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2024新恐龍】日本發現睡覺的小恐龍化石!

2024-08-26科學

2024新恐龍

小型靈敏的傷齒龍類在睡眠中死去並變成了化石

恐龍怎麽睡覺?我們已經發現了多種保持著睡眠姿態的恐龍,包括有寐龍( Mei )、中國鳥腳龍( Sinornithoides )、槍蛇爪龍( Jaculinykus ) 以及長眠龍( Changmiania ) ,這些恐龍中絕大部份來自中國,對於我們認識恐龍的睡眠方式和行為提供了重要的化石材料。

圖註:寐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長眠龍的化石及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2010年9月,在日本兵庫縣丹波筱山市的 丹波並木道中央公園 內, 「筱山層群調查會」 正在對公園內的破碎巖石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松原薰和大江孝治在巖石中發現了化石,化石被采集並經過清修,表明屬於獸腳類或者鳥類,其保存了零碎的肢骨、肋骨和尾椎的部份化石。

圖註:丹波並木道中央公園內的卡通導覽圖,圖片來自網絡

2011年7月的記者會上, 「筱山層群調查會」 公布了發現化石的訊息,之後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來到並木道中央公園進行進一步發掘,並找到了部份後肢化石。2012年6月的日本古生物學會上,古生物學家釋出了關於化石的初步研究,認為前後發現的兩塊化石是來自於同一個個體的,化石編號:MNHAH D1033340。

圖註:2011年記者會上展示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2012年報道的兩塊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之後關於化石的研究確定其來自於傷齒龍科,但表現出了之前在傷齒龍科中未見的四個特征,包括有:前肢指骨的凹陷;指骨基部加固關節的突起;股骨基部前緣延伸;後肢趾骨遠端扭曲。除此之外,還有脛骨脊與脛骨體前緣成角小於11°,這些都表明化石來自之前未發現的物種。

圖註:丹波並木道中央公園尼利發現的化石及恐龍的骨骼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骨骼三維掃描分析,圖片來自網絡

2024年,古生物學家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來自日本筱山組早白堊世傷齒龍類(恐龍:獸腳類)揭示傷齒龍科的早期演化】(Early Cretaceous troodontine troodont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Ohyamashimo Formation of Japan reveals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roodontinae) 的論文,正式將這種發現於日本的傷齒龍科動物命名為寐獵龍。

寐獵龍的屬名「 Hypnovenator 」來自希臘語中的「hypno」(意為「睡眠」)和拉丁語中的「venator」(意為「獵手」),意思是「睡覺的獵手」。寐獵龍的模式種名為松大氏 寐獵龍( Hypnovenator matsubaraetoheorum ) ,種名來自化石最初的發現者松原薰(Kaoru Matsubara)和大江孝治(Takaharu Ohe) 。

圖註:寐獵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寐獵龍的體長不足2米,臀高約0.6米,體重約5千克,是一種體重中等的傷齒龍科,身上還長著漂亮的羽毛。寐獵龍長著大腦袋和大眼睛,嘴中長有兩排鋒利的小小牙齒,腦袋後面是彎曲的脖子。寐獵龍的身體健壯,身後細長的尾巴上還有大尾羽,它的前肢上也有小飛羽,使得前肢如同一對小翅膀。與前肢相比,寐獵龍的後肢更長,用於快速奔跑,腳上第二趾高高翹起如同一對小鐮刀,是用於獵殺的武器。

圖註:寐獵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寐獵龍及其腳上的爪子,圖片來自網絡

寐獵龍的化石來自於筱山組,地質年代為距今1.1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寐獵龍也是該地層中發現的第二種恐龍,第一種恐龍是丹波龍( Tambatitanis ) ,是一種體長可達15米的蜥腳類恐龍。寐獵龍是也是日本發現的第12種非鳥獸腳類恐龍,另一個有趣的問題便是從目前已經發現的化石來看,寐獵龍是保存著睡眠姿態的,它也成為第5種發現睡眠姿態的恐龍。

圖註:丹波龍的骨架,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寐獵龍睡眠狀態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傷齒龍科是獸腳類恐龍之中最為接近鳥類的類群之一,除了中國和蒙古之外,很少發現保存良好的傷齒龍科化石。在傷齒龍科之下,傷齒龍亞科為較為演化的一支,在白堊紀末期獲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由於化石數量太少,所以對於該亞科早期演化並不清晰。寐獵龍的發現對於研究傷齒龍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它本身也處於傷齒龍亞科的基幹位置。

圖註:寐獵龍的系統發育學位置,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Kubota, K.; Kobayashi, Y.; Ikeda, T. (2024). "Early Cretaceous troodontine troodont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Ohyamashimo Formation of Japan reveals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roodontinae". Scientific Reports. 14. 16392. doi:10.1038/s41598-024-66815-2.

2.Saegusa, Haruo; Ikeda, Tadahiro; Handa, Kumiko (2012). Additional dinosaur materials from the Sasayama Group of Hyogo Prefecture, SW Japan (PD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Japan.

文字編輯:江氏小盜龍

圖片來自網絡及論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