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季涛:十年来古代书画市场的投资回报

2024-03-05收藏

中国古代书画由于其艺术价值表现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一直是艺术市场中的黄金板块。 近来笔者撰写了近现代书画,现 、当代艺术和瓷器板块的市场回报等几篇文章,本没有想涉及到古代书画领域,主要考虑到古书画存世量的稀少以及收藏者不愿意较短时间再送拍场的惜售心理,恐样板案例不足。 后来偶然试着查询了一下十年间古书画复拍的例子,出乎意料,数量还不少,于是就又将古代书画板块十年以来的市场回报状况也进行了对比。

王时敏 【春日山水】

对比方式依然是将2010年前后买进,2023年卖出的古代书画的价格数据列表比较。为了具有可比性,所选均为同一藏品相隔多年两次拍卖成交的数据;尽量选择知名拍卖行的成交价格进行对比;为简明起见,直接将成交价进行比较,而不考虑扣除第一次拍卖的买方佣金与第二次拍卖的卖方佣金。所以表中计算出的增值率不代表精确的藏家投资收益。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雅昌艺术网纪录的中国嘉德、北京保利、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等几家拍卖行的成交价格。

沈士充 【江南秋色】

下表列出了22件古代书画作品在十年左右期间买进卖出的数据和增值率表现。

黄慎 【赏梅图】

表中22项古书画作品中,有14例的投资回报为正数,占比63.64%,即收藏十年有所盈利(不考虑双向佣金的支出),其中最高增值为12倍;有1项增值率为0,不赔不赚;剩余的7项为负数,即收藏十年后有所亏损,占比31.82%,最大亏损比例为58.41%。与之前笔者对比研究的几组案例相比较,十年来古代书画的回报率要远好过当代书画,好于近现代书画和明清瓷器,略好于早期当代艺术,而不如现代艺术和新时期当代艺术的市场回报。

朱彝尊 【隶书五言联】

在搜寻古书画案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古书画收藏者确实十分的「惜售」,十年左右的复拍率很低,尤其在香港的两大国际拍行,不易遇到十年间再次拍卖的拍品;而古书画「惜售」就会对应出现另一种现象:香港拍行的古书画作品档次日趋两极分化,既有少量不错的作品,也有越来越多的古代小名头作品出现在拍场,其中有些拍品还来自内地的小拍行,古书画货源紧缺由此可见。由表中数据可见,增值率为负的作品常常是香港的国际拍行拍出的。内地古书画拍卖市场的十年间复拍率要高很多,也就是说相对海外,内地有更多的人对古书画属于偏投资性的收藏。一些人将从海外拍行、或大公司四季小拍、或地方小拍行「淘来」的作品,短时间内再次送到到大拍行春秋拍卖中。而增值率最高的往往是这些走大小拍行或大小拍场差价,或海内外市场差价的古书画作品,即把握不同拍场之间的「捡漏」机会,增值的缘由是信息不对称差价而不是时间差。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

通过观察历年来的古书画拍卖纪录会发现:古书画小名头作品的投资回报往往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不同的拍卖行、不同的拍卖时间,也许会增值,可能也会赔钱。此时,价格并不取决于小名头作品实际上的稀缺性,而在于市场知名度小,画家作品价格更难以评估。

冯起震 【墨竹】

古代书画收藏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明显的趋势:人们越来越喜欢「生货」和精品,不太喜欢经常在拍场上露面的「熟货」和「普品」。显而易见的是,随着艺术品投资「红利」年代的远去,古书画收藏如今要想获得投资意义上的回报率,恐怕也要藏十几年以上才会有效果。

王铎 草书【临王献之帖】

此外,整体看来,内地拍卖市场古书画的整体档次比起香港拍行来说相对较高。显然,十几年来,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国际交易中心一直位于内地,尤其在北京。2024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前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十分大,艺术品市场必然也会受到波及。文物艺术品的投资效应越来越不明显,古代书画收藏板块的两极分化将会更加扩大,即藏品价格强者恒强,弱者更弱。若经济状况不佳,拍场也许不缺精品「尖货」却恐缺钱,「抄底」的机缘会更多。未来精品古书画的「接盘侠」更会是那些真正的钟爱者与收藏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