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天河区一学校7月将终止办学,区教育局和校方回应:尽可能保障学生分流

2024-03-29教育
视频加载中...

3月27日,记者获悉,广州市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学校因场地租赁问题,将于今年7月份终止办学,学生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这让家长措手不及。为此,记者联系到岭南中英文学校相关负责人向其了解情况,目前学校已向天河区教育局提出停止办学申请,且已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分流方案。

位于天河区翰景街32号的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学校,现场可见学校内教学活动仍在正常进行中

家长无奈:分流学校距离远、价格贵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区翰景街32号的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学校,现场可见学校内教学活动仍在正常进行中,操场上,学生们正在上着体育课,学生仍可正常返校。

学校外,有几位家长在等待接送学生。

「这个事情家长肯定是有损失的,我们还是希望学校或者教育局出面看看如何处理。如果能就近分配在家附近的学校是最好的,这样孩子上学放学也不用那么大费周章,可以安安心心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更多。」家长杨先生向记者展示学校给家长派发的【岭南中英文学校学生分流意向调查表】,意向表提供包括华实学校(小学部)、汇景新城实验小学、新昌学校(小学部)、科韵路学校(小学部)、新蕾学校、同仁艺体实验小学、棠福学校(小学部)、明珠中英文学校(小学部)在内的8所民办学校。家长还可以在意向栏内填写区内其他意向民办学校。

意向表还明确,天河区户籍生可申请统筹至住址周边有学位的公办学校或申请分流到表内的民办学校。穗籍非天河区户籍生可回户籍所在区申请公办学位或申请分流到表内的民办学校。

杨先生认为,意向表内提供的民办学校大都离家比较远。「像我们家住沙河顶,如果选择位于黄村附近的华实学校,离家十几公里,早上可能要凌晨5点起床准备,不仅孩子很辛苦,大人也跟着折腾,可能还得爷爷奶奶轮流接送,接送上学放学也是很大工程。」

记者注意到,意向表内的学校大都位于天河东部和北部,和学生现在上学的岭南中英文学校也距离较远。

杨先生还提到,意向表内提供的部分民办学校学费相比现在入读的岭南中英文学校还是较贵。

「对于现在的结果还是不满意。」另一位家长无奈地告诉记者,「部分家长今早便去意向表里的个别学校看了下,不是收费高就是距离太远,适合的确实不多。现在只能解决一小部分有户籍的家庭的问题,对于没有户籍的家庭还是没有给出满意的安排,反正还是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目前,大多数家长还未签署该意向调查表。

位于天河区翰景街32号的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学校,现场可见学校内教学活动仍在正常进行中

校方说法:因场地租赁问题停止办学,不能续租一事之前并不知情

岭南中英文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的场地租赁合同将于2025年3月到期,且土地出租方不再和学校续签合同,所以才导致学校停止办学。且该负责人强调,学校是今年3月初才得到土地出租方不能续租的确切回复。「我们在得知不能续签合同后,经学校理事会研究决定,立即停止今年招生工作,同时向天河区教育局申请停止办学,上报学校师生分流方案。」

该负责人表示,在天河区教育局的主持下,学校于本周二(3月26日)下午五点组织家长开家长会,告知家长因为场地租赁合同到期且没办法续签,导致学校将于今年7月停止办学。

「我们学校从1998年办学伊始就租赁的这块场地,距今已有26年。2022年我们通过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再次续签三年租赁合同,学校办学合法合规。」该负责人称,早在2000年,就有传言说这片场地要被开发,但从没有得到过确切消息,因此学校也没有想过三年之后不能再续签合同。「我们不会主动和家长提起学校租赁场地将被开发的传言,但当有家长问起,还是会告知家长有这个传言,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落实。」

目前学校还剩410个学生需要分流,该负责人补充道,「家长和学校的矛盾点主要集中在家长不满意分流方案中的学校。有些广州市户籍的学生家长想让孩子去到更优质的公办小学,但是按照政策这类学生只能去到户籍所在地的周边公立学校或者天河区的民办学校;而没有广州市户籍的学生家长也想让孩子去读公办学校,但这不符合政策规定,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

目前,学校正在统计家长分流的意向。

天河区教育局回应:已拟好分流方案

天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在3月20日收到岭南中英文学校关于终止办学的报告后,天河区教育局立即组建工作专班,指导学校妥善开展相关工作。3月26日下午,岭南中英文学校组织召开了全体家长见面会。目前,学校正有序收集学生的分流意愿。「我们将结合家长意愿妥善安排每一个孩子入读,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请家长放心!」

链接:岭南中英文学校

据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学校是经天河区教育局批准,由广州岭南教育集团创办的一所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民办学校,学费为21000元/学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