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亩产值1.5万元!华农大教授支招连山「稻鳝共养」生态种养

2024-10-18三农

怎样做好鳝鱼防逃?土壤培肥有何技巧?水体增氧如何实施?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章家恩一行人日前来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丰「稻鳝共养」示范基地调研,现场向基地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详细讲解技术要领,为连山推广、壮大「稻鳝共养」生态种养提供科技支撑。

「稻鳝共养」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的典范,通过动植物共生,实现病虫害的减少和农药化肥使用量的降低。 连山的永丰「稻鳝共养」示范基地占地200多亩,经过近年培育发展,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县力争通过做大做强「稻鳝共养」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连山的「稻鳝共养」模式,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加强校企合作

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模式

连山永丰「稻鳝共养」示范基地位于福堂镇永丰村,是一个集水稻种植与黄鳝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在「稻鳝共养」过程中,黄鳝在稻田中活动,不仅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还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同时,黄鳝的排泄物还为水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和发育。稻鳝共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还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此次调研,是连山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和应用的具体举措。

调研期间,章家恩一行深入「稻鳝共养」基地,实地考察基地运行管理情况,了解水稻和鳝鱼品种的选择搭配、鳝鱼和泥鳅的混养模式、病虫害及福寿螺的防控措施等关键环节,对基地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种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章家恩一行人现场调研。

「要确保稻鳝共作模式的高效运行,必须注重技术细节的把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场,章家恩一行现场示范土壤培肥等技术措施,为基地人员和养殖户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建议。

章家恩建议,基地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共同推动稻鳝共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要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扩大发展规模

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连山永丰「稻鳝共养」示范基地规划面积200多亩,其中核心试验示范面积15亩。基地内配备了完善的水利设施和养殖设备,确保了水稻和黄鳝的生长发育需求。同时,基地还根据黄鳝养殖的生态要求,选用了连山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抗倒伏号品种「连山香丝苗8号」,保证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该基地通过实施章家恩研发的稻田水产「三点六化」健康养高效综合种养体系,不仅提高了农田的利用效率,还实现了农产品的稳产高质和生态环保。

「三点六化」健康养高效综合种养体系, 具体包括三点技术: 稻/鱼品种多样性种养优化构建和时空优化配置技术;水/肥/药/饲施用-稻田水体环境-鱼健康养殖的协同调控关键技术;稻鱼专用饲料及病虫综合防控技术。 六化是指: 稻田水产化、生态化、减量化、智慧化、轻简化、高效化。

如今,该基地的稻鳝共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稻鳝共养,基地不仅收获了优质的水稻,还获得了高产的黄鳝。据统计,黄鳝的存活率高达90%以上,亩产量达到400斤左右,按每斤38元的最低价格计算,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在生态效益方面,稻鳝共养模式有效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生态养殖的黄鳝和水稻品质更高,成为了无公害绿色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未来,连山永丰稻鳝共养示范基地将继续扩大规模,提高稻鳝共养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同时,基地还将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将农业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基地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稻鳝共养技术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李启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