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古代漢語中,人們用「日」這個字來代表太陽。 【說文解字】【釋名】等書中,有對「日」進行詳細的解釋。 這可以看出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認識了太陽,而且那時候的人們已經對太陽進行了豐富的想象。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太陽是古人們的描述主角之一,流傳最廣的關於太陽的傳說應該就是 後羿射日 了。相傳,在上古時期,一共有十個太陽在天上輪流升起落下。
突然有一天,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上,炙烤著大地,田裏的莊稼開始枯死,河水被快速蒸發,人們又饑又渴,很多人開始死亡。在這樣危急的關頭,一個名字叫做後羿的年輕人射下來了九個太陽。
當他正要準備搭弓射向第十個太陽的時候,人們阻止了他。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天上的太陽全部消失了,人間就會陷入永遠的黑暗,莊稼也沒辦法生長,到時候人類還是會走向死亡。於是,後羿就把最後的一個太陽留了下來。
後羿射日
人類對太陽的構想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清晰地認識到了太陽的重要性。 它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人們歌頌它、贊美它、崇拜它。
在科學沒有產生之前,人們把太陽當做最重要的神明之一。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以及民間故事中,代表太陽的神明有很多。
有「太陽之母」羲和、齊地傳說中的日主、楚地神話中的「東君」、道教故事中的太陽星君,還有金烏、三足烏等都代表了太陽。
在很多地區都有太陽神崇拜的習俗,後來,人們甚至把太陽當做繁衍後代、子孫昌盛的神明。 屈原在【九歌·東君】一章熱情歌頌了楚地的太陽神——東君,還塑造了東君高大而神聖的形象。
太陽神東君想象圖
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是阿波羅, 他是天神宙斯與哺育女神勒托的兒子。宙斯和勒托陷入愛河,後來勒托懷孕,天後赫拉心生嫉妒,想要殺害勒托及其腹中的孩子。
為了保護自己的骨肉,女神勒托逃離了奧林匹斯山,四處流亡。最後她在一個叫德羅斯的浮島上生下了太陽神阿波羅和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
每天早上,太陽神阿波羅都會佩戴著月桂樹葉,架著太陽戰車,在天上巡視大地,給人間帶來光明。
太陽神阿波羅雕像
在北歐神話中,太陽神是蘇爾和蘇爾的女兒蘇娜。 蘇爾作為第一代太陽神,一直被一只巨狼追趕,如果巨狼追上了蘇爾,並成功地吃掉了太陽,那也就代表著諸神末日的到來。
但是,當世界重生後,新的太陽神蘇娜會重新帶著太陽來到人間,大地也會重新煥發生機。此外,在古埃及、古羅馬中都有關於太陽神的神話傳說。
在瑪雅文明中,瑪雅人認為太陽神居住在遙遠的星球上,他來到地球上創造了人類及萬物。這些神話故事,都是人們對於太陽的想象,後來,隨著現代科學以及現代天文學的發展,人們對於太陽有了科學的認知。
太陽神蘇娜
太陽
太陽是銀河系當中的一顆平平無奇的恒星,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進行公轉 。但是,太陽又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太陽系太陽為中心。
除了八大行星、上百個衛星和上百萬個小行星外,它還包括了無數顆彗星,八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因為太陽對人類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人們一直在對太陽進行研究、觀測。
據科學家們探查, 太陽可以分成外部和內部兩個結構層次。 我們可以把太陽比作一顆湯圓,太陽的外部結構就是湯圓的表皮,太陽的內部就是湯圓的內陷。
太陽系模擬圖
太陽的外部結構,也叫做太陽大氣層 ,相當於太陽的表皮部份。從裏到外,太陽大氣層可以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這三個部份。
光球層是我們用肉眼就可以看見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太陽表面 ,幾乎所有的可見光都是從光球層上發射出來的。光球層上有個特殊的區域叫做太陽黑子,這部份的溫度較低。
但是,太陽黑子卻能影響地球,會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當太陽黑子大量出現時,指南針會出現劇烈抖動,信鴿會迷失方向,無線電通訊也會受到阻礙。
太陽表面模擬圖
光球層的上面是色球層,人的肉眼沒辦法觀察到這個部份,只能透過專業的色球望遠鏡來觀測。 色球層的上面是日冕,這是太陽的最外層,相對來說,它也需要用專業的儀器才能觀測到。
從裏到外,太陽的內部結構又可以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對流層。核反應區位於太陽最核心的部份,這個區域的有高溫度、高氣壓的特點。
而且這個區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熱核聚變反應,使得太陽能夠持續向太陽系釋放能量,這也是太陽「燃燒」的源頭。太陽的輻射區包含著大量不同的電子流和電磁輻射。
太陽表面模擬圖
對流層位於太陽輻射區的外層,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區域。 據天文學家的推算,太陽的體積和質素都很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體積加在一起才相當於一個太陽的體積。
三十三萬個地球質素之和等於一個太陽的質素。而且,太陽還是太陽系中當之無愧的質素擔當,占據了太陽系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質素比例。
從化學角度來看,太陽中包含了就是多種化學元素,氫元素含量大約占太陽質素的71%,這是太陽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此外,太陽質素中還包含了27%的氦元素以及2%的鈉、鈣、鋁、鉀等其他元素。
太陽對流層
太陽一直在燃燒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兩種元素組成,它能夠發出光和熱,還能源源不斷地釋放能量,太陽主要透過電磁波向外釋放能量。我們把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叫做太陽輻射。
x射線、y射線、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等都是太陽輻射的一種類別。其中,可見光是太陽輻射的主要方式。據科學家們計算,太陽每分鐘向地球發射的太陽輻射相當於同時燃燒四億噸煤炭所產生的熱量。
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是太陽能夠釋放巨大能量的真正動力來源。核聚變反應需要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才能發生,太陽內部的核反應區恰好滿足了這一條件。
太陽一直在燃燒
發生核聚變反應的時候,會把一種原子核轉換成另外一種原子核,這個轉換的過程伴隨著能量的釋放。科學家們根據原子核物理學和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E=mc²推算。
在核聚變反應的作用下,太陽內部每秒鐘都有六億噸的氫轉化為氦,會把四個氫原子轉化成一個氦原子,並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核聚變反應中,太陽每秒鐘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九百億噸TNT炸藥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太陽燃燒動圖
為什麽太陽還沒燒完?
到目前為止, 太陽大約已經燃燒了46億年了,而它每秒鐘消耗的物質總量能夠達到420萬噸。那麽為何到現在太陽都沒有因為能量的釋放而被「燒完」呢?
第一,太陽的質素很大。太陽的質素大概是2×10³⁰千克,是地球質素的三十三萬倍。據專家推算,在太陽進行核聚變反應時,平均每秒鐘會損失掉0.7%×3.7×1038千克的質素。
所以, 即使經過了46億年,太陽因為核聚變反應而損失掉的質素也是很微小的,只相當於消耗掉了一百多個地球的質素,而太陽還剩下三十三萬個地球可供繼續消耗。
這樣對比下來,核聚變反應消耗掉的質素只是九牛一毛,根本不會對太陽產生「威脅」。
太陽一直在不斷燃燒
第二,太陽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與自身的萬有重力形成了動態平衡。太陽的核聚變反應發生在太陽內部的核反應區,這是太陽最核心的區域位於太陽的中間位置,它釋放出來的能量只能向外發射。
根據牛頓的萬有重力定律,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是會相互吸引的,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和太陽的重力也會相互吸引,但是太陽的質素很大,能量的質素又很小。
所以這個吸引的方向剛好是從外到內的。 這就使得太陽雖然會產生核聚變反應卻不會像氫彈、原子彈那樣劇烈爆炸,而是與太陽的重力達到一個動態平衡。
太陽燃燒模擬圖
當然,太陽並不是一個永動機, 太陽的質素再大也有耗盡的那一天 ,它並不會一直發光發熱。據科學家們預測, 太陽還有五十億年的生命 。
在五十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會被燃燒殆盡,太陽也會進入老年階段,變成一顆體積巨大、不斷向外膨脹的紅巨星。在變成紅巨星之後,太陽還會逐步變成超大星、白矮星、黑矮星,直到最後消失。
人類對太陽的套用
太陽會向地球源源不斷地釋放能量,這些能量給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好處,漸漸地,人類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陽所產生的能量。
太陽燃燒釋放大量能量
太陽能是一種新型的可再生能源,雖然這一概念出現得很晚,但是人們對它的使用卻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能夠透過聚焦太陽光的方式來生火。
同時還會利用太陽光照來蒸發農作物中的水分,使食物能夠長期保存。到了現在,人們對於太陽能的使用也更加廣泛,首先體現在太陽能電池上。
1954年,太陽能電池被研發出來,這種電池就已經能夠在一定比例下,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下來。後來,太陽能電池不斷升級革新、轉化效率也不斷提高,電池的體積也向小、輕方向發展。
太陽能電池
在日常生活中,太陽能也被廣泛使用。現在正在蓬勃發展中的太陽能汽車,它的動力來源就是太陽能。與傳統的汽車相比,太陽能汽車更加節能環保。
它不會排放有害氣體,也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因此,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大力提倡太陽能汽車。除了這些之外,人們還研究出了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站等等。
結語
當陽光沖破黑暗灑向大地的時候,人們就會看見光明和希望。因為有太陽的存在,人們能夠看見繽紛的世界。因為有太陽的存在,植物才能生根發芽。
從人類誕生以來,太陽就一直陪伴著,默默地奉獻,並且指引著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