲生丹鳳沼,潮滿白龍江。流水聲如闘,前山勢似降。樵歌返林杪,斷續自成腔。」詩句描繪湧泉寺傍晚景物,在我看來,這「斷續自成腔」一句,恰是對「鼓山大藏」歷史遭遇的絕妙註解。

山西博物院藏本

保利本

拍品

拍品紙背

Lot 3226

鼓山大藏 宗鏡錄卷第五十七

北宋大觀二年(1108)福州等覺禪院刻本

1函1冊 黃藏經紙 經折裝

30×11.2cm

估價:RMB 2,600,000-3,000,000

提要: 鼓山大藏為崇寧藏中最精美最初印的印本。其特點明顯:1、藍色封皮。2、長形雙線邊框以金寫經名,千字文編號。3、刷印極其認真,真正達到力透紙背。【宗鏡錄】作為中土著述的重要性,存世寥寥幾部鼓山大藏基本都是譯經。而【宗鏡錄】是佛教名著。第一次入藏就是崇寧藏,所以是該書的最善本。此經開寶藏裏面沒有收錄,所以是該書的最早刊本。所以無論從內容、裝幀、印工、品相,此物都可以稱為北宋版本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