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看到了个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一块儿聊聊吧。就是关于学校订牛奶的事儿,说是「自愿」,但到底有多「自愿」呢?咱们一起看看。
最近,一些地方的学校开学了,学生们拿着新书本、穿着新校服,开始了新学期。可是没多久,一些家长的朋友圈就被一个话题给刷屏了——学校要求统一订牛奶,而且不订还得交个医学证明,证明你家孩子对牛奶过敏。这可把家长们气坏了,纷纷在家长群里讨论起来。
就拿我朋友家孩子所在的学校来说,刚开学,班主任就在群里通知说:「各位家长,学校统一给学生订牛奶,每个孩子每学期要订三箱,110块钱一箱,一年两个学期呢。 」你说,这订牛奶的事儿,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毕竟不少人觉得喝牛奶对身体好,尤其是长身体的孩子嘛。但问题是,这个「自愿」到底有多少成分是「真自愿」?更别说你不订还得开个过敏证明了,这一操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是你家孩子不喝牛奶呢?班主任明确表示,不喝行,没问题,但得拿出医学证明,证明孩子对牛奶过敏。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儿强人所难?医学证明哪儿是说开就能开的? 不少家长都觉得,学校这是变相「强制订奶」,这哪儿还是什么「自愿」啊?
更有家长忍不住抱怨了,说自己孩子本来不爱喝牛奶,结果为了不订牛奶,竟然得去医院开个证明。这不就跟那句老话一样,「吃个饭还得写个申请 ?」大家纷纷表示,这事儿实在太扯了,光是跑一趟医院开证明,浪费时间不说,还得费不少劲儿。难道为了证明自己不想喝牛奶,家长和孩子就得这样折腾吗?
再说了,就算孩子想喝牛奶,家长也有不少疑问呢。比方说,有家长就问了:「这牛奶价格为什么这么高?一箱110块,这是什么天价牛奶啊?」 市面上常见的品牌牛奶,别说普通的,就是那种高级的特仑苏啥的,也卖不到这么贵呀。而且,学校统一订的牛奶,都是风味酸奶,连纯牛奶都算不上。家长们质疑,这酸奶到底有啥营养?是不是物有所值?
在这件事上,大家讨论得很热闹,有的家长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是和学校有什么利益关系啊?毕竟,学校统一订购这么大批量的牛奶,背后是不是有一些隐藏的「好处」? 而且有的地方还流行着每个月发奶票,孩子们凭奶票去商店领牛奶,这么一来,不免让人猜测,是不是某些企业和学校之间有「利益输送」?
这种种现象让家长们忍不住怀疑,学校到底是在为孩子们着想,还是在为某些利益链条服务? 有家长更是直接表示:「孩子上学是为了学习,不是来当‘买奶大军’的。教育应该是纯净的,不能因为这些商业行为让它变了味。」
面对家长们的强烈不满,当地教育局终于出来发声了,表示学校的订奶应坚持「自愿」原则,绝对不能有任何强制行为。可是,家长们依然觉得,这「自愿」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就像是纸上谈兵。 嘴上说着自愿,实际操作起来,谁敢真不订啊?万一老师给孩子穿小鞋,那可怎么办?这些担忧让家长们左右为难。
其实,不仅仅是订牛奶的事儿,这种打着「自愿」旗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少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订购教辅资料、购买统一的校服,甚至一些课外补习班,都打着「自愿」的幌子,实际上却让人不得不从。
我还记得之前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学校要求全班统一购买某品牌的字典,说是为了统一教学方便。这看似也没什么毛病吧 ?但问题是,家长去网上一查,发现这种字典在市面上根本不流行,质量也一般,价格却比别的品牌贵了不少。朋友问老师,能不能自己买别的牌子的字典,结果老师说,别的字典和学校统一的教学进度不符,这话一说,朋友也只能无奈地掏钱买了那个贵字典。
还有一次,另一个朋友的孩子学校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说是参观博物馆,门票费用家长自理,而且必须跟着学校订的旅行社去 。朋友当时觉得价格有点贵,想自己带孩子去参观,结果被老师婉拒了,说是学校统一安排,有专业的讲解员,自己去可能听不到详细的解说。朋友无奈,只好又花钱跟着学校的安排走。
这些例子听起来或许并不严重,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学校,所谓的「自愿」行为实际上是被「软性」逼迫的。家长们心里都明白,表面上学校给了你选择的权利,但事实上,谁也不敢真的选择不参与。 万一选择了不参与,会不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呢?老师会不会对孩子有看法呢?这些疑虑让家长们不得不妥协。
那说到底,学校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有时候也是无奈的。学校和某些供应商有合作,订购这些商品是为了支持地方产业发展,或者是因为上级有相关要求 。老师们传达的很多信息,其实也是上面的指示,自己也没办法改变。有的老师甚至也感到很为难,因为他们也不想把这类事情强加给家长,但面对来自上级的压力,他们也只能照做。
总之,所谓的「自愿」二字,在许多场合下,成了一种「看不见的强制」。虽然学校和教育局表面上都强调自愿,但家长们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现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学校订牛奶的问题上,也出现在教育中的方方面面。
你说,既然是自愿,为什么还非得搞得这么复杂?不愿意喝牛奶的孩子,为什么还得去医院开个证明呢? 其实在这种事情上,真要给家长和学生一点选择的余地,这样大家心里也能舒服些。毕竟,有些孩子可能真的不喜欢喝牛奶,或者身体不适应,家长也未必愿意为了这点小事去费劲跑医院开证明,这不是平白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吗?
说到这儿,我还想起一件事。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上小学,那时候学校也是搞了一次类似的活动,让家长们自愿给孩子买某种营养品,号称对孩子的身体特别好。可是朋友一看价格,这营养品也太贵了吧 ?而且这个品牌在市场上也没见过,朋友心里就犯嘀咕了:这是不是有点猫腻啊?结果,朋友没敢明说自己不买,怕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好硬着头皮掏钱,买了这套昂贵的营养品。后来才知道,这营养品实际上也就是一些普通的保健品,并没有多神奇的效果。
在这个事情上,很多家长都有一种「不得不从」的感觉,嘴上说自愿,实际上是不敢不从。毕竟,谁也不想让孩子在学校里「被特殊对待」。而这类现象不仅仅是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时有发生的。 那些打着「自愿」旗号的项目,看似是给家长们选择的权利,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强迫。家长们心里明白,但无奈只能妥协。
这种事情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学校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康的心灵。如果连订牛奶这样的事情都搞得这么复杂,那教育的本质是不是已经开始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呢?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任感又该如何修复呢?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学校应该是一块净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地方,而不应该成为商业利益的角斗场 。学校在订牛奶、教辅资料等方面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到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某些任务或者利益输送。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家长们也就不会再为这些事情烦心了。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最后还是那句话,大家如果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咱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话题,别忘了点个关注,方便以后接着聊,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