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中酒协披露2023年多项酒业数据: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3%

2024-03-26财经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随着酒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我国酒类发展进入新阶段。3月21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3月22日,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扩大)会议现场披露了2023年度多项酒业数据。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行业统计分析及测算,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131万千升,同比增长1.1%。其中,饮料酒产量4758万千升,同比增长0.9%;发酵酒精产量1373万千升,同比增长5.7%。2023年,全国酿酒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0802.6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28.2亿元,同比增长7.6%。

啤酒产业领衔增长

根据中酒协在会上披露的信息,2023年,根据行业统计,全国啤酒行业实现总产量3789万千升,同比增长0.8%,实现销售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润总额260亿元,同比增长15.1%。成为2023年度增长最快的酒类。

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加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上述白酒行业的数据显示,虽然白酒的消费量在逐步减少,但整体实现的经营规模却不断上升,符合白酒行业向中高端化过渡的预期。

葡萄酒产业方面,全国酿酒葡萄栽培面积约158.8万亩,葡萄酒企业1885家。2023年,全国葡萄酒行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0万千升,同比增长3.4%;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4.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2.8%。

黄酒产业方面,2023年,全国黄酒生产企业数量约700家,完成酿酒总产量190万千升,同比增长3.2%;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8.5%。

此外,2023年,全国其他酒产量120万千升,同比增长7.2%;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65%。

在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发布2023年中国白酒价格指数。据悉,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在中国白酒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反映中国白酒的价格变动趋势,被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誉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刘振国在会上指出,从环比指数看,2023年度中8个月不同程度上涨,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酒消费市场出现复苏,但在高库存、价格倒挂的影响下,酒企面临「保价还是保量」的两难选择,走势不及预期。从同比指数看,呈高开低走、探底反弹的走势,全年只上涨了1.02%,比2018年的历史高点低了5.62个百分点,涨幅低于三年疫情时期,创下近七年的新低。反映了市场调整压力,继续依赖价格推动行业增长面临困难。从定基指数看,冲高回落后年底再创新高。但势头正在明显减弱,目前,全国白酒批发价格定基总指数的上行更多是一种惯性。从分类指数看,名酒、地方酒、基酒价格指数走势大体一致,但名酒走势弱于预期。地方酒的性价比凸显,走势强于预期。基酒价格走势基本稳定,超出预期。

此外,各省名酒价格指数走势转弱,分化明显。随着行业进入存量乃至缩量竞争时代,不仅品牌之间、香型之间乃至产区之间竞争激烈,我国传统白酒主产区都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和影响,承受着市场变化的压力。

思索酒业「创变」之道

当日下午,「2024中国酒类市场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科技领域、消费领域、名酒企业的负责人、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论如何在酒业新周期掀起创、变之风,来自各界的专家达成共识,即向高端化、智慧化(科技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酒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过去传统的生产运营方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数字化融入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质生产力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缓增长、理性增长’已经成为了我们行业今后的总基调。」中国酒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延才表示,白酒产业格局悄然变化,头部企业的规模和在行业中的占比不断扩大,这让它们身上更肩负起「创领」之责。

刘振国表示,中国酒业正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过剩、库存增加、预期转弱等多种困难,市场面临着调整的压力,继续依赖价格推动的增长模式也将面临困难。随着行业进入存量乃至数量竞争,品牌之间、香型之间乃至产区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行业的结构会进一步集中。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产业必须深刻思考,找准症结,适应变化,主动调整,化解矛盾。虽然当前行业进入到挤压式的竞争阶段,但仍然存在结构性机会,简单依靠价差不足以支撑成长,而是需要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科技的力量作为一种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手段,早已是酒企发展必不可少的助力。」刘振国表示。

科技部原副部长,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曹健林认为,传统工艺以及传统生产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强度大、精确度不够高的挑战,酒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关键工艺参数与最终产品质量的精确量化关系,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率。这就需要更多应用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计划,在智慧化工厂,现代科技会更好控制工艺流程、更精准实施节点控制,以实现酒类品质的持续提高。

宋书玉在酒博会上表示,伴随着市场重心从产品向消费转移,酒类产品个性化、差异化表达蔚然成风,科技赋能、科创+文创研发如雨后春笋。

在业内专家看来,白酒、黄酒等品类,本身就属于农耕文化的余脉,无论是与传统节气的关系,还是追溯上古之时先民们对天地、先祖的敬重,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酒也成为承载这些文化的载体。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