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土坯」房是怎么回事?「土坯房」结实吗?

2024-06-10三农

土坯房不是上世纪60-70年代才有的,它存在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

黏土最容易获得的建筑材料之一,可塑性好,容易成型,加入干燥的麦秸,可以增加透气性,如果加入干蒲草,可以增强牢固性。这两种草,比较耐腐蚀,稻草是万万不能的。

土坯墙的前身是版筑,就是用木板搭建一个盒子,里面用黏土填充,夯实,然后撤掉木板即可,有条件的,还要在周边架火烧一下,让表面硬化,随后才能架梁、椽等,铺设茅草什么的。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土坯房,就算有些人家盖起了瓦房,暂时也不舍得将土坯房完全推倒,用作暂时的库房、农具房也是很不错的。

土坯房的一个好处就是,墙面粗糙,可以贴牛粪,寒冬腊月,生产队组织分派牛粪,家里的男劳力将牛粪挑回家,妇女们则是铡草搅拌牛粪,然后用手摊成直径25公分左右的牛粪饼,趁着热乎,趁着新鲜,趁着湿软,啪地一声,贴到土坯墙上,整整齐齐,状如铜钱。(现在这种情景,在江淮以及看不到了,藏区还有,当然南亚次大陆的三哥,保持的比较好)

[奇妙的牛粪大阵}

腊月的头十几天内,整个农村都飘荡着牛粪的味道,这就是年味的前奏,通常看谁家妇女是否勤劳,人口是否足够多,看看墙上的牛粪,就可以算得出来。

过年蒸馒头、炖猪肉、炸小鱼的时候,用干牛粪烧火,效果非常好,牛粪富含纤维,质地比柴火松,比稻草等密,可以达到焖烧很久的目的,比较容易控制火候,没有长期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关键是,这样的焖烧,很难熄灭,还不会产生一氧化碳。

土坯房最怕的就是长期被水浸泡,在河流的行洪区,土坯房是经不住的,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牛羊被压死等灾难。以前的黄淮中下游地区,土坯房很多,河水泛滥,就会造成大量流民。

土坯房不太结实,一旦屋面漏雨,很容易造成墙体吸水膨胀,因此,土坯房如果不勤加维护,不用2年,墙壁就会坍塌漏风,如果长期有人居住,经常修修补补,则会坚挺很长时间。

当然,土坯墙的另一个害处就是容易被昆虫、鸟类、蛇类、鼠类等打洞筑巢,小时候在奶奶床上午睡,梁上就掉下来两条蛇,落在我的枕边,它们不理我,继续打架,把我吓得半死,后来还是奶奶用竹竿敲打床边,把蛇给吓跑了。

那些说什么土坯房冬暖夏凉的,都是吃饱了撑的,有条件,谁不想住上砖瓦房?在70年代的苏北农村,一个生产队50户,有人家盖起了七架梁三间两厢砖瓦房,那可是方圆几十里远近闻名的富户了。

谈起这个话题,心中不禁感慨,祖国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如今要看土坯房,估计是很难了,讲给儿孙们听,只能当作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