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被親生父親鎖了13年, 這個女孩成了證明了大腦發育黃金期的第一人

2024-01-12科學

以下文章來源於把科學帶回家 ,作者萬物

許多育兒書,還有神經科學和語言學教材裏都會講, 人類學習語言有黃金時期,這個時期是在青春期前。


這個結論是怎麽得出的?今天就來講為這個理論提供支撐的一個殘酷研究:一個沒有母語的人。

作者:七君;本文來源: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故事的主人公有個精靈的名字(化名): Genie。

沒有母語的人 Genie。圖片來源:wikipedia

她是個被禁錮的精靈。Genie 的父親 Clark Wiley 因為小時候被母親拋棄,長大後性格扭曲。

在 Genie 出生不久後,他拉上了家中四處的窗簾,把女兒一個人關在小黑房間裏。

Genie 的父親 Clark Wiley(左2)、哥哥(左3),Clark 當時七十來歲,事發後很快自殺。圖片來源:AP

在人生的前13年裏,Genie 晚上一直被綁在床上,白天則被鎖在小馬桶上。

Genie 的父親讓老婆和大兒子不要和 Genie 說話,這倆人在他的家暴和威懾下也服從了。

她就在這個小黑屋裏長到13歲,附近的鄰居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小女孩的存在。

終於有一天,Genie 的母親在父親外出購物的時候帶女兒逃了出去,這下人們才知道還有這樣的女孩活在世上。

在被人發現時,這個13歲的孩子的體重只有26千克,身型只有6歲孩子那麽大,沒有任何語言能力,也不會自己上廁所。

因為從沒吃過固體食物,她的乳牙都還沒有掉,有兩套牙齒。

剛剛被解救時的 Genie 不太會走路。

圖片來源:NOVA: Secret of the Wild Child

Genie 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虐待兒童案件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語言學教授 Susan Curtiss 表示, Genie 是醫學史上被社交隔離時間最長的人。

在普通人眼中,Genie 是個人倫悲劇,但對於研究者們來說,她卻是珍貴的研究物件。

在語言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方面,當時盛行的理論是 Eric Lenneberg 的假說。

Lenneberg 在1967年提出, 人類學會語言有一段關鍵時期,而這個關鍵期在青春期開始時結束。 他的這套理論也被稱為 關鍵期假說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在青春期到來之前是學會語言的黃金時期,之後學習的難度增加。圖片來源:wikimedia

雖然關鍵期假說得到了許多研究者的認同,但實際上在 Genie 出現前它缺乏直接數據支撐。

原因很簡單,剝奪人類語言的實驗在現代實驗倫理學中是禁區。

當然了,在古代文獻裏有一些關於語言剝奪實驗的記載。比如,13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曾做過一個實驗,他不讓一些幼兒與人發生交流,想借此看看人類會不會自發形成語言。但是這些年代久遠的資料並不能為現代科學理論提供第一手的證據。

13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左)

曾剝奪一些幼兒的語言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 Genie 被解救後,1971年,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者 David Rigler 從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那裏獲得了一筆研究經費,帶領了一個跨學科團隊開展了一個名為「Developmental Consequence of Extreme Social Isolation(極度社交隔離對兒童發展的後果)」的專案,對 Genie 開展研究和治療。

Genie 也因此成為科學史上第一個獲得研究的缺失母語的人。

1971年10月開始,研究者們對 Genie 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匯、語法、語音)進行了多方位的測試。

一開始,Genie 對誰說話都沒有反應,還會獨自走開。

但是,在醫院療養的短時間裏,Genie 的進展迅速。她學會了自己上廁所,也開始對別人說話產生興趣。她能認出主治醫師,並在對方前來時表現出開心。

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Genie 對救助她的醫護人員和研究者表達出了積極的情緒。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她也學會了一些詞語,能讀懂並表達表情,也學會了和人擁抱。

在所有研究者中,上文提到的 Susan Curtiss 是和 Genie 最親近的。甚至在科研經費中止後,Curtiss 還一直探望 Genie,和她互動,並做一些研究觀察。

在看到 Genie 詞匯量的迅速增長後,Curtiss 甚至開始希望,關鍵期假說是錯的。

但是現實卻沒有向著理論的反方向逃脫多遠。 在學會了數百個單詞後,Genie的進度變慢了。更糟糕的是,她無法把詞匯連成句子,也就是說,她沒有學會語法。

和用語言交流相比,Genie 更習慣用圖片和手勢表達。

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實際上,Genie 的詞匯量展現出的進步遠超她的語法。

1975年時,她已經能準確說出常見物體的名字,但是她的語法一直保持在支離破碎的狀態。

在日常交談中,Genie 通常只說短句,或迸出幾個詞。比如在1972年,Rigler 聽到 Genie 自言自語:「Father hit big stick. Father is angry.(爸打大棍。爸生氣。)」

Genie 的另外一個特別的語言障礙是,她似乎無法區分「你」和「我」。比如她常指著自己說:「Mama love you」(媽媽愛你)。

1977年,Genie的繪畫,這幅畫表達的是「I miss mama(我想媽媽)」。

圖片來源: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day wild child

Genie 還有很嚴重的重復音略讀的情況。重復音略讀指的是把一個單詞中相似的音節略去,比如把「碎碎念」說成「碎念」。後來語言學家們把 Genie 稱為「the Great Abbreviator」(最強縮詞人)。

根據 Genie 的情況,Curtiss 認為, 語言的關鍵不是詞匯,而是語法。

但是, 這並不是說 Genie 的智力天生殘疾,這從她的智商測驗中可以看出。

在涉及語言的智力測試(如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上,Genie 的得分很低,但是在不涉及語言的智力測試(如雷特國際操作量表)上,她的得分則要好得多。

更奇特的是, Genie 的一些能力超出常人。 比如在1975年5月的 Mooney Face Test(一種感知能力測試)中,Genie 獲得了當時文獻記錄中的最高分。

Mooney Face Test 考察的是辨識人臉的感知能力。

圖片來源:doi.org/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14.08.011

總而言之, Genie 的右半球有一些異乎尋常的能力,她的大腦右半球的心智年齡相當於8歲兒童。

但是涉及左半球的測試,她的情況不容樂觀, 她的左半球的心智年齡相當於2-3歲的幼兒。

Genie 大腦左右半球的割裂在腦成像中也得到了驗證。

1971年3月初,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神經科學家 Ursula Bellugi 和 Edward Klima 掃描了 Genie 的大腦並研究了她的雙耳聽力。

Genie 的右耳無法辨識人類語言。

圖片來源:NOVA: Secret of the Wild Child

結果顯示, 她的兩只耳朵都沒有聽力問題,但其中一個耳朵對人類語言沒有反應。

她的左耳(左耳資訊由大腦右半球處理)對人類語言有準確的反應,但是她的右耳(右耳資訊由大腦左半球處理)卻無法辨識人類語言。

這種情況此前僅出現在裂腦(大腦左右半球之間連線缺失)患者身上。

根據腦成像的結果,Bellugi 和 Klima 認為,Genie 的大腦表現出右撇子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說 Genie 應該是個右撇子;但是, 由於 Genie 在成長發育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語言刺激,她的大腦左半球沒有得到應有的分化,也就是沒有產生語言功能。

在1971-1973年間,研究者們繼續研究 Genie 的雙側聽力不對稱問題。

包括腦電圖(EEG)在內的測試結果反復驗證了之前的結論,也就是 Genie 的大腦左半球沒有形成語言能力,正常人左半球的語言中心(如布羅卡區和韋尼克區)萎縮了,因此她的右耳對語言沒有反應。

人類大腦負責語言功能的主要是左半球的布羅卡區(左)和韋尼克區(右)。圖片來源:wikimedia

綜合上述研究成果,以 Curtiss 為代表的研究者們認為 ,發生在 Genie 身上的不幸經歷實際上為關鍵期假說提供了重要證據支持。

但是,Genie 的右半球承擔了一部份本屬於左半球的語言功能,這說明關鍵期假說並不完美。

Curtiss 認為, 雖然人類具有習得語言的能力,但是大腦需要在人生早期獲得語言刺激才會發展出語言功能,如果不能和人交流,兒童就學不會用完整的句子和他人溝通。

Curtiss 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語言學教授 Victoria Fromkin 還提出, 由於Genie 錯過了母語習得的最佳時期,她已經無法習得任何一門語言。

正常3歲幼兒的大腦(左)和遭受長期感覺剝奪的3歲幼兒大腦(右)在CT掃描中的對比,長期的忽視讓幼兒的大腦更小(百分位為3%)且腦皮質萎縮。圖片來源:doi.org/10.1023/A:1016557824657

後來更多的腦科學研究發現, 長期在幼年遭受虐待或忽視的兒童的大腦結構和正常兒童常有顯著不同,他們的大腦更小,腦溝回更為稀疏松散。

美國精神科醫生 Bruce D. Perry 表示,Genie 大腦的左半球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從沒有接受語言輸入和輸出而萎縮。

當然了,也有一些研究者否認 Genie 的價值。其中最著名的反對者就是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諾姆·喬姆斯基,而這是因為 Genie 的情況和他的理論矛盾。

圖片來源:pixabay

喬姆斯基自始至終認為,人類天生具有語言能力,而所有人天生內建一套內設的語法,這被他稱為 「普遍語法」 (Universal Grammar)。

他認為 Genie 所受的創傷類似於一台電腦被胡亂錘壞,她貢獻的數據過於繁雜而沒有規律。他認為Genie 就是一個患有精神疾患的異常人,不能證明他的「普遍語法」假說是錯的。

無論引起了多大的學術爭議,Genie 成了語言學和兒童發展研究中的經典。

Curtiss 撰寫的關於 Genie 的研究報告「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day wild child(Genie:關於一個現代野孩的心理語言學研究)」迄今獲得了1700多次參照。

70年代的 Genie 。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可是,Genie 的人生並沒有迎來光明。

在醫院呆了一段時間後,在1978年-1990年間,Genie 開始在各個收養家庭和機構間輾轉。

其中一戶寄養家庭就是 Rigler。在 Rigler 和妻子的照料下,Genie 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生存技能,比如給自己做飯、熨燙衣服,她也能去給智力殘疾兒童開設的專門學校上學。

但她進步的天花板似乎很難突破。

到了1975年,Genie 的人際交流能力還遠稱不上正常,她的行為也處處透露著缺乏社會教化的痕跡。

更不幸的是,在另一些寄養家庭裏,她再次遭受了虐待。

Genie 有時有自殘傾向。圖片來源:見浮水印

2016年,Genie 住在加州的一所未公開資訊的公立療養院裏。

由於政府的禁令和親屬的回避,對於她的近況,外界不得而知。如果她還活著,那麽今年她也是一位65歲的老人了。

中年 Genie 和母親的合照。圖片來源:網絡

無法表達的精神世界究竟是什麽樣的呢?雖然肉體被拯救,但沒有語言的人或許始終無法獲得自由。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童年致郁一生。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