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最美森林大學裏,目光所及,到處都是成片的梧桐樹。
如果沒有外出安排,清晨,總會見到一位白發老者,從 華中科技大學 校內的家中出發,穿過一排排70多年前他與同學們一同栽下的梧桐、桂樹,8點前準時出現在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水工樓的辦公室裏。
他是 華中科技大學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教授,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電能源理論的拓荒者——張勇傳。
張勇傳,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教授,水電能源專家。出版【水電站水庫排程】等著作16部,發表論文200余篇,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他將水庫執行基礎理論與最佳化理論、系統工程等進行綜合交叉研究和套用,為現代水庫執行理論的創立作出突出貢獻,並率先提出凸動態規劃、數碼流域、三維水網等嶄新概念,被稱為「中國水電能源理論的拓荒者」。
與「水」結緣,一「站」成名
兩次特殊的洪水經歷,改變了張勇傳的一生。
1953年,洪水淹沒了通向高考考場的路,一天一夜的顛簸讓他第一次領教到水的兇猛。也是那時,因「國家需要,我就學」,張勇傳與 全國第一個開設水電專業的大學 ——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結緣。
在華中工學院讀大二的那年,長江洪水暴發,大家連夜匯集到長江邊。張勇傳也和同學們沖上堤壩,抵擋洪水。
人生中經歷的兩次洪水,讓張勇傳對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開始琢磨,「如何能讓水的力量為我所用?」
為此,張勇傳傾盡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
1963年,年僅28歲的張勇傳出版了【水電站水庫排程】一書,這是 中國水庫排程領域的第一部著作 。他將書裏的理論運用到湖南柘溪、江西上猶江、柘林等幾十個水電站,創造出數以億計的經濟價值。
1979年,彼時是華中工學院老師的張勇傳和團隊一起為湖南柘溪水電站設計排程方案。張勇傳團隊僅僅依靠一台笨重的老式電腦,反復演算,一點點復盤,沒日沒夜找問題,終於在兩個月內拿出了方案。
那一次,張勇傳一「站」成名,柘溪水電站一年 多發了1.3億多度電 , 成為中國第一個成功實作最佳化排程的大中型電站。
此後,很多水電站專門請他上門「診斷」,經他手重新設計排程方案的水電站,發電量都大幅提升,經濟、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1984年年初,張勇傳拿出「治好」全國多座水電站獲得的幾十萬元獎勵,和同事們在華中工學院校園裏建立了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經濟執行電腦控制實驗中心。
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
張勇傳 率先提出 「數碼流域」「三維水網」等概念,進行系統研究;
他在 國內首次 將博弈論、控制論、不確定性理論運用到水電執行管理中,率先提出的凸動態規劃和水調對策論, 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
建立了排程面變分求解模型以及傳遞相關判別準則,解決了庫群最佳化的「維災」難題;
構建的隨機決策模式、洪水分型和分型歸納演繹預報模式,為該領域研究 開拓了新的途徑;
……
1997年,張勇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當時【候選人簡表】有這樣一句話: 「所得成果在實際工程套用中獲得超過8億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有人說,截至今天,張勇傳的研究成果給國家帶來的直接、間接效益,「恐怕已無法用數碼來計算」。
陶澤土地,滋養桃李
數十年紮根於此,從事水電能源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張勇傳親眼見證華中科技大學成長為國內綜合實力靠前的院校;他立足水電專業,在水庫執行基礎理論、規劃決策與風險管理、水電站經濟執行電腦即時控制等方面 開創了多個「中國第一」 。
正如他跟學生交流時說的,「就像水一樣,不管它是風平浪靜,還是驚濤駭浪,都永不停息地流淌下去」。
談起水,張勇傳說:「此生既和水有緣,就甘願作其中一滴,無聲地陶澤土地,默默地滋養桃李。」作為教師,他堅信青出於藍,而將個人的榮譽得失,都丟棄在前行的路上。
在張勇傳辦公樓門前,有棵茂密的桂花樹,每年丹桂飄香時節,很遠就能聞到桂花香。先生經常在樹下與學生聊天,海闊天空,無所不談。
「華科大的整個水電方向專業都是張院士一手張羅起來的,他經常跟我們講,希望我們這批年輕人未來在專業方向的發展能夠持續做得更好。」從1957年留校任教至今,張勇傳帶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他堅守科研和教學工作一線,為中國水利水電事業輸送了大量人才。
他常常對學生說:「做人做學問的態度就要像水一樣,既柔且剛。無論面對怎樣的挫折,都不要影響自己的信念、目標以及做人的準則。不管是風平浪靜還是驚濤駭浪,都永不停息地流淌下去,流過山川,流過平原,給人類帶來永無窮盡的資源和福祉。」
一輩子與水結緣,張勇傳寫得最多的四個字是「上善若水」。書房裏,他在桌案前揮毫潑墨,老伴在旁邊彈鋼琴。即便在這難得的恬靜時光,張勇傳筆下流淌的還是與水有關的詩句,心裏惦記的還是與水有關的事業。
「還能做多少我不知道,好在後繼有人不遺余力地繼續努力。」
歡迎關註「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華中科技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份素材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微、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官微、湖北科技、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