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沖刺A股長達7年,過會一年 西安鷹之航撤回上市申請

2024-07-15股票

成功過會一年後,西安鷹之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鷹之航」)最終沒能登上A股。A股「撤回潮」加劇之下,近日,鷹之航撤回了上市申請。

今年陜西第4單IPO撤回

曾兩度闖關、兩次抽中現場檢查

據深交所公告,日前,鷹之航保薦人分別送出了撤回申請,根據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鷹之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稽核。

鷹之航上市之路十分坎坷。早在2020年9月,鷹之航首次IPO申請獲得受理,後在2021年2月19日收到【現場督導通知書】,2021年2月23日撤回申請。對於撤材料原因,鷹之航曾解釋為海航系客戶進入破產重整,可能影響鷹之航業績受損不滿足創業板申報條件。

時隔一年後,鷹之航二次申請在2022年3月30日再獲受理,隨即2022年4月22日再度被抽中現場檢查。在IPO稽核過程中,兩度沖刺IPO,又兩次被抽中現場檢查是非常少見的。

這一次鷹之航扛住壓力,走到上會環節,最終在2023年6月透過了上市委審議。

然而,過會後這一年,鷹之航IPO行程再無進展,直至此次撤回上市申請。

今年以來,IPO準入越發嚴格,新「國九條」、嚴把上市準入關、先發企業現場檢查等政策相繼釋出,對於擬上市企業的申報品質、資訊披露要求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A股IPO「撤回潮」加劇,大多涉及業績下滑、勸退、換北交所及短期內IPO進度無望等原因。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2024年以來已有317家擬上市企業撤回上市申請。鷹之航則是繼中國航油、莫耳股份、華羿微電之後,今年陜西第4家IPO撤回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00多家撤材料公司裏,部份和鷹之航一樣都已過會。比如,被冠以「中國第一MEMS傳感器企業」的歌爾微、以喬丹運動鞋服名聲在外的中喬體育等等。

資深財經觀察人士皮海洲表示,為提振投資者信心、活躍市場,管理層強調A股要以投資者為本。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更多考慮廣大投資者利益從而放緩IPO稽核與發行,這其實也是A股告別融資市的重要表現。

隨著終止名單不斷變長,當前A股在審IPO數量大幅縮減,已下降到不足300家。

沖刺A股長達7年

審計機構陷入暫停執業風波

鷹之航是一家發端於航空機載裝置維修,後拓展到機載裝置制造的民營企業。2010年成立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完成股份制變更。同一年,鷹之航在新三板掛牌,掛牌期間即開始籌劃轉板上市,並在2017年底從新三板退市。

如果從2017年接受上市輔導算起,鷹之航沖刺A股前後已用了近七年時間。

概括而言,鷹之航主要業務是「修飛機」和「造裝置」。

「修飛機」業務中,鷹之航拿到了中國民航局維修授權證、美國聯邦航空局維修授權證、中港澳聯合認證維修授權證等證書,客戶涉及海航、東航、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而在「造裝置」領域,鷹之航有數款產品用於軍工裝備領域,超高技術壁壘被外界稱為「硬核軍工」。

2022年,鷹之航營收規模突破3億元,一個重要原因是機載裝置制造業務較快增長,已占據收入「半壁江山」。近三年,鷹之航「造裝置」收入分別為4650.54萬元、5546.79萬元和1.57億元,「修飛機」收入分別為1.57億元、1.67億元和1.43億元。

按原計劃,鷹之航擬募資7億元投向航空機載機械裝置維修能力擴充套件計畫、航空機載電子裝置維修能力擴充套件計畫、航空機載電機制造能力擴充套件計畫、昆明易安飛科技服務產業園計畫、研發中心建設計畫及補充流動資金,落地在西安經開、深圳寶安、湖北襄陽、雲南昆明等地。

這其中,機載機械裝置維修能力擴充套件計畫、機載電子裝置維修能力擴充套件計畫分別擬投入2.1億元、1億元,昆明易安飛科技服務產業園計畫的1億元亦為拓展航空維修市場。就是說,鷹之航計劃將約4.1億元募資投向維修市場,占募資總額的58.57%。

就近年經營業績,鷹之航「造裝置」業務快速增長,「修飛機」收入變化並不大。在此情況下,鷹之航對募投計畫安排尤其是新增產能能否達到預期效益受到關註。

雖然就市場契機看,鷹之航加註的「修飛機」市場,有望隨民航市場復蘇而迎來更多機會。

但在業內看來,機載裝置維修領域也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包括:維修授權證、制造類授權證等資質壁壘、人才及管理壁壘及核心領域由國外企業掌控的技術壁壘等。

實際上,從深交所上市委對鷹之航三輪問詢看,訂單和產品收入持續性正是重點關註領域。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原本鷹之航申報時的財務指標已達到【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對應的上市標準,又經過較長時間在審規範。但在A股上市條件提高後,公司剛突破3億元的年營收顯得不再突出。此外,鷹之航審計機構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後者因涉及金通靈財務案件而深陷暫停執業風波。種種因素可能對鷹之航IPO進度造成一定影響。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