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讓使用者上癮的秘訣,Hook模型的使用者習慣養成術

2024-09-02科技

每個成功的互聯網產品背後,都有一套讓使用者上癮的邏輯。但如何培養這種習慣,卻讓許多營運人員頭疼。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Hook模型,讓使用者習慣成自然。

01 hook模型介紹

1. hook模型的由來

1)hook模型作者背景介紹

Hook模型的提出者尼爾·埃亞爾(Nir Eyal)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同時也擁有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MBA學位。 作為一名產品設計師,他長期關註使用者心理與行為,研究如何打造使用者喜愛並願意持續使用的產品。

2)hook模型形成原因:缺少系統分享讓使用者上癮的產品機制

在研究諸多成功產品的過程中,埃亞爾發現,像Facebook、Instagram這些讓使用者廢寢忘食的APP,它們之所以成功,都有一套與使用者心理高度契合的產品機制。然而市面上很少有書籍系統地分享這些秘訣。

基於此,埃亞爾在2014年出版了【上癮】(Hooked)一書,系統闡述了打造使用者習慣的」Hook模型」。

有趣的是,2019 年【上癮】的作者出了一本新書叫【反上癮】。講的是怎麽樣控制自己的註意力,選擇你自己的人生,不被這些讓你上癮的產品控制。

可能是因為【上癮】這本書,影響了太多的產品經理和營運人員,導致作者心存愧疚,最終決定給消費者們寫一本反抗上癮的指南。

2. hook模型四大產品邏輯

Hook模型由四個環節構成,即觸發(Trigger)、行動(Action)、獎賞(Reward)和投資(Investment),簡稱」TARI」。 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不斷迴圈往復,最終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1)觸發:給使用者提示做某件事

觸發是整個模型的起點,它引導使用者進入產品使用流程。觸發可分為外部觸發和內部觸發兩種。

a. 外部觸發:明顯提醒,如push通知、廣告等

外部觸發是一種直白的提示方式,比如APP的push通知提醒你有新內容可看,或者廣告投放吸引你點選進入。這類觸發往往較為直接和強烈。

b. 內部觸發:使用者下意識做某件事,如無聊時開啟某APP

而內部觸發則更加微妙,它來自使用者內心的沖動。 當使用者感到無聊或孤單時,下意識開啟社交APP看看朋友動態,這就是一種內部觸發。 掌握使用者的內部觸發,對培養使用者習慣至關重要。

可以設想一下,在下述的這些情況下,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如果你周末晚上吃完飯,往沙發上葛優躺很舒服,這個時候拿出手機,你會開啟什麽呢?

如果想給你的好朋友買一個生日禮物,你拿出手機你會開啟什麽呢?

如果你正在排隊等咖啡,前面還有大概兩三個人,你拿出手機,你會看什麽?

如果你閱讀的文章提到一個新名詞,你不太明白什麽意思,這個時候你又會開啟什麽?

可以花5秒鐘時間,在腦子裏面想一下,你的第一反應是怎麽樣的?

這就是下意識的內部觸發。

2)行動:使用者采取某個行為,如開啟APP或使用某功能

當使用者被觸發後,緊接著就要引導其采取具體行動,如開啟APP、使用某項功能等。 行動要力求簡單,降低使用者完成的難度。 Tinder的左滑右滑、抖音的下拉重新整理,都是經典案例。

3)多變的酬賞:給使用者獎勵反饋,鼓勵其持續做某個動作

當使用者完成行動後,需要給予獎勵反饋,讓其獲得愉悅感,從而樂於持續使用產品。 但同樣的獎勵rapidly losing就會rapidly losing新鮮感,因此獎勵要豐富多樣。 這就像老虎機中獎品會不斷變換,從而讓人欲罷不能。

4)投入:使用者在產品中投入時間、精力、金錢、數據、感情等

最後,使用者需要在產品中不斷投入,如在社交平台上釋出內容、點贊評論,在遊戲中付費升級裝備等。 使用者在產品上的投入越多,就越難以割舍。 一個人在微信上聊得越久,就越離不開微信。

這四個環節迴圈往復,交織成一張讓人欲罷不能的網,最終培養起使用者對產品的依賴。

3. hook模型案例拆解:微信

微信可以說是將Hook模型運用到了極致。 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緊緊抓住使用者的:

1)外部觸發:訊息提醒、小紅點等

微信最常見的外部觸發是各種訊息提醒。 朋友圈有新動態了、公眾號更新了、收到了新訊息,手機震動+螢幕彈窗,加上那誘人的小紅點,很難讓人不去點開。

2)內部觸發:無聊或孤單時想看朋友動態

微信同時利用了人類渴望社交的內在需求。一個人感到無聊或孤單時,下意識就會開啟微信,看看朋友們都在幹什麽。久而久之,感到空虛就摸手機看微信,成了許多人的條件反射。

3)多變酬賞:朋友圈動態、公眾號文章等多樣內容

開啟微信後,使用者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朋友圈動態,有趣的公眾號文章,還能與好友聊天互動。 這些多樣化內容就像一台老虎機,使用者每次使用都充滿了懸念和新鮮感。

4)投入:下拉重新整理、發朋友圈、給他人點贊等

使用者在微信上投入良多:下拉重新整理關註朋友動態,釋出自己的朋友圈,給他人點贊評論。漸漸地,個人的關系網絡、內容資產都沈澱在了微信上,離開就意味著巨大的成本,也就離不開了。

微信運用Hook模型,將自身與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牢牢繫結,真可謂是營運的典範。

02 hook模型四步詳解

在了解了Hook模型的基本框架後,讓我們再來詳細剖析其中的四個關鍵環節。掌握了這些要點,你也能更好地將其套用於自己的產品中。

1. 觸發:誘導使用者采取行動

1)外部觸發四類

外部觸發是使用者使用產品的直接誘因。根據觸發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四類:

a. 回饋型觸發:給使用者好處,如打折、發優惠券等

最常見的外部觸發就是給使用者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電商平台的各種優惠券,不僅刺激使用者消費,也讓使用者養成了到平台找優惠的習慣。

b. 付費型觸發:透過付費渠道觸達使用者,如地鐵廣告

付費渠道是最直接獲取使用者註意力的方式。地鐵廣告、電梯海報等,目的就是觸發使用者使用產品的興趣。 一個優秀的付費廣告,能夠精準觸達目標使用者,降低獲客成本。

c. 社交型觸發:透過使用者朋友圈或社交關系提醒,如朋友圈安利

朋友的推薦往往比廣告更有說服力。朋友圈中曬單分享,往往能引發更多人去使用產品。許多產品還會設定邀請獎勵機制,鼓勵老使用者主動拉新。

d. 自主型觸發:產品自有渠道,如推播、公眾號、已有微信群等

對於擁有一定使用者基礎的產品來說,自有渠道的營運尤為重要。透過App推播、微信公眾號、社群營運等方式,可以持續地將使用者拉回產品。 與付費觸發相比,自有渠道觸達使用者的成本更低。

2)最強大的內部觸發:滿足使用者深層需求,養成下意識使用習慣

除了這些外部觸發,真正高明的產品還會利用使用者的內在需求。 當一款產品能夠持續滿足使用者某項內在需求時,就很容易成為使用者的習慣,形成強大的內部觸發。

a. 負面情緒觸發案例:感到落後時想在三節課學習進步

以線上教育產品「三節課」為例。當一個職場人感到自己技能落後、跟不上他人時,內心就會渴望學習提升。這時他很可能想到三節課,想要看看有哪些新課程可以幫助自己快速進步。

b. 正面情緒觸發案例:想要進步的感覺時會瀏覽三節課官網

同樣地,當一個人心情愉悅、希望變得更好時,他可能也會想起三節課。因為三節課不僅僅滿足了學習需求,它更象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負面情緒的自我提升,還是正面情緒的生活態度,三節課都成為了許多使用者下意識的選擇。內部觸發之所以強大,就在於此。

2. 行動:使用者完成觸發後的目標行為

1)關鍵點:降低使用者行為成本,將目標行為分解為小的簡單動作

當使用者產生使用產品的沖動後,下一步就是引導其采取具體行動。這一步的關鍵,在於降低使用者完成目標行為的難度。 將復雜的行為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簡單動作,讓使用者容易上手。

2)降低使用者行為成本方式

a. 快速:透過路徑分析簡化不必要步驟

設計產品流程時,要用最簡潔高效的方式引導使用者。 透過使用者路徑分析,找出轉化流程中是否存在多余的步驟,能簡化的環節要盡量最佳化。 讓使用者用最少的步驟終結行為。

b. 清晰:文案設計清晰,去除認知負擔

產品文案要力求清晰明了,告訴使用者下一步該怎麽做。模棱兩可的文案只會讓使用者迷惑,錯過轉化時機。 只有足夠清晰的指引,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使用者的認知和決策成本。

3)經典案例

a. Tinder左滑右滑:喜歡與不喜歡的簡單動作

社交軟件Tinder上最著名的互動莫過於左滑右滑。右滑super like,左滑換下一位,一個手指就能表達興趣。 這個設計充分利用了人類簡單直接的本能反應,讓使用者無需多想,就能輕松使用產品。

b. 短影片上下滑動:重新整理下一個影片的簡單動作

抖音、快手等短影片產品也使用了類似的邏輯。上下滑動的簡單動作,讓使用者沈浸在持續重新整理的內容中,總能刷到感興趣的影片。簡單直觀的操作,讓使用者不知不覺就刷了幾十個影片,幾個小時過去了。

3. 多變的酬賞:激勵使用者持續完成動作

1)三種酬賞類別

前文提到,僅僅讓使用者完成一次行為是不夠的,還要吸引他們反復使用產品。獎勵機制就是其中的關鍵。獎勵可以分為三類:

a. 社交酬賞:在朋友圈獲得獎勵,如小紅書點贊、知乎點贊

人是社會性動物,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 當一個人在社交網絡中獲得點贊、喜歡時,就會感到被認可被鼓勵。 知乎、小紅書這些產品,使用者每次發言獲得認可,就是一種社交獎勵,從而樂此不疲地參與討論、分享筆記。

b. 獵物酬賞:獲得具體資訊或資源,如吃雞遊戲人頭數增加

另一類酬賞更加實在,那就是使用者透過使用產品,獲得了有價值的資訊或資源。比如在遊戲中打敗對手、升級裝備,在問答社區中獲得答案啟發。

c. 自我酬賞:獲得成就感、操控感等,如樊登讀書會聽後自我感覺良好

第三類獎勵來自於使用者內心。 當一個人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後,會由衷地感到滿足和驕傲。 讀書會聽完一本書,玩遊戲通關一個關卡,刷題做對一道難題,這些都能給使用者帶來強烈的自我獎勵感。

2)多變酬賞的重要性:持續刺激使用者,單一酬賞邊際效用遞減

以上三類獎勵,對於吸引使用者持續使用產品都很有幫助。但需要註意的是,重復單一的獎勵很容易讓人感到厭倦。 根據心理學「刺激頻次效應」,一個刺激物重復的次數越多,我們從中獲得的快感就越少。 就像第 10 次吃到同樣的大餐,和第一次相比,愉悅感會大打折扣。

因此,獎勵機制一定要豐富多樣,而非千篇一律。像抖音每次重新整理都有新的影片驚喜,微信朋友圈好友每天都有不同的動態。 這種持續的新鮮刺激,才能讓使用者保持長久的興趣。

4. 投入:使用者對產品的依賴性越強

1)四種常見投入類別

Hook模型的最後一環,在於讓使用者主動投入,加深與產品間的聯系。讓產品成為使用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常見的使用者投入類別有以下四種:

a. 內容輸出:在平台發表影評、產品測評等,難以離開平台

使用者在產品中創造的原創內容和數據,就是對平台的一種投入。比如一個人在豆瓣寫了大量影評,在小紅書積累了眾多筆記,想要離開平台就意味著要拋棄過去的心血。 內容投入越多,使用者就越舍不得放棄賬號。

b. 社交關系:在平台建立人際關系,如關註微博大V

人際關系是使用者對產品的另一種感情投資。 使用者在社區裏關註了許多大V、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社交關系網絡越強大,他與產品的連結就越深。

c. 個人聲望:在平台樹立個人形象,如得到學分、讀者榜樣

有的使用者會專門經營個人IP,在產品內積累聲望。得到APP的學分體系,B站UP主的粉絲量,包括微博的粉絲數、知乎的關註量,都能給使用者帶來榮譽感。個人聲望越高,就越難割舍。

d. 使用習慣:習慣產品的使用方式,難以適應其他產品,如蘋果使用者

最後一種投入來自於使用習慣。一個人用一個產品越久,就越熟悉、依賴其獨特的體驗。 像蘋果的iOS系統和iCloud服務,很多使用者用久了就再也離不開,即便對安卓產品再好奇,也難以割舍已經養成的使用習慣。

2)hook模型更適用的產品特點

Hook模型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有一些特點的產品更適合運用Hook模型:

a. 使用頻率高:低頻難以形成使用習慣

產品的使用頻次要足夠高,才容易形成習慣。 每天都會用到的微信、抖音、淘寶就很適合用Hook思路做設計。相比之下,一年才用一次的納稅APP,幾乎不可能讓人養成使用習慣。

b. 感知價值大:每次使用有明顯收益感

如果使用者每次使用產品,都能明顯感覺到價值和快感,就更容易對產品成癮。 遊戲的多巴胺爽感、購物APP的優惠喜悅、短影片的有趣新奇,這些都是讓人上癮的利器。 反之,使用體驗平淡無奇的產品,很難吸引使用者反復使用。

c. 行為簡單:復雜行為難以形成使用習慣

使用者在產品中的操作越簡單、學習成本越低,也就越容易成為習慣。 正如前面說的,Tinder、抖音的核心互動只需要一根手指就能完成。相比之下,一些專業軟件的復雜操作就很難讓使用者上癮。

d. 天然多變獎勵:社交、遊戲、內容產品有優勢

擁有豐富多樣內容的產品,天然具有可變獎勢。社交平台永遠有朋友帶來的新鮮事,遊戲中隨時可能有新的挑戰和裝備,內容平台日日都有新故事。相比之下,功能單一的工具類軟件,往往缺乏可變的獎賞。

3)hook模型對非剛需產品的意義:將非剛需變為剛需

Hook模型對非剛需類產品尤為重要。許多產品並非必需品,很容易被使用者拋棄。比如遊戲、短影片等休閑娛樂產品。 而透過打造使用者習慣,這些產品就能牢牢抓住使用者,讓他們對產品產生依賴。 明明大可不必每天刷幾個小時抖音,可一旦養成習慣,許多人就難以戒掉。

使用者習慣是產品留存的關鍵,透過hook模型可以有效地培養使用者對產品的黏性。 透過精心設計的外部觸發、人性化的簡單行為、持續的多變酬賞、難以割舍的使用者投入,一款看似可有可無的產品就能成為使用者生活的必需品。 這就是Hook模型的威力所在。

03 總結

本文透過深入解析 hook 模型,揭示了使用者習慣形成的內在機制。核心要點歸結為: 外部觸發、簡單行為、多變酬賞。

外部環境激發使用者的初步行為;行為的簡化使用使用者易於執行;多樣化的酬賞則保持使用者的持續興趣。

1. 社交、遊戲、內容等產品更適用 hook 模型,但其他產品也可借鑒套用

Hook 模型並不局限於某幾類產品。雖然社交、遊戲、內容產品運用得最多,但其他領域的產品也有許多參考空間。比如生活服務類軟件,也可以從觸發、簡化使用、獎勵使用者等方面入手。 關鍵是要抓住使用者核心需求,圍繞其搭建習慣養成機制。

2. 產品設計要考慮如何幫助使用者養成使用習慣,實作使用者和產品的良性迴圈

任何產品都應該以使用者習慣作為留存的終極目標。這就要求產品經理、營運人員在設計產品時,要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們有哪些渠道來頻繁觸達使用者?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流程是否足夠簡單?我們能給到使用者哪些欲罷不能的驚喜和愉悅感?使用者在我們產品上都有哪些沈澱和積累?

透過理解人性中渴望被觸發、傾向從眾、喜新厭舊、害怕失去的特點,優秀的產品就能最大程度地引導使用者的行為。而這,正是 Hook 模型的精髓所在。

無論是社交巨頭微信、今日頭條,還是電商平台淘寶、拼多多,亦或是現象級遊戲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它們無一例外都借鑒了 Hook 模型的思路。 從這個意義上說,Hook 模型堪稱現代互聯網產品的基因圖譜。

不過,打造使用者習慣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對人性有深刻洞察,需要在產品中用心布局,更需要在營運中日積月累。

許多產品雖然也在用 Hook 模型,但成效往往差強人意。究其原因,要麽是觸發不夠精準,要麽是酬賞不夠有趣,要麽是投入不夠多元化。 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

最後,打造使用者習慣雖然重要,但也需要把握分寸。過度索取使用者註意力,只會引起反感。頻繁的 Push 通知、強制的活動彈窗、洗腦式的廣告轟炸,這些做法都是在透支使用者的耐心。

真正有益的習慣,應當是自然而然的,是使用者心甘情願的。 好的產品應該給使用者創造更多價值,而非強行綁架。

本文透過深入解析 hook 模型,揭示了使用者習慣形成的內在機制。核心要點歸結為:外部觸發、簡單行為、多變酬賞。外部環境激發使用者的初步行為;行為的簡化使用使用者易於執行;多樣化的酬賞則保持使用者的持續興趣。掌握這三個關鍵點,可以幫助營運者更好地設計出符合使用者習慣的產品。

本文由 @小黑哥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特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