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短波无线电在国内日渐式微的背后因素与前景分析

2024-03-28科技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家庭电子设备的激增导致了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这对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观察近年来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短波无线电在国内的用户数量正呈下降态势,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电磁环境的恶化是短波无线电使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小区内的电力猫、LCD显示器、电动车充电器等设备的频谱泄露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原本清晰的短波信号受到干扰,接收难度大增。在这种情况下,短波通信的质量大打折扣,使得许多爱好者望而却步。

其次,短波通信所面临的三大难题——环境、天馈、设备,也让许多潜在用户望尘莫及。在城市环境中,底噪信号高达59+20,使得短波通信变得困难。即使在深山老林,仍然有很大的底噪。此外,多数人不能自己独占一户,城市里的高房价地价让体形巨大的短波天线没办法架设。即使买了房子,物业也可能不让在楼顶安装天线,邻里邻居也担心辐射问题,会阻止安装天线。在城市,安装天线是个大问题。

至于设备方面,虽然对于一些爱好者来说并不严重,但考虑到收入水平,短波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主流品牌集中在建伍、ICOM和八重洲,国内有个协谷。一台差不多点的二手设备比如IC725或者FT80C都是一千出头,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和低收入群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短波设备使用技术含量高,远距离通信完全靠天吃饭,这要看运气。相较于UV段一通电就能玩来说,短波电台很多时候都在探索和失败中度过。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短波通信的魅力依然存在。对于那些热爱探索、追求挑战的无线电爱好者来说,短波通信依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事实上,国内的短波用户并不少,每天打开电台短波上的人很多,到了周末比赛更是热闹。相对于UV段来说,短波的用户确实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波通信没有市场。

总的来说,短波无线电在国内使用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电磁环境恶化、天馈问题、设备成本较高以及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等。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短波通信的魅力依然存在,依然有一群爱好者在坚守。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电磁环境意识的提高,短波通信或许会找到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