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复刻外星科技?揭秘张祥前的实验(1)

2024-07-08科学

引言

按照 张祥前 本人的说法,他在1985年的夏天,被外星人带到一个高度发达的星球,生活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了外星人的「统一场论」。

我之前的文章谈过张祥前的「统一场论」,列出了这些疑点:

【链接】张祥前的「统一场论」,疑点重重,虚假宣传

不过,仅仅谈理论还远远不够,因为从2023年11月开始,张祥前发布了各种验证他的「统一场论」的实验,这些实验至今(2024年7月)还在进行。

由于张祥前的那些实验,导致有网友给我留言:

你们这些人就是一群带着优越感的书呆子,只知道无脑支持传统物理学,不敢有丝毫的改变。

张祥前都做出那么多实验了,你们这些人却只会动嘴皮子,高下立判。

没错,张祥前确实做了很多实验,但那些实验能说明什么?

能证明张祥前「统一场论」是对的?

还是能证明张祥前发现了主流物理学解释不了的现象?

很遗憾,都不能。

至于张祥前声称的 「那些实验现象只能用自己的统一场论解释」 ,又是一个虚假宣传。本文下面就仔细谈谈,那些实验现象的主流物理学解释。

自我打脸(1)

张祥前做过很多实验,但就像某一条准则说的一样:

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张祥前做的那些实验已经实现了 「自我打脸」 ,所以我先谈这个最能体现「自我打脸」的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

把一小块 聚乙烯 (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张祥前用的是聚乙烯)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

在聚乙烯外面罩一个 法拉第笼 (用来屏蔽电场,其实就是个金属笼),把法拉第笼也架在空中。

再准备一个长线圈,把长线圈从中间断开,放到法拉第笼的两边,并固定。

基本结构就是这样,再把线圈连上 高压包 ,让高压包给线圈供电。需要注意,两边的线圈,一个只接正极,另一个只接负极。

至于张祥前的实验结果,我在此附上视频:

视频加载中...

看完了上面的视频,也该看解释了。

张祥前坚持认为: 聚乙烯的旋转,是主流物理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只能用自己的「统一场论」来解释,是变化的电磁场产生了涡旋引力场,涡旋引力场带动聚乙烯转动

但是,关于上面视频里的结果,我要先说明两点:

  • 没有出现主流物理学解释不了的现象。
  • 也没有证实张祥前的「统一场论」,反倒是张祥前的「自我打脸」。
  • 本文会介绍主流物理学的解释,但在这之前,我先谈一谈张祥前的「自我打脸」。

    上文的视频中,在一开始有法拉第笼的时候,聚乙烯并不旋转,这已经可以 证伪 张祥前的说法。

    法拉第笼只是屏蔽电场用的,不会屏蔽引力场。如果真是产生了旋转的引力场,那在一开始有法拉第笼的时候,聚乙烯也会旋转。

    实验结果显然是张祥前的「自我打脸」。

    但更有意思的是,张祥前对此做了更加 「自我打脸」 的狡辩。

    自我打脸(2)

    张祥前的狡辩,大致意思是: 旋转的引力场是由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法拉第笼屏蔽了电磁场,也就屏蔽了旋转的引力场的来源,所以在法拉第笼里面没有旋转的引力场

    但有意思的是:法拉第笼只屏蔽电场,不屏蔽磁场啊!

    何来「屏蔽电磁场」的说法?

    如果是 磁矢势 ,那法拉第笼就是无法屏蔽。而真正巧的是,张祥前的「统一场论」的公式中, 引力场强度 磁矢势 简直是一回事。

    按照张祥前的「统一场论」的公式,法拉第笼也不会屏蔽引力场啊!

    这就是张祥前的又一次「自我打脸」,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公式,在实验和理论上 「双重打脸」

    静电马达

    看完了张祥前的「自我打脸」,我也该谈一谈 主流物理学 对上面那个实验的解释了。

    张祥前的那个实验,相当于做了一个 静电马达 (待会儿解释它的原理)。

    当然,我知道张祥前在 真空罐 里做过那个实验,不过真空罐里并不是完全真空。只要残留一小点空气,就能形成静电马达。

    就以张祥前做实验用的真空罐来说,按照我查的数据,只能保证在抽气之后的72小时内,罐内压强保持在-0.06MPa以下。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罐内的真空度会越来越低,也就是说那种罐子会漏气。

    而且,在强电场中,也不能排除真空罐的内壁放电。

    真空罐的内壁是绝缘材料,但在任何材料都含有可以自由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区别只是自由电子数量的多和少而已,都可以放电。

    张祥前做的实验中,从来没有检测 「真空罐中是否有带电粒子运动」 ,甚至都没往真空罐里放过验电器,这就导致他的真空实验根本没有排除静电马达效应。

    再结合罩上 法拉第笼 以后的实验现象(屏蔽电场,就不再转动),更加说明张祥前的那个实验只是做了个 静电马达

    下面谈一谈 静电马达 的原理。

    我们直接看张祥前的上面那个实验,两边的线圈,一个只接正极,另一个只接负极。这说明两边的线圈只是起到了 两个电极 的效果。

    通电之后,高压包提供了上万伏的电压,会 电离 一部分空气,气体分子被分解成 离子 电子 ,在电场中运动。

    由于 电子 的质量和尺寸都比 离子 更小,所以电子的运动速度更快,中途发生的散射也少,导致总的效果是: 一部分电子撞到了聚乙烯靠近负极的那一侧,让那一侧带负电

    所以 负极 会排斥聚乙烯带负电的那一侧, 正极 会吸引聚乙烯带负电的那一侧。

    由于聚乙烯被一根细线吊着,被 静电力 推动之后,重力和细线拉力的 合力 会提供 回复力 。如果静电力只是瞬时作用,那聚乙烯会近似做 简谐振动

    但在这个实验中,静电力长期存在,导致聚乙烯带负电的那一侧只要 稍微偏离静电力的方向 (在现实中,这是必然现象),静电力就会给聚乙烯提供 力矩 ,让聚乙烯转过某个角度。

    俯视图大概是这样:

    在聚乙烯转过某个角度的过程中,电离出的 电子 还在不断撞向聚乙烯,让聚乙烯正对着 负极 的那一面持续接收电子。

    与此同时, 正极 也会吸走聚乙烯转到面向正极的那一面的电子。

    总的结果是: 聚乙烯带负电的那一面会变,但它带负电的那一面与负极、正极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让静电力给聚乙烯提供方向固定的力矩,让聚乙烯持续转动

    当然,由于细线有 扭力 ,聚乙烯并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转。

    以上就是 静电马达 的原理,完美解释张祥前的上面那个实验现象。

    顺便再提一句,张祥前最初发布的实验是下图这样,在通电之后,轻小薄片向电源正极运动。

    这是个不成形的 静电马达 ,由于使用的材料是薄片的形状,并且用两根细线把轻小薄片吊着,导致轻小薄片无法转动,只能向正极摆动。

    暂时收尾

    说完了静电马达,我还是想再次强调:

  • 我知道张祥前做了真空实验,但那些实验的真空度没有保障,不能排除静电马达的解释。
  • 张祥前也用法拉第笼做过实验,屏蔽电场就不能转动,反倒支持静电马达的解释。
  • 当然,张祥前做的聚乙烯转动实验中, 有一种实验不能被静电马达解释 ,但还是没能超出主流物理学的解释(要用「涡旋电场」解释)。

    另外,张祥前还做了所谓的 「减质量」 的实验,需要用「抗磁性」解释。

    为了不让本文的篇幅过长,我决定在下一篇文章中谈论张祥前的其他实验。

    本文原创作者为:认知皆模型。

    未经原创作者授权,任何个人与机构不得转载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