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追忆儿时的「年味」

2024-02-12三农

文/我是一片云

儿时记忆中的过年,杀猪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时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着一两头猪,进入腊月门,上门杀猪的师傅就开始忙碌起来,快要放寒假那段时间,家里杀了猪,每顿午饭都能沾上几片肉,那阵子别提多满足。

那时候没有零食,最喜欢吃母亲熬猪油,母亲一般都是在晚饭前熬,我饿着肚子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刚出锅那香脆又酥的味道,如今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年前也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刻,父亲理发手艺得到十里八乡村民们的认可,无论后面排队多少人等着,父亲还是秉承着他的节奏,慢工出细活,年三十下午,总能把手里的活忙完。

年前那段时间,父亲总是很晚才回家,每次都是睡梦中一觉醒来,也不知道几点,父亲才回来吃晚饭。听见母亲和父亲盘算着,需要多少钱,帮我们姐弟四人添置新衣服。

腊月二十后,家家户户都忙碌着磨糯米粉、蒸馒头、那时很少见有人家里蒸包子、磨豆腐,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氛,我们心里却早就盼着过年,终于盼来了倒计时。

大年三十,一早醒来就闻到咸猪头的香味,赶紧一骨碌起床,等着母亲把煮熟的整猪头放到菩萨面前供奉烧香拜佛,等一炷香烧结束了,母亲再拿到锅里热一下,把煮熟的猪头撕开,我们就等着开吃了。

早饭热馒头就着咸猪头肉,那种美味一年只能享受到一次。

提到年三十的猪头,突然想到了一个插曲,那时候我们没有零食吃馋得慌,在干哥(儿时小伙伴)家里玩,他家和我家隔了两户,他拿着刀割下挂在家里的咸猪头舌头,准备油炸口条「款待」我,他的母亲正巧回家,被逮个正着。

我们那时候哪里懂,年三十猪头需要供奉后才能吃,猪舌头割了还怎么供奉,干哥被他的母亲拿着棍子一顿揍,当时把我也吓哭了,他母亲没办法,拿着针线又把猪舌头给缝上去。

如今我们早就都过了不惑之年,每次回想起当年的趣事,都笑得前仰后翻……

年三十中午,都需要烧纸钱敬奉亡灵,母亲忙好二荤二素,装好一碗米饭,米饭碗里插上十双筷子就被我抢着干。烧纸钱都是男人干的活,平时都是父亲领着我,年三十父亲忙理发没时间,都是由母亲指导我,那时的我就记得了那一段程序。

午饭后家家户户都忙碌着贴对联,大姐、二姐帮着母亲打下手忙着年夜饭,我和三姐则焦急的等着父亲理发收工回家写对联。

儿时的我就想着,等我大一点,我自己写对联,再也不想等着父亲,每次都是我们家最晚才能贴上对联。

别人家噼里啪啦放鞭炮,小伙伴们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我们家才开始吃年夜饭,家里啥事情都比别人家慢半拍。

年三十晚上的餐桌是最丰盛的,鱼、肉那是必须的,可以肆无忌惮的吃到撑。母亲把肉也做了几种吃法,肉圆是我最喜欢的,平时那是吃不到的,即使杀了年猪,每顿饭母亲也只是割了一点猪肉烧,我们每人只能吃几片肉,但当时也觉得很满足。

晚饭后,每年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年三十晚上爬门头,爬的越高才会长高个,我是每次都要摸到门头才肯罢休,生怕自己长不高。

每人一张崭新的五角的毛票,接过父亲给的「压岁」钱,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床边枕头底下,明天放进新衣服口袋。

年三十疯了一天,晚上睡觉前必须记得把新衣服、新鞋全部放在床头,等着明早焕然一新、改头换面。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兴奋的尽头也睡不着觉了,起床吃好汤圆后,给家里叔叔、婶婶、大妈长辈拜完年后,就和一帮小伙伴们结伴在村里挨家挨户拜年。

年长后,回想童年时挨家挨户喊大爷、大妈,为的就是换来一把瓜子、二块糖果,几片膏,想想都觉得好笑。

「辛苦」换来的劳动成果,当时都舍不得吃,那属于私人物品先收藏起来,等到开学后,家里过年零食都吃完了,才拿出来慢慢品尝。

大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那可是我们家最大的难题,外婆家有五六十里路,那时都是步行,我们姐弟四人谁都不愿意去拜年。

每次母亲都会拖着我,再带上二姐出门拜年,大姐和三姐在家就偷着乐,父亲在家照顾她们。

从我内心来讲,我也不愿意去,但想到母亲一路上的安全,当时虽只是十岁左右的年龄,却早早地懂事,只要父母出远门回家晚,心里就会担心,直到他们安全到家才放心。

自己从小就出远门,跑步训练培养的耐力,在学校体育一直都好,跑步一直快。拜年早上八点出门,到外婆家一般都是下午四五点左右,路上就喝水吃点干粮,中途也没时间休息。

就这样年复一年,小时候拜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都是这么过来的。

小时候长的比较乖巧,六一儿童节每次都会参加,唱歌、跳舞、表演小品,过年去外婆家拜年,晚饭后舅舅、舅妈、表姐他们就会逮着机会,让我唱歌、跳舞给他们看。

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我在「台上」表演,当时太小也不知道别扭,如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小时候总会有一种感觉,早就日思夜盼的过年,当天时间为啥就过得这么快,一晃一天过去了,年也就过完了,内心总觉得有太多的遗憾。

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熟、皱纹爬上了额头,一步步逐渐衰老,当初的年味也逐渐在心里消失。

消失的不仅是年味,还有父母的离去,父母早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家里的顶梁柱已换成了自己,从当年盼着过年的孩子,逐渐成了两鬓斑白的中年。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总觉得小时候那才叫过年,心里憧憬着节日的喜庆,那时候条件不好却无比快乐,随着年岁渐长却再也找不到过年的快乐,回不到小时候的时光。

其实不然,不是没有年味了,而是我们成长了,心态就变了,儿时的年味,再也找不到了。

心已变,年亦变,但年味,永远存于心中,直至那时间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