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关于故乡常宁农村的一些记忆,从当年的人去楼空到如今彻底消失

2024-01-13三农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常宁市一个叫做「中白托」的小山村。村子不大,约二、三十户人家,鼎盛时期有一百人左右。

我们村有几百年的历史,当初先辈从江西泰和迁徙过来,落脚于此。当时他们辛勤劳动,每次攒了一些钱,就从周边村民手里购买了一些山和田地。

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大家就另找出路,迁到了梅溪村。经过数代人的发展,梅溪村又变成人多地少了,于是,一部分人又回到了这里。

关于这村子的名字,看了让人疑惑不解,为何取了一个如此古怪的名字。我问父亲,父亲回答说是建国以后当年登记地名的人写错了,正确的名字叫做「白塘」,「白」字常宁人读「爬」音。

自从弄错以后,村民要求更改,结果回复说上面已经批准了,以后就将错就错,只好书写时写作「中白托」了。

我们居住的村子叫做「中白托」,全部姓廖。前面紧挨着一个村子,叫做「上白托」,全部姓刘。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父亲,既然这里有「上白托」和「中白托」,那就一定有一个「下白托」了。

父亲说,的确有一个「下白托」,但是这个村子里出了怪事,光生女儿不生儿子,时间长了,女儿们都出嫁了,老人都去世了,村子就不存在了。

父亲又说,如今村子下面有一大块菜地,就是当年的「下白托」,那个嫁到「上白托」经常到我们家串门的老奶奶,就是「下白托」人,不过,她是整个村子里最后一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进入我们村,必经一个地方,叫做「庙门口」,听老人说,过去这里是一座大庙,里面有几个和尚。建国以后就拆了,如今村里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土地庙」,也算名副其实了。

村子的正对面,叫做「庵子塘」,顾名思义,这里过去是一个尼姑庵,住着几个尼姑,自己开荒种菜。

据说,这里的尼姑跟我奶奶关系很好,奶奶信佛,常常送米送油过去。

1944年,十万日军过常宁,路过我们村,抓走了我爷爷,当时他才二十多岁。奶奶急得要命,就去找庵子中的尼姑测吉凶,尼姑说,不用担心,三天以后必回。

结果,三天后我爷爷趁日军松懈时,趁机逃脱,连夜从耒阳逃回常宁。从此,奶奶给尼姑庵送东西更勤快了。

建国以后,庵子被拆,人们在这里挖出一口大水塘来,用来灌溉和养鱼。多余的地方,又成了村民的菜地。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用大条石铺设的一条宽约一到两米的乡间小路,人称「官道」,在没有修通公路之前,是常宁去荫田的必经之路。

老人说,过去有一个老奶奶,就在村前这条路上搭了一个凉棚,夏天卖茶给过路的人喝,居然也能养活一大家人。

如今,这条连接各村的小道,不是杂草丛生,就是部分路段崩塌,再也没有人来往的盛况了。

我们村的正前方都是大山,过去乡政府组织村民种树,种的是杉树、茶叶树和药材,还建了几间瓦房,雇了几个老人护林,辟为林场。

村子的左边是一座大山,我们称之为「高山」,高山的确很高,山上全是竹林,每到春季,村民去挖笋,多得挖不完。还盛产「蕨」和「地皮菇」,这些都是村民们爱吃的美食。

每年空闲时节,村里人就常常爬高山,登高望远,附近的村庄一览无余,风光真是好极了!可惜最近几年来,被一个砖瓦厂开挖机取土,把一座好好的山挖得面目全非,早已不复当年模样。

村子的右边,叫做「金钱坳」,据说这里清代时建了一个煤矿,有三、五百人在此挖煤。我们老家,挖地三尺就有煤,村民们挖个地窖存红薯,都能挖出煤来,够家里一年取暖和生活。

当年这个煤矿生意兴隆,赚了很多钱,又加上清代用的是铜钱,故把这里命名为「金钱坳」。小时候,我们去这里放牛,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几枚铸有「咸丰通宝」、「光绪通宝」字样的铜钱回来。

我们村虽然谈不上人杰地灵,但是风水还是不错的。村民们家里,儿女双全是标配,家家户户基本上有儿有女,再不济也是两个儿子。

村子里有两口水井,村头和村尾各有一口井,里面流淌的都是泉水。村子周边还有不少泉眼,小时候放牛,夏天口喝了,无论牛走到哪个山头,放牛的人都有清冽的山泉水喝。

这本来是一个十分平静祥和的小山村,可是近二十多年来,还在村子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少了。村子里出了几个事业有成的老板,又出了几个读书人,还有不少人去了广东和江浙一带务工,因此,村子里越来越冷清。

这几年,村里几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先后去世了。如今,村子里剩下的就只有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2022年,村子里最后一个我爷爷辈的老人也走了,我和父亲都去他家帮忙。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叹了一口气说,现在老一辈的人都走光了,该轮到我们了。我听了心里真的很难过,可是,这自然规律,谁又能逃得过呢?

我们村周边的几个村庄,过去我常去游玩,如几步桥、高垄家、罗姓桥、江边老屋等等。如今,这些村子还不如我们村,基本上一个村子里只有几个老人而已,甚至一个村子里就只剩下一户人家了!

唉,二十年前的人去楼空,但是,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大家都还回村过年聚一下。如今,村民们散落在全国各地,早把他乡当做了故乡,也许,用不了多久,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离开,我的故乡将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