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並購潮下多公司宣布告吹,這兩家股價飆升還「搶跑」

2024-11-05股票

自9月24日「並購六條」釋出以來,A股市場掀起並購重組熱潮,數據顯示,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資產重組並購事項。與此同時,也有上市公司宣告並購重組終止。

來源:攝圖網

籌劃不足三月即終止並購,兩公司股價飆升還「搶跑」

10月29日晚,凱瑞德(002072.SZ)宣布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對於本次重組終止的原因,公司公告語焉不詳,僅稱「交易雙方針對現階段市場環境及交易核心條款進行了審慎研究和探討,經協商一致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此前,公司在8月2日與北京國網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電力)的三名股東簽署【股權收購意向書】,計劃以現金方式收購對方合計持有的國網電力不低於29.01%股份,並將成為國網電力第一大股東。

8月5日晚,凱瑞德披露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暨關聯交易暨簽署股權收購意向書的提示性公告,但當天公司股價已提前漲停。8月6日起,凱瑞德繼續收獲3個漲停板,截至10月29日股價累計漲幅達60.74%。同期,貿易板塊整體漲幅為19.10%,深證成指漲幅為25.59%。

值得註意的是,在凱瑞德釋出終止重組公告前,公司股價再次提前「異動」。10月28日,凱瑞德收漲9.88%,達到近半年來的最高價6.23元/股。10月29日,即終止重組公告釋出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開盤即一路下滑,單日跌幅達9.95%。

莫高股份(600543.SH)在籌劃重組兩個月後就宣布了終止的訊息。

8月28日盤後,莫高股份釋出了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但由於交易各方就支付方式、交易對價、業績承諾等交易方案核心事項未能達成一致意見,10月25日晚,莫高股份宣告重組終止。

與凱瑞德類似,莫高股份也在公告釋出前夕就出現股價「搶跑」的現象,8月28日股價收漲9.90%,並在之後的4個交易日裏獲得3個漲停板。8月29日至10月25日,莫高股份股價累計漲幅達70.95%,而飲料板塊整體漲幅為17.89%,上證指數漲幅為16.29%。

盈方微終止重組,相關人員涉嫌泄露內幕資訊

10月26日,盈方微(000670.SZ)召開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投資者說明會。由於本次重組相關方的相關人員涉嫌泄露內幕資訊並被證監會出具立案告知書,公司決定終止本次交易事項。

標的資產為深圳市華信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科)的49%股權和World style的49%股份。目前,盈方微已持有華信科的51%股權、World style的51%股權,並將兩家子公司納入合並報表範圍。截至2023年末,華信科及World style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值為14.96億元,增值率為138.73%。

本次交易的對手方為紹興上虞虞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瑞嗔通訊裝置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前者為私募投資基金,後者由華信科董事兼總經理、World style總經理徐非控制。

上交所釋出並購重組典型案例,明確4種負面型別

11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釋出【並購重組典型案例組譯】,整理了近年來滬市比較有代表性的30個並購重組案例,並向上市公司釋出。

在案例的選取上,本次組譯涵蓋的型別豐富多元,對產業並購、跨行業並購、收購虧損資產、海外並購、重組上市、吸收合並、要約收購等多種型別均有收錄。在編寫的手法上,系統總結案例背景、交易架構、方案特點,並對照當前政策要點對案例成功做法和可鑒之處做出點評和說明,力求專業、實用,便利市場主體參照實施。

為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合規籌劃推進並購重組,此次組譯還專門選取了「內幕交易防控不當」「標的公司財務造假」「蹭熱點式重組炒作股價」「盲目跨界標的失控」4種負面型別對應的12個案例。

上述案例的選取旨在提醒上市公司在並購重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警惕相關風險,體現了一線監管在鼓勵上市公司規範、有效實施高品質並購重組的同時,始終對各類「借重組之名、行套利之實」的不當並購交易高度關註、從嚴監管的鮮明導向。

深交所編發【並購重組導刊】

此前在10月中旬,深圳證券交易所編發【並購重組導刊】,組譯12個並購重組典型案例,涵蓋產業整合、優質資產註入、估值包容性、收購未盈利資產、巧用支付工具、吸收合並、A控A、收購IPO撤否企業、股東重組等9個主題,幫助上市公司充分了解和深入把握新形勢下並購重組交易關鍵環節及核心要素的監管要求。

【並購重組導刊】指出,透過對深市歷年重組被否以及主動終止案例進行梳理,「盲目跨界收購」和「三高收購」不僅短期存在較大的炒作風險,長期更蘊含著後續整合管控失效、業績承諾無法實作等風險,是並購重組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

深交所對於規範程度相對較差、交易執行能力較弱的「殼公司」盲目跨界並購交易從嚴監管,嚴厲打擊「借重組之名、行套利之實」等市場亂象。同時,引導交易各方摒棄「高承諾、高估值」的定價模式,根據市場化原則合理確認交易價格、自主約定是否設定承諾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