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建造师考试课程【建设工程经济】典型例题和解析(7)

2024-01-28教育

1、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是()。

A.功能整理→功能定义→功能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确定改进范围

B.功能定义→功能评价→功能整理→功能成本分析→确定改进范围

C.功能整理→功能定义→功能评价→功能成本分析→确定改进范围

D.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确定改进范围

【解析】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成本分析→功能评价→确定改进范围。

正确答案:A

2、某产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构配件组成。现该产品面临改进,已知各组件改进参数如下表所示,则该产品优先改进的对象是()

A.甲配件

B.乙配件

C.丙配件

D.丁配件

【解析】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产品每个构配件的价值系数尽可能趋近于1。为此,确定的改进对象是:

(1)Fᵢ/Cᵢ值低的功能。计算出来的Vᵢ<1的功能区域,基本上都应进行改进,特别是Vᵢ值比1小得较多的功能区域,力求使Vᵢ=1。

(2)△Cᵢ=(Cᵢ-Fᵢ)值大的功能。△ACᵢ是成本降低期望值,也是成本应降低的绝对值。当n个功能区域的价值系数同样低时,就要优先选择ΔC数值大的功能区域作为重点对象。

(3)复杂的功能。复杂的功能区域,说明其功能是通过很多构配件(或作业)来实现的,通常复杂的功能区域其价值系数也较低。

(4)问题多的功能。

由题意可知,与甲、乙、丙配件相比丁配件的功能价值比1小得多,故应作为价值工程优先改进对象的是丁配件。

正确答案:D

3、人防工程设计时,在考虑战时能发挥其隐蔽功能的基础上平时利用为地下停车场。这种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是()。

A.改进型

B.双向型

C.节约型

D.牺牲型

【解析】改进型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进设计,提高产品的功能,提高利用资源的成果或效用(如提高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寿命、维修性),增加某些用户希望的功能等,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例如:人防工程,若仅仅考虑战时的隐蔽功能,平时闲置不用,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予以维护。若在设计时,考虑战时能发挥隐蔽功能,平时能发挥多种功能,则可将人防工程平时利用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

正确答案:A

4、对于建设工程,利用价值工程原理提高技术方案经济效果最佳的阶段是().

A.生产与销售阶段

B.规划与设计阶段

C.使用与报废阶段

D.生产与使用阶段

【解析】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其经济效果的提高幅度却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建设工程,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提高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关键环节。

正确答案:B

5、四个互斥性施工方案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如下表。从价值工程角度最优的方案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对价值系数的理解。Vi=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产品每个构配件的价值系数尽可能趋近于1。

正确答案:C

6、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工作有()。

A.对象选择

B.功能定义

C.功能整理

D.功能评价

E.方案评价

【解析】

正确答案:BCD

7、造成价值工程活动对象的价值系数V小于1的可能原因有()。

A.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低

B.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估价值

C.可能存在着不足的功能

D.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

【解析】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估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正确答案:BDE

8、价值工程中,不符合用户要求的功能称为不必要功能,包括()。

A.辅助功能

B.多余功能

C.重复功能

D.次要功能

E.过剩功能

【解析】不必要的功能包括三类:一是多余功能,二是重复功能,三是过剩功能。

正确答案:BCE

9、某企业欲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现有甲、乙两种技术方案可选。假如两种技术的生产效率相同,引进甲技术的一次性投资为30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20万元;引进乙技术的一次性投资为40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10万元。设基准收益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引进甲技术

B.甲、乙技术经济效益相同

C.应该引进乙技术

D.不能判断应该引进哪种技术

【解析】(20-10)+(400-300)=10%>6%;该引进乙技术。

正确答案:C

10、某企业现有新旧四套生产方案,四种方案均不需要增加投资,各方案所需固定费用和单位可变费用如下表所示。当生产数量为5000个单位时,在经济上最可行的方案是()

A.旧方案

B.新方案1

C.新方案2

D.新方案3

【解析】本题可采用折算费用法对方案进行选择,已知四种方案均不增加投资,则Z;= C¡,故可通过比较各方案生产成本的大小选择方案。Zʲ=Cʲ=Cғʲ+Cᴜʲ*Q,式中CF一第j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Cuj一一第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可变成本);Q一一生产的数量。代入数据计算可得:四个方案生产成本分别为136万元、128万元、137万元、130万元。其中新方案1生产成本最低,在经济上是最可行的。

正确答案:B

11、某工程有甲乙丙丁四个实施方案可供选择。四个方案的投资额依次是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年运行成本依次是16万元、13万元、10万元和6万元,各方案应用环境相同。设基准投资率为10%。则采用折算费用法选择的最优方案为()。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方案甲的折算费用=16+60x10%=22万元;

方案乙的折算费用=13+80x10%=21万元;

方案丙的折算费用=10+100x10%=20万元;

方案丁的折算费用=6+120x10%=18万元。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故应选择方案丁。

正确答案:D

12、某工程施工有新、旧两个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新技术方案需投资20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35万元:旧技术方案需投资13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5万元,设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2%,则关于新旧技术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A.新方案优于旧方案

B.旧方案优于新方案

C.两个方案的经济效果相同

D.两个方案的折算费用相同

【解析】所谓增量投资收益率就是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现设I₁、I₂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₁、C₂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如I₂> I₁,C₂<C₁,则增量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₂-₁₎=(C₁-C₂)/(I₂-I₁)x100%,当R₍₂-₁₎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明新方案是可行的;当R₍₂-₁)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则表明新方案是不可行的。代入数据计算可得R₍₂-₁₎=(45-35)/(200-130)x100%=14.3%>12%,表明新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可行,优于旧技术方案。

若采用折算费用法,其计算公式:Z=Cj+Pj*Rc,在多方案比较时,可以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即min{Zj}为最优方案。新方案的折算费用=35+200x12%=59(万元)。旧方案的折算费用=45+130x12%=60.6(万元),故新方案经济效果优于旧方案。

正确答案:A

13、某企业欲引进生产线,预计年产量为800万件。若引进甲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5元;若引进乙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8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2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引进甲生产线

B.应该引进乙生产线

C.甲乙生产线都不引进

D.无法判断应该引进哪一条生产线

【解析】600万+0.5x800万=1000万;800万+0.2x800万=960万;乙的成本比甲低,故选择引进乙生产线。

正确答案:B

14、某企业欲引进生产线,已知引进甲生产线需投资4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6元;引进乙生产线需投资6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4元。则正确的决策有()。

A.产量为800万件时,选择甲生产线

B.产量为800万件时,选择乙生产线

C.产量为1200万件时,选择甲生产线

D.任何时候都选择甲生产线

【解析】400+0.6*Q=600+0.4Q;Q=1000(万件)

分析选择方案:

若产量为1000万件,甲乙生产线总成本相等,选甲乙均可;

若产量小于1000万件,应选择固定成本小的甲生产线;

若产量大于1000万件,应选择固定成本大的乙生产线。

正确答案:A

15、某施工项目有四个可选择的技术方案,其效果相同。方案一需要投资24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64万元;方案二需要投资32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52万元;方案三需要投资36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5万元;方案四需要投资400万元,年生产成本为36万元。不考虑税收因素,当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2%时,运用折算费用法选择的方案应是().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方案四

【解析】

240x12%+64=92.8,320x12%+52=90.4,360x12%+45=88.2,400x12%+36=84。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