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公園內環形造型的遠眺平台上鋪設的光伏板每年發電量約9070度,可減少碳排放量約5300千克。 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小朋友在零碳公園快樂奔跑。 TAL供圖
位於零碳公園中心位置的零碳生活館。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零碳公園專案總設計師祝捷講述零碳公園的設計理念。 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深圳新聞網2024年3月26日訊 (深圳晚報記者 蘇靖駒)日前,位於深圳龍崗的零碳公園作為綠色低碳發展案例登上央視特別節目【聊會】,本報於3月13日刊發報道【只因一個「零」,這座公園被央視點贊了】,引發廣泛關註。3月22日,深晚記者對零碳公園設計師祝捷進行專訪,聽他講述這個「零」背後的故事。
祝捷現為歐博設計公司董事、總景觀師。在深圳,他和他的團隊還參與過深圳人才公園、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空中漫行系統等的設計。
1 到公園走一走
「零碳」可以直觀理解
在央視節目【聊會】中,嘉賓對零碳公園踐行低碳理念進行了點評,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對原來地形沒有擾動;材料的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兒童無動力設施;新能源采集與使用。
對節目組的呈現,祝捷感到很振奮,他說:「節目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了我們的核心設計理念,其實這也是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到公園走一走,大家就能很直觀地理解‘零碳’。」
祝捷說,公園設計的出發點是守護現場的每一分自然元素: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零碳公園的「起點」是兩個山頭和一個谷地,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自然條件,但勝在自然和原始。因形就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頗具辨識度的公園主入口的夯土墻為例,所用建材便取自原址的泥土,再綜合低碳技術處理,以傳統夯土工藝建設而成。此外,公園在建設中回收利用山林中的枯木和石頭,做成坐凳、台階;把雨水收集起來,形成互動性的水景;把施工過程中破除原有建築的混凝土碎塊收集起來,重新鋪成路面。透過采用包含大量光伏發電、風能利用在內的低碳技術,祝捷團隊希望來到零碳公園的每個人在每一處都能感受到低碳,在潛移默化中慢慢養成低碳的綠色生活方式,以「最輕」的方式推動「把自然還給自然」的生態理念。
2022年,零碳公園建成開放,很快便成為龍崗乃至全深圳的網紅打卡點。2023年,零碳公園獲評2023 LA風景園林獎之生態貢獻獎(優勝獎),行業專家點評稱:該方案以「低碳」為主題,采用了低介入和低影響的設計策略,關註包括保留、回收、再利用、運維等方面在內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理念,如將回收材料套用於步道和廊亭設計,具有一定的示範性和公眾教育價值;生態方面,進行生態修復,並結合生態系服務,形成較為綜合的城市生態價值。
2 從市民生活日常出發
設計低碳科普研學徑
在零碳公園實地體驗時,由手作步道構成的登山徑給深晚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祝捷介紹,公園登山路徑基本基於原有山路,團隊大量利用山林中的石材與風倒木,以人力搭建的方式建設手作步道。這樣的方式有低設施、低沖擊的特性,並且可以就地就近取材,因地制宜,對山體動植物、土壤環境影響降到最小。針對不同路段,團隊還在路旁鋪設碎石,建成「排水溝」,同時起到處理高差、消能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設計之初,祝捷團隊便暢想過日後市民在此遊園的情景。他說:「回到生活本身,我們致力於從市民的生活日常出發,讓大家喜歡這裏,愛上在山林,在草坪,在溪澗,在樹下的生活。這裏有陽光,也有樹蔭,有微風,可以玩水,可以撈蝌蚪,觀察昆蟲和鳥,也可以登山遠眺,在樹下露營。我們希望這一片山野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份,成為大家的美好生活日常。」
從華僑城,到人才公園,到深圳灣超級總部,到零碳公園……跟隨著所服務的專案,祝捷團隊走遍了全市各區。在致力透過一個個專案傳遞低碳理念的同時,祝捷也欣喜地看到,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在深圳全域,低碳社區、低碳公園、低碳校園等不斷湧現,源遠流長的低碳理念已在鵬城悄然成風,碩果累累。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