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鴨脖大王」絕味食品,最近難掩焦慮。
8月15日晚,絕味食品釋出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資訊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受此訊息影響,次日絕味食品的股價開盤便跌停,股價報13.22元/股,總市值為81億元左右。截至發稿前,絕味食品股價為12.37元/股,創下7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其市值進一步縮水至76.68億元,相較於最巔峰時期的635億元,已跌去近9成。
值得註意的是,近幾年間,圍繞絕味食品的爭議聲逐漸增多:一邊是因未披露關聯方共同投資、未按規定披露資訊等問題屢次被官方「點名」;一邊是被消費者吐槽「價格貴」「漲價」「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以最為重要的食品安全為例,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絕味食品的投訴多達千余條。
這些負面聲音,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絕味食品的「基本盤」。2024年第一季度,絕味食品營收為16.95億元,同比下降7%,其門店數也在萎縮,據窄門餐眼數據,截至8月,絕味鴨脖門店數量為13731家,相較於2023年年中,門店數量減少了2400多家。
在競爭激烈的鹵味市場中,絕味食品的故事該如何講述下去?
凈利潤下跌,鹵味龍頭留不住年輕人
2005年,曾在藥企任職多年的戴文軍跨界闖入鹵味行業,在湖南長沙開出了絕味的第一家門店,投廣告、做促銷,絕味鴨脖在短期內打出了名聲。
彼時,起步較早的煌上煌、周黑鴨已在行業盤踞多年,為了彎道超車,市場行銷出身的戴文軍定下了「飽和開店」的打法,聯合加盟商大肆拓店,在各個城市跑馬圈地。2017年上市前夕,絕味食品門店數量已超9000家,被外界稱為「鴨脖大王」。
2017—2020年,絕味食品營收從38.5億元增長到52.76億元,凈利潤也從5.017億元增至7.014億元。
高歌猛進的輝煌時刻沒能持續太久。2021—2023年,企業營收分別為65.49億元、66.23億元、72.61億元,其凈利潤卻分別為9.81億元、2.35億元、3.44億元。
對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況,絕味食品曾解釋稱:一是加大對加盟商扶持,導致銷售費用增加;二是部份原材料成本上漲,造成對毛利率的影響,以鴨脖為例,2023年3月一度從此前的4~5元/斤,漲到14元/斤。
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絕味食品的解法是漲價。2022年初,絕味食品曾宣布全線提價約5%,而後又先後對鴨掌、魷魚、鳳爪等熱門品類價格進行7%~10%的上調。這樣的策略在短期內奏效,絕味食品的凈利潤及毛利率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價格變貴,也刺痛了部份年輕消費者。
年輕人本就是鹵味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之一,鹵味價格一路上漲,鴨脖、鴨鎖骨、鴨掌隨便一買就過百,讓不少年輕人「大口吃肉」的快樂消散。「年輕人為何不愛吃鴨脖了」「鹵味刺客」等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一部份價格敏感型的年輕人逐漸拋棄了鹵味品牌。
業績承壓、股價受挫、消費者出走,導致絕味食品對加盟商的吸重力也在不斷降低。從財報數據上看,絕味食品借加盟擴張的步伐逐漸放緩:2023年年中,中國大陸地區絕味門店總數為16162家,到了2023年末,數量變為15950家,減少了212家,截至2024年8月,門店數量再次降至13731家。
投資版圖連年擴張,投註多個明星企業
從整個鹵味市場來看,絕味食品、周黑鴨和煌上煌依舊是三大巨頭,與其他兩家聚焦主業不同,絕味食品有投資業務。
據媒體報道,在絕味食品創始人戴文軍的構想中,鹵味食品有增長天花板,想要更上一層樓,就必須兩條腿走路,而「另一條腿」,便是對外投資。
2014年,絕味食品正式成立深圳網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早期,網聚投資更多聚焦於區域性的餐飲同行,例如入股武漢我饞鴨脖、長沙顏家辣醬鴨、成都廖記棒棒雞等鹵味食品公司。
試水了三年後,戴文軍對投資業務定下主調:一方面圍繞「鹵味品牌+復合調味料+產業鏈上中下遊」三塊領域進行布局;另一方面以天使、Pre-A和A輪投資入股極易擴張的輕餐飲賽道。
2017年6月,上市成功的絕味食品和餓了麽合夥成立「絕了」投資基金,想在食品和餐飲行業找出下一個「網紅」產品,兩者攜手之後,絕味的投資步伐進一步加快。
2023年,在一份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資訊披露監管問詢函的回復公告中,絕味食品詳細描摹了其龐大的投資版圖:自2017年上市,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投資近27億元,透過數家基金,間接投資了58家企業。
在它的投資版圖中,不乏和府撈面、蛙來噠、書亦燒仙草、幺麻子、巴奴火鍋、墨茉點心局等明星企業。在鹵制品領域,絕味先後投了阿滿百香雞、廖記棒棒雞、鹵江南、盛香亭、福州舞爪、武漢精武鴨脖等多個品牌,押註更多的地域品牌和細分品類。
絕味曾多次表示,其投資策略側重於挖掘品牌價值並進行長期投資,大部份標的公司仍處於市場培育期,想借助它們畫出絕味的第二增長曲線還為時過早。絕味仍在成為中國餐飲市場幕後操盤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