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資本市場近二十年持續活躍的意見達人,皮海洲曾參與過多次中國證監會組織的座談會,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出謀劃策,是中國資本市場風雲變幻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3月下旬的一個午後,價值線研究員與意見達人皮海洲先生,在湖北進行了一次3小時的面對面交流。
「IPO大幅超募(超過20%)是有罪的根治方法有三」、「分拆上市就是重復上市」、「大多數民企上市前實控人持股比例過高減持動能不小」……皮海洲認為,當下IPO存在四大頑癥,與二級市場的持續低迷互動影響,監管層應拿出治本之策,刮骨療傷,使A股逐漸恢復吸重力。
當前資本市場對輿情已十分敏感,甚至有些過度。皮海洲清醒認為: 監管層在自身或要求上市公司應對輿情時,應一分為二地看待,分清楚哪些是情緒式的扣帽子發泄,哪些是真實的問題反映。當下,科學而非激進的輿情應對之策,同樣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安撫疲軟的市場。
頑癥一:IPO大幅超募是有罪!
定價機制出了大問題,改進方法有三!
當前A股低迷,歸於宏觀經濟大調整,歸於上市公司品質不高,但源頭在 IPO。現在新股的市場化,漏洞很多,首先體現在定價機制上。
過去股票發行的價格靠官方指導,新股發行價不超過23倍市盈率。隨著註冊制推進,新股的發行價引入市場化,機構的詢價報價,決定了新股發行價格。
但這種市場化引入後,A股定價機制設計和執行出現了很多問題。目前A股IPO公司普通存在超募現象,這背後和各方面的利益緊密相關。
對於市場來說,大幅(超過20%)超募不是有功,是有罪!
企業超募發行,新股價格過高,不牛的企業上市之後很快破發,牛的企業股價炒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會往下走,最終損失都由二級市場普通投資者承擔。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方法有三:
首先,要停止轉融通,防止詢價機構一邊不負責地報高價,一邊利用制度漏洞轉移風險。
第二,對於IPO保薦機構收費模式也要做出改變,即使IPO公司超募,保薦機構也不應再按超募比例多收取費用。
第三,最關鍵的是,監管層宜修改政策,讓敢報高價者多得,而不是現在剔除報高價的,任其報而不得。可以比照IPO發行10%配給公司實控人或高管,另劃出10%,直接配給出高價的前10%的人,但這種配售限售三年。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增加資本市場內在的穩定性,怎麽增加?肯定要從源頭新股發行價格和品質出發來控制住。
我同時建議,如果企業選擇低於行業市盈率價發行,並承諾5年內不減持,這樣的企業在IPO排隊過程中可以插隊,更早登陸資本市場,這也是市場化。
頑癥二:分拆上市,
就是同一資產的二次上市!
IPO市場過熱還造就了一個怪象:已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讓其獨立上市,再一次從市場圈錢。而母公司也透過股權增值獲得了一筆豐厚的收益。
這種所謂「分拆上市」,其實是同一資產兩次上市!母公司上市時,已包含了子公司的資產或股權,其估值已反映在了母公司的市值中。現在分拆出來再上市,完全是硬造出來圈錢行為,給市場增加負擔。
如果企業想要透過資本市場加強一項業務,完全可以針對子公司的新業務發一筆再融資來進行,為什麽要讓子公司再IPO呢?
頑癥三:讓普通投資者擔了風投的險!
沒有盈利最好別上市
對於一些沒有盈利、甚至沒有營收的高科技企業,確實迫切需要資金。 但如果把這些企業直接放到二級市場,風險非常大。
普通投資者很難甄別這些高科技企業,對其技術的先進性、產品未來前景難以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這種風險,應該由專業風險投資機構來承擔,而不是讓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者承擔。等這類公司有了一定業績,技術比較成熟,市場較為明朗,再讓其登陸A股。否則就是讓普通投資者,承擔了風投的風險,卻很難拿到風投的報酬。
現在應該要提高IPO公司上市門檻,原則上不要讓虧損企業登陸A股市場。特殊的虧損企業,上市必須提高標準,從嚴稽核。
頑癥四:大股東占股比例過高,
是減持亂象的根源
國有企業基本不存在大股東減持的問題 ,減持要國資委批復,高管持股也不多。 大規模減持的現象主要發生在民營企業。
A股很多民營IPO企業,上市前大股東持股比例太高。一些中小企業融資5~I0億,上市之後大股東再套現2倍以上,還能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減持動能很大。
不少公司發了新股之後,大股東控股還在60%以上,這就是大量公司上市之後,先積極炒高股價,繼而減持套現的根源。
管理層能否立個規定,企業IPO前先把大股東持股比例壓縮下來,實控人不超過60%,IPO後降至50%左右,上市後減持的動力明顯減小。這樣的好處是,如果大股東減持過多將失去了控股權,減持時就會慎重很多。
重視輿情,要一分為二,
重問題的實質防草木皆兵設負面清單
雖然身為意見達人,但皮海洲老師對近期資本市場大熱的各種輿情保持清醒態度。
他說,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民意和輿情,應保持常態化關註和回應。不能股市跌了,甚至大跌了,股民怒吼了,才被動關註和回應民意和輿情。即使被動回應,也應有科學方法。
對輿情和民意的科學應對,包括輿情獲取、輿情分析的科學性和應對的理性。
現在網路上很多聲音,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甚至某個機器重復發出的。
IPO是一個利益鏈,二級市場公募是一個利益鏈,私募是一個利益鏈,操控各自的利益相關媒體,近年來持續說了不少假話。
目前監管層很被動,長時間很難聽到真實的聲音。等到聽到真實聲音時,事情已經十分麻煩了。
所以,監管層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要建立有效的真實民意和輿情來源渠道。
同時,對收集到的民意和輿情,要一分為二分析應對,分清情緒和事實,哪些是情緒式的扣帽子發泄,哪些是真實的問題反映。
比方說,最近媒體熱炒的中信證券和聯綱光電硬剛怒懟交易所,實際上就是一個正常回復,個別媒體為了吸引流量搞了個標題黨,大量的自媒體跟著起哄,實際上是蹭熱度,是網路暴力。這種情況,只需企業適度引導。
另一個例子,2023年新股「變臉冠軍」裕太微,超募近3.7個億,上市當年業績巨損1.5億元,同比下降42494%,股價從高位回撤70%,破發26%,企業一上市總經理就走人。這是真實的問題,就需要監管層徹查。
我多次聽說,某些媒體,包括個別官方媒體,為了商業合作,竟然連續3次以上找茬式寫擬上市公司的負面新聞。對這類輿情及媒體,監管層似乎應該拿出意見,將其列入重點懲治的負面清單,要求市場各方舉報而不是重視其所謂的新聞。監管層高度重視輿情是一件大好事,但要防止草木皆兵,防止市場各方難以適從。在IPO申報、稽核、發行、上市過程以及上市後的減持環節,監管層對媒體和輿情當有一套標準(問題清單)和科學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