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驚訝的知識, 蝙蝠體內攜帶的病毒種類超過100種 ,多樣性極高,例如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狂犬病毒等,蝙蝠是自然界名副其實的「病毒庫」。
蝙蝠有什麽危險?
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爆發尼帕病毒,科學家追本溯源後發現,致命病原體來源於當地蝙蝠。
就算人類沒有吃蝙蝠,也有可能感染,例如以下這個案例。
2008年,美國一位44歲的婦女在旅遊兩周後返程,剛回到家就出現了頭痛、寒顫、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接著意識開始模糊。
幸運的是,該名女子經過搶救,及時撿回一條命,不幸的是,同行的另一位荷蘭遊客患病死亡。
根據分析,二人感染的是對人類有致命危險病原體之一的馬爾堡病,至於為什麽會感染,問題還是出現在蝙蝠身上。
雖然二人沒吃蝙蝠,但卻闖入蝙蝠洞穴中,在觸摸巖壁時,沾染到了蝙蝠糞便,不巧感染了病毒。
從以上兩個案例不難看出,蝙蝠體內大量病毒,除了血液傳播外,還能透過唾液、糞便傳播,而其體內病毒的危害性也極其的離譜。
例如埃博拉病毒,2014年~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大爆發,感染人數超過28600人,死亡人數超過11325人,受區域醫療水平影響,整體致死率高達38%~88%,。
例如狂犬病毒,每年死亡人數超過55000人,發病致死率無限接近100%,歷史上僅有7人存活,雖然撿回一條命,但卻伴隨著嚴重後遺癥。
為什麽蝙蝠體內有這麽多病毒?
諸如此類具備高危害性、高傳播性的病毒,在蝙蝠體內還有很多,我們不禁好奇,這到底是為什麽?
全球蝙蝠共有21科約230屬約1400種,雖然大多數蝙蝠壽命僅有3~5年,但部份蝙蝠壽命卻長達30年以上。
蝙蝠不僅會飛,還存在不同種混居情況,導致一個蝙蝠洞穴中,往往存在好幾種蝙蝠。
壽命長、飛行跨越距離、不同種混居等因素,使得蝙蝠更容易感染和擴散病毒,久而久之,蝙蝠體內的病毒種類越來越多。
為什麽蝙蝠體內這麽多病毒,卻沒有死亡?
1.蝙蝠體溫較高
人體溫度在36.5℃~37.5℃之間,蝙蝠飛行時體溫高達40℃以上。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飛行的哺乳動物,在飛行過程中頻繁揮動翅膀肌肉,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體溫升高後能更加有效支持肌肉運動和進一步刺激酶的活性。
高溫能破壞或者破壞病毒內部結構 ,即便在漫長的歲月中,病毒前進演化出了抗高溫功能,但較高的體溫仍然能有效遏制病毒的繁衍,並且由於蝙蝠體記憶體在大量熱休克蛋白,能有效保護細胞免受高溫傷害,所以蝙蝠體溫即便超過40℃,它們也沒什麽影響。
2.蝙蝠存在很強的抑制炎癥功能
哺乳動物體內發現外來病毒後,免疫系統會迅速「派兵」前去剿滅,雙方交戰後會產生炎癥反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發炎」。
炎癥加重後,病情也會跟著加重,不僅是人類,其他哺乳動物都會因為傷口發炎死亡。
為啥會發炎?
細胞質DNA發現遊離DNA後,會啟用炎性小體,這玩意啟用後就會產生炎癥反應。
蝙蝠體內超過4100種病毒,如果一遇到病毒就迅速發生炎癥反應,那麽蝙蝠24小時都在發炎,根本活不到3~5年。
為了解開秘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對中華菊頭蝠、大衛鼠耳蝠和中央狐蝠進行深度研究,發現蝙蝠的炎癥反應不是沒有,而是很輕微,程度不影響蝙蝠日常活動,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因為表達AIM2細胞質DNA感受器和IFI16炎癥小體的基因在PYHIN基因座中,而蝙蝠體內缺失了缺少PYHIN基因座。
簡而言之,蝙蝠體內真實在發生炎癥反應,但炎癥表現卻被抑制了,舉個例子, 張三和李四在玻璃房中吵架,外面能聽見大吵聲,當換成隔音玻璃後,張三和李四仍然在吵架,但外界的人卻聽不到爭吵聲。
炎癥是免疫系統和病毒「交戰」的表現,也就是說,蝙蝠體內的病毒一直在被免疫系統壓制,無法興風作浪。
3.蝙蝠和病毒協同前進演化
澳洲野兔泛濫成災,數量曾一度達到100億只,為了消滅野兔,澳洲用了多種手段,例如建造圍欄等,其中一個辦法是投放病毒。
1950年,澳洲將粘液瘤病毒投放到兔子族群中,起初效果很明顯,整體數量甚至降低到了1億只。
但沒過幾代,兔子體內很快產生了粘液瘤病毒抗體,數量再次恢復到了3億只。
1996年、2012年,澳洲分別對野兔分別投放了杯狀病毒和K5病毒,還是一樣的劇情,剛開始有效果,隨著幾代的繁衍,新生兔子體內逐漸產生了對應病毒抗體。
蝙蝠也是如此,病毒殺死蝙蝠,蝙蝠消滅病毒,二者爭鬥了漫長歲月,結果蝙蝠前進演化出了病毒抗性,而病毒也前進演化的越來越難以被消滅,這是病毒與宿主在長期協同前進演化的產物,最終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以上就是「為什麽蝙蝠體內有超過4100種病毒,卻沒有死亡」的答案,可一旦這些病毒離開蝙蝠體內,它們就會對感染者發動猛烈攻擊,所以沒事別手癢去招惹蝙蝠,它們居住在洞穴中,已經盡量遠離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