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炒菜最繁瑣的事情是洗切配,我還差在鍋裏扒拉的那幾下嗎?

2024-09-06科技

炒菜機器人是什麽?炒出來的菜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有沒有鍋氣,是不是都是大鍋菜?廚師是不是要下崗了?炒菜最繁瑣的事情是切配,炒菜機是不是智商稅?

……

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在了解炒菜機器人的時候,會產生的疑惑。之後,就由「廚紀說」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提問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炒菜最繁瑣的事情是洗切配,做完這些,我還差在鍋裏扒拉的那幾下嗎?


在大部份餐飲後廚,洗切配與炒菜是區分開來的。 洗切配是由廚工按照標準檔進行作業,洗切配工作的技術含量要求低、可替代性更高,而大型的連鎖餐廳很多都直接采用中央廚房的凈菜,讓烹飪的前期準備工作更加簡單快捷。

而炒菜,是廚師根據自身的經驗,判斷不同食材在炒制過程中所用到的鍋鏟翻炒力度和速度以及顛鍋的頻率,讓食材受熱均勻,並與調味料重復融合,既要保證菜品的口味,還要保證菜品的完整性、美觀性。中餐這麽多年難以標準化,也正是因為 廚師是一項十分依賴個人手法經驗的工作, 想要做好標準化就得將個人經驗固定下來,形成千店一味。

因此, 現階段而言,無論是否使用炒菜機器人,廚師是任何一家餐企不能缺少的。 廚師的工作之所以辛苦,除了後廚煙熏火燎的環境之外,這還是一個體力活。不同於小份量的家庭用餐,炒菜半小時以內便可以全部完成,大家才會覺得烹飪的準備和收尾工作十分繁瑣。可是, 社會餐飲門店用餐高峰期時,廚師是需要高強度地連續工作3小時以上, 他們面臨的是長時間站立、不斷地翻炒和顛鍋,並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這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的消耗都很大,會讓他們感到非常疲累。如此情境下,從事廚師工作的年輕人變少,年齡漸長的老廚師們也幹不動了,便出現了 人才斷層 ,而且這個缺口正在日漸擴大。

此時,廚紀·智能炒菜機器人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首先是出品穩定,在標準化上發揮了作用。 炒菜機器人的出品最終取決於廚師個人的水平,廚紀整合的自主攪拌、自動投菜、精準控溫等各種核心技術,都是為了更好地復刻「師傅」的經驗。固定下師傅的經驗後,炒菜機們就能幫助餐企做到出品標準,實作千店一味。

其次,緩解了招人難,育人久的困境。餐飲的人員流動率一直都位居前列,尤其當遇到春節這種節假日時,人手更是緊張。智能炒菜機器人操作簡便,上手快,跟玩手機一樣簡單,可以極大地縮短餐企人才培養周期,減輕人才儲備的壓力。從廚師學校到真正能上竈炒菜,少說也得2年,現在部份大型餐企還與廚師學校合作,專門培養一批學生,讓他們畢業後直接去門店工作,從而減輕招聘難的困擾。用上炒菜機器人後, 門店培養一個熟手操作工,最多只需要一周。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炒菜機器人對餐企和員工也是個兩全其美的產品,機器只要插上電就能一直工作,操作它的員工即便是連續工作4小時,也比炒菜機師傅的工作更輕松,累了還能有人接替工作。工作體驗感上來了,與企業的黏性也就增強了。

從人員薪金、器材投入,到人才隊伍建設和標準化建立,使用炒菜機器人是一個長期效益, 相信老板們比我更會算這筆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