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海水為什麽流不出地球呢?有勇敢的曾試圖「逃出」,卻被層層鎖住

2024-04-24科學

盡管我們把居住的星球叫做「地球」,但實際上,水才是這個星球上真正的主角。地球上的水無處不在,比陸地還要多得多。

人們可能會好奇,這麽多水難道就沒有一絲一毫流到外面或者漏到太空裏嗎?

今天咱們來談談,為啥地球上的水不會消失,還有這些水一開始是從哪兒來的。

【液體水是逃不出地球的】

簡而言之,地球上的水,跟其他所有東西一樣,都受到地球的重力牽引,永遠離不開地球。就像當年牛頓看到蘋果落地那樣,他明白了一切都是因為地球有重力。所以,地球上的水永遠都擺脫不了地球的吸引。

地球內部的力,就是那個我們所說的重力,其實是從地球核心發出來的。這也就是說,不論我們站在地球的哪個地方,那種力量都會像磁鐵一樣「粘」著我們,讓我們離不開地球。

重力就像宇宙的遊戲規則,無論星球大小,都有它的份。就像地球上的水,雖然自由流動,但永遠也逃不出地球重力的掌控。所以,液體水是沒有機會逃走的,因為重力就是它的緊箍咒。

你知道嗎,液態水只是水的一種樣子。當水蒸發或者參與光合作用時,它還會變成氣體,然後飄到空中去。這豈不就是水以氣體的方式逃離了地球嗎?

雖然氣體輕盈地飄浮在地球周圍,但它們並沒有逃離地球。相反,地球的重力牢牢地吸引著它們,使它們無法逃脫地球的束縛。

那麽,對於比水輕的氣體來說,它們就真的無法逃脫了嗎?

【大氣的分層】

說到大氣層,這個名字還真不是隨便取的。它真的就是像層層疊疊的被子一樣,把地球包得嚴嚴實實的。你想象一下,那些蒸發後的水,變成氣體後都飄到了天上,它們就像是在玩疊疊樂,一層接一層地堆積在那裏,真的是超級厚的。所以,我們的大氣層就是這麽來的,一層又一層的氣體堆疊,給地球穿上了一件超厚的「羽絨服」。

大氣從上到下分好多層,最下面那層叫對流層。你知道嗎?超過90%的水蒸氣都在這層裏。因為這裏的大氣裏水分多,體積大,所以比較重,就受地球重力影響,一直待在最下面啦。

對流層上面就是平流層,距離地面大約有55公裏。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裏的水汽就越來越少了。

在這片區域,由於紫外線的照射,最上層的氧分子被分解成了氧原子,這些氧原子再與其他的氧分子結合,形成了臭氧。簡單來說,就是紫外線把氧分子拆成了氧原子,然後氧原子又和其他氧分子組合成了臭氧。

這個區域溫度高,是因為它吸收了短波紫外線,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逆溫層。而逆溫層就像一個「蓋子」,阻止了大氣上下對流,導致大氣無法交換。

想要到達中間層,你得先從平流層頂部往上飛,至少得飛85公裏。到了那兒,水的含量就少得可憐了,即便有,也主要是固體冰的形式。

你是不是覺得大氣的分層到這裏就完了?其實不然,大氣還有更外層的區域,叫做暖層或電離層。這個區域離中間層的頂部至少有800公裏遠呢!

來到這個區域,水汽已經蕩然無存。即使偶爾有幾個水分子僥幸來到這裏,也會被電離作用分解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電離層外面,有一層磁力層,也叫外層和逃逸層。當進入這個區域,差不多就靠近地球和外太空的邊界了。

這片區域就像是一個模糊的界限,雖然與外太空的邊界不是很清晰。在這裏,地球的重力變得特別微弱,空氣也特別稀薄,幾乎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這種空氣的密度,大概只有地表空氣的一億億分之一那麽少。

只要某物進入這片區域,它就不再受地球重力的束縛了。想象一下,如果大氣中的某些小顆粒進入這個區域,它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脫離地球,進入浩瀚的宇宙空間了。

【水能以氣體的形態逃走嗎】

水汽集中的地方,就在大氣層的最底部。光想靠自己的力量浮上去,那可不容易。即使它跟空氣裏的其他氣體混為一體,它也不會因為變得更輕而上升。簡單說,就是水汽多的地方,光很難自己浮上去。

此外,大氣層的溫度並不統一,有些區域的氣溫相當低。在這樣的低溫條件下,原本凝結的水分子會再次變回液態水。

當凝結的東西越來越多,整個的重量也就越來越重。這些凝結成水或冰晶的東西,如果浮力不夠支撐,最後還是會因為地球的重力而落到地面上。簡單來說,就是凝結多了就重,浮力撐不住就會掉下來。

總之,這些水最終還是回到了地面。即使它們後來蒸發並再次升空,也只不過是在迴圈中重新開始了新的旅程。所以,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此外,大氣層裏還有逆溫層,就像是一道隔離帶。在平流層和熱層這些區域,溫度分布很奇特,底下冷上面熱。

在這種情況下,空氣密度在下層會更大,這樣水汽更容易凝結成水或冰晶。而當它們從氣體變成液體或固體後,它們就很難再上浮到更上面的區域了。

簡單來說,地球的設計真是太巧妙了,它能把所有的水都牢牢地鎖在自己身上,一滴都跑不掉。即使有少數水分子想「逃跑」,最遠也就跑到電離層,然後就再也沒有逃脫的機會了。因為在那個高度,水的形態會發生改變,再也無法離開地球了。

水分子既然不能憑借自己的力量浮走,那要是它們跑得特別快,透過擴散的方式,能不能突破限制呢?

【能逃走的不是水,而是構成水的一部份】

想要擺脫地球重力的束縛,非得快速不可,目前人類只有火箭技術能實作這個目標。不過,水分子在自然狀態下,僅憑其熱運動是別想逃脫的,它們可沒這個能耐。

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雖然水整體上是無法逃離地球的,但是水裏的氫原子或者氫離子在重力稍微減弱的情況下,還是有能力擺脫地球的束縛的。

比較之下,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因為分子量較大,所以被地球牢牢吸引,逃不出它的懷抱。就像是在磁力層這個區域,你基本上找不到空氣分子,只有氫和氦這兩種小個子的原子,才能順利穿越這一地帶。

氫原子輕盈得能夠穿越一切,最終抵達外太空。這讓人忍不住好奇,如果氫不斷逃逸並損失,那麽水豈不是也在持續減少?長此以往,地球上的水豈不是會漸漸枯竭?

【地球有「補水」機制】

科學家們算過一筆賬,地球每秒鐘都在失去3公斤的氫。想想看,這麽多年過去了,地球的水為啥一點沒少呢?

雖然氫會逃離地球,但太陽風和偶爾的隕石為地球補充了氫,所以這些空位很快就被新的氫填補了。簡而言之,地球並不會因為氫的逃離而失去太多,因為新的氫會迅速補上。

除了氫會逃逸外,氧氣還能與硫化氫、氨和甲烷等發生化學反應,這些反應能夠生成二氧化碳、水、硫酸和氮氣等產物。

這種轉化機制導致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不斷攀升,而那些經過氧化反應後生成的物質,居然也能變成水。

透過迴圈機制,二氧化碳、硫化氫、甲烷等構成了早期的大氣層。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現代的大氣層主要由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組成。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氣體經過長時間的迴圈和變化,形成了我們現在所呼吸的大氣。

隨著這個過程,碳基生命的生存機制得以逐漸建立,構成了一個完美的迴圈。那麽,這些無處不在的水最初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自己生成的】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討水的起源。有一種看法是,地球在誕生初期就已經內建水了。

就算一開始不是水的形態,可是因為構成水的元素——氧和氫在自然中特別常見,所以最後還是會變成水。

有科學家猜測,很久以前地球上的水其實是藏在地球內部的液體。然後,因為地殼板塊的運動和火山爆發,這些水慢慢地跑到了地面上,一點一點地匯集起來,最後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江河湖海。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能儲存很多水,特別是巖漿裏,水含量特別高。實驗顯示,在10000℃高溫和15千巴高壓下,巖漿能產生30%的水。這意味著地球內部的巖漿裏藏有大量水資源。

現在的地球上,所有的活火山,它們火山口那塊地方的巖漿,裏面都含有水分,多的能有6%,還有的能達到12%呢。

經過科學家們計算,地球上的巖漿規模非常大,他們推測在過去的幾十億年裏,超過一半的地表水都是由巖漿噴發形成的。換句話說,我們地球上的很多水,其實都是來自地球內部的巖漿。

地球內部不僅有巖漿,還有很多礦物質也含有結晶水。這些水有時會從巖石裏釋放出來,到達地表。但總的來說,這部份的水量並不是最多的。

地球的水不僅存在於地表,還有很多儲存在地幔裏。有澳洲和加拿大的科學家認為,地幔中的水才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

簡單說,就是那個地幔厚度有25公裏的地方,它藏的水量,可能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地表水量的三倍呢!

雖然現在科技還沒能深入地球內部探測,無法確切確定地球內部是否存在水,但這些都是基於推測的。不過,這也提醒我們,對於地球內部的了解還需要更多的科技進步和研究。

【外部來到地球的水】

除了地球內部生成水的理論外,還有種說法是地球上的水來自外部。其中,太陽被認為是地球上水的重要來源。

太陽風一旦形成,就能輕松抵達地球大氣層外。在這個過程裏,大量的氧核和氫核會進入地球的範圍,與電子結合後,就變成了氧原子和氫原子。

最後,這些分子經過化學反應變成了水,然後透過凝結變成雨滴,落到地面上。據估計,現在地球的外圍還能產生至少1.5噸的水,這些水會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

有些人覺得,按照這種方式形成的水量太小了,很難形成地球上現在這麽大片的海洋。於是,也有人認為,太空隕石撞擊地球時,可能會帶著一些水來到地表。

你知道嗎?碳質球粒隕石含水量超高!這種隕石占太陽系隕石的八成以上,它們早就降落在地球,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地表水的主要來源。所以說,我們地球上的水,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這些隕石哦!

【結語】

綜合來看,大部份科學家覺得地球上的水來自內部。雖然外部來源的機制可能很完美,但水的數量顯然不夠多。只有地球內部原本就有水,才能形成現在地表上那麽多的江河湖海。

由於重力的作用,地球上的水得以穩固存在。它不斷地在地表和天空之間迴圈,經過多種形式的轉化,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簡而言之,水在地球上透過迴圈和轉化,為生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持。

親們,看這裏!這是我們的參考資料哦,快收藏起來吧!不用謝,我們都愛分享!??(試圖用輕松、親切的語氣表達「這是參考資料,供您參考」的意思,同時加入了一些口語化和表情符號,使其更加生動、友好。)

【水會不會離開地球?】這是中國科學院在2015年6月19日探討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