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作为清代「高富帅「的标配,不仅是贵重的饰品,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不过,你知道吗?扳指最早的用途可不仅仅是「饰品」这么简单!
弓箭手的护具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shè),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了。在当时,佩戴「韘」就意味着能够骑射,是古代男子成年的一种标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出这样的解释:「韘,射决也,所以拘弦。」意思是说,韘是人们在射箭时用来勾弦拉弓的工具,可以保护手指不被弓弦拉伤。
射箭,是我国古代成年男子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 我国传统的射法被称为「蒙古射法」,通常是把箭杆置于弓的右侧,以右手的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然后把弦拉到耳垂处发射。
这种射法对大拇指的力度要求很高,所以需要给拇指做一个「保护措施」,于是,就诞生了「扳指」。最早多采用兽骨制作,还在上面钻个小孔,然后用绳子套在手腕上,以防脱落。
贵族们的「时尚玩具」
无论是角韘、骨韘,还是玉韘,虽然材质和样式不断变化,但它几乎贯穿了以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时代。
战国中晚期玉韘 湖北博物馆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韘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它实用的价值被逐渐弱化,人们越来越讲究它的材质、工艺、造型、颜色等等,最终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扳指。
清代 翠扳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清朝时期,「扳指」就成为了皇室贵族子弟之前必不可少的生活饰品!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本人非常喜爱收藏各种扳指,曾专门作诗几十首为之咏赞。
「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这首就是乾隆皇帝用来咏赞玉扳指的诗句。
清乾隆 碧玉刻诗扳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扳指与前文中最早的「玉韘」相比,在造型上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侧面呈梯形演变成为两端平齐的圆筒状,不再保留用来勾弦的凹槽和穿绳的钻孔。
清乾隆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金珀光素扳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外,在扳指的材质上也更加多种多样,大多会采用一些名贵的材料,例如:翡翠、水晶、玛瑙、碧玺、琥珀等,扳指也随之变成了清代达官贵人收藏赏玩的奢侈品。
方寸之间,别有乐趣
如今,在收藏界,人们将扳指分为两种:一种是文扳指,指的是扳指上带有雕花、诗句等图案,带有文人书卷气息。另一种是武扳指,指的是素面扳指,没有纹饰,更加突出材质质感。
清代 玉扳指一组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朝时期,有一些扳指上还会篆刻上「戒酒」字样,大多用来赠送晚辈和朋友,或者是自己佩戴,用来起到劝诫自省的作用。
清代 金錾「同心欢乐万年戒酒」扳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套 「乾隆七件御用玉扳指」 最终以6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成交,成为收藏界的一道亮丽风景。
清乾隆 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七件 成交价:HK$64,936,000
2016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套8枚的 清代金质镂空诗经扳指 ,以RMB 1,725,000的价格成交。
清 金质镂空诗经扳指一套八只 2016年中国嘉德
另外,在北京保利2023春季拍卖会,一枚 清乾隆白玉留皮乾隆御题诗「骑射图」扳指 ,最终以RMB 1,782,500的价格成交,可见收藏热度不减。
清乾隆 白玉留皮乾隆御题诗「骑射图」扳指
总的来说,目前随着人们对于玉文化的认识不断提升,玉扳指在市场上的拍卖价值也逐渐提高。而通过收藏、佩戴、赏玩扳指,人们也能更好的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