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5000億買斷式逆回購來了,這對大A到底是好還是壞?這個事背後的本質是什麽?一條視訊給你說清楚。
很多股民現在一聽到具體數位就立刻濕了,5000億這麽大數位,那大A不得又起飛了。可是實際上訊息落實之後,大A並沒有起飛。於是很多人搞不懂,之前央行推出5000億互換便利的時候,這股市直接原地起飛,為何這次5000億買斷式逆回購來了,這股市卻沒動靜?
說白了很多人連什麽是逆回購,什麽是買斷式逆回購,什麽是互換便利都不知道?所以更別說去判斷它的影響力了。要搞好投資,那就得多學習。
逆回購就是商業銀行跟金融機構缺錢了,於是把自己手裏的有價債券抵押給央媽,主要是國債,拿到現金的方式。一般都是短期的行為,比如說7天期、或者14天期。這個7天期逆回購利率也是我們判斷商業銀行流動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過為何叫做逆回購呢?因為人家把債券抵押給央行拿到錢之後,時間到了就會來贖回。所以這個債券依然是屬於商業銀行的,央行並無權處置。
那什麽又叫買斷式逆回購呢?簡單理解,那就是商業銀行跟金融機構直接把有價債券賣給央媽,後續不再進行回購的行為。
那既然有普通逆回購了,為何還要增加一個買斷式逆回購了呢?不得不說我們的央媽,現在是越來越成熟了,這工具箱中的武器也是越來越豐富了,這才可以應對越來越復雜多變的國際競爭。
大概三個月之前,大家應該都記得一個新聞,那就是央行下場做空國債,當時很多人搞不懂。當時是因為國債價格被炒得太高了,導致國債收益率下降。一個基本原理,國債交易價格越高,收益率就越低。
國債收益率又是大部份商業銀行跟金融機構兜底的底線。比如說商業銀行拿到了使用者存款,這個錢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負債。如果不放出去,那就會不斷支出成本。於是商業銀行拿到錢,除了留下一定比例應付使用者的活錢存款之後,剩下的錢如果不能及時放貸出去,那就會全部用來購買國債。因為在資本市場上,國債是被認為是無風險資產。當國債收益率不斷下跌之後,就會造成商業銀行的風險上漲。
於是央行才需要及時借入國債在市場上拋售,做空國債價格,以擡高國債收益率,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
過去我們的央行是沒有參與國債買賣的。今年也是第一次參與到國債市場的買賣。不過這跟美國、日本的量化寬松並不一樣。我們的央媽更多的調解市場利率,而不為了無量印錢。
既然當時央媽借入國債去拋售,那麽自然到期就得拿國債出來回,這也才是會出現買斷式逆回購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跟互換便利有關系。所謂的互換便利就是證券、保險、基金公司把自己手裏滬深300成分股和股票ETF抵押給央行,從央行換取國債,央行票據等一些高流動性的債券。這些流動性的債券基本就等於現金的作用,再用這些資金去投資股票,而且這些資金是只能進入股市。
當時這個工具出來到時候,很多人都暈了,因為過去只聽說禁止資金入市,從來沒有聽說禁止資金不入市。
那他們要去央行換取國債,那央行手裏就必須有國債。於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就誕生了。商業銀行把手裏的國債透過買斷式逆回購賣給央行,央媽拿到國債再換給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之後資金再進入股市。這樣市場的流動性就起來了。這個就是買斷式逆回購出現的第二個原因。
其實還有第三個原因,也是跟目前的大主題相關,那就是化債。因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現在手裏有不少的地方債券,這些債券相比國債的風險更大,價值更小。他們拿在手裏風險越來越大,於是不如直接打折賣給央行,這樣地方商業銀行回收資金可以去其他的事情,央行也可以用自己的實力幫地方解決實際問題。
了解完這些,你就知道這個買斷式逆回購到底是怎麽回事了。你說它到底是不是利好股市,當然是利好,畢竟是流動性增加了。可是你說它的利好振幅到底有多大,這個其實就很那說了,畢竟很多作用都不是直接作業於股市。
事實上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需要一定時間才可以傳導到股市,國慶之前股市那麽瘋狂,更多是在透支預期,或者是大家都壓抑太久了。接下來大家一定要耐心,還是那句話拿住好的籌碼,耐心等待慢牛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