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錚剛登上首富寶座沒幾天,屁股還沒捂熱拼多多的股價怎麽又跌啦?這給了人們一個大大的問號。
8月26日,拼多多的股價暴跌了30%,市值蒸發超過550億美元。 黃錚的首富寶座快速移位給了農夫山泉的鐘睒睒。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拼多多自己釋出的一份不盡如人意的財報。
2024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的業績雖然依舊亮眼——營收達到970.60億元,同比增長86%——但還是沒達到市場預期的999.8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20.09億元,同比增長144%。然而,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拼多多高層的發言更是雪上加霜,直接承認高增長難以持續,盈利能力下降的趨勢不可避免。
投資者們早就習慣了拼多多的高速成長模式。畢竟,拼多多從2015年創立至今,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中國電商界的三巨頭之一,業績增速令人咋舌。可以說, 拼多多早已不僅僅是「黑馬」,而是被市場捧成了「神話」。
那麽拼多多為什麽現在又深陷於股價狂跌的質疑聲中了呢?
2006年,中國投資教父段永平用62.01萬美元拍下了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當時,段永平帶了一個不起眼的年輕人一起去吃飯,這個人就是後來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黃崢在創立拼多多之前,已經是業界傳奇。他先後在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求學,並結識了丁磊和段永平。畢業後在谷歌工作幾年,然後在手機電商、電商代營運、遊戲等行業摸爬滾打。
2015年,黃崢創立了拼多多,定位為拼團購物的社交電商平台。次年, 拼多多獲得了IDG、高榕資本和騰訊等機構的投資,開啟了瘋狂的燒錢擴張之路。僅一年時間,使用者數量就突破了一億,迅速成長為中國的三大電商平台之一,2023年GMV更是突破了4萬億元。
拼多多的成功,離不開黃崢抓住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機遇。 2015年至2017年期間,中國電商市場正處於轉型期,品牌電商逐漸興起,而大量的白牌商家急需新的電商渠道。同時,微信等社交媒體對微商的規範化打斷了初級社交電商的傳播路徑,但社交+電商的聯動價值依然存在。 拼多多正是利用這一契機,重點開拓了五環外的下沈市場,透過「新品牌計劃」、「百億補貼」以及「砍一刀」等社交電商玩法,迅速崛起。
然而,當初那些有利條件在今天已經不再適用了。使用者增長見頂,GMV增速放緩,電商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盡管拼多多透過提高電商貨幣化率來提升收入和盈利能力,但空間越來越小。 此外,海外市場雖然是充滿潛力的第二曲線,但拼多多在海外的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缺乏物流支持和傳統國際電商巨頭的競爭。
拼多多之所以能成為電商界的神話,關鍵在於它準確地抓住了電商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紅利。 在這個新時代,電商平台的核心不再是平台和商家,而是消費者本身。拼多多的做法非常直接: 用極致低價吸引消費者。不論是低價商品、僅退款政策,還是今年備受爭議的自動跟價功能,目的只有一個——讓消費者覺得「真香」,從而增加使用者黏性和平台交易量。
不過,最近風向又變了。 淘寶、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都開始意識到,一味追求低價已經行不通了, 轉而關註如何實作GMV的健康增長。
為啥呢?因為低價競爭搞了好幾年,平台和商家都已經到了極限,再降下去就要虧本了。更重要的是,長期的低價策略實際上破壞了整個電商生態。有些商家甚至要靠快遞廣告賺錢,這不是笑話,是血淋淋的現實。
這兩年,拼多多和賣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甚至爆發了線下沖突。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戰略沒錯,但下半場的競爭重點已經變成了綜合服務能力,而不僅僅是價格優勢。 在這方面,阿裏巴巴和京東有著明顯的優勢。
淘寶的GMV達到了8萬億,年收入超過4300億元,凈利潤接近2000億元,依然是電商老大。京東在創始人回歸後,也在逐漸恢復元氣。 最近阿裏巴巴市值回升,超過了拼多多。這可能導致了市場放大對拼多多的擔憂,但實際上拼多多二季度營收接近千億,凈利潤超過320億,這些數據還是很能打的。
網上有人在說黃錚故意想做空公司,保持低調,因為低調是拼多多的生存法則。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沒有人故意做空自己的公司,更何況一家上市公司,肯定是要對投資人負責的。
關註戰略企劃槍手說市場,漲知識聽有見地的觀點,老鐵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