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能源綠色化清潔化底色進一步凸顯(銳財經·年中經濟觀察⑥)

2024-07-26財經
本報記者 廖睿靈
近年來,貴州省黔西南州積極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進風能、光伏、儲能等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註入強勁動能。目前,南方電網貴州興義供電局供電區域黔西南州八縣市實作縣域220千伏輸變電全覆蓋,新能源消納能力大幅提升。圖為黔西南州興義市清水河火光儲一體化專案示範點。 盧關文攝
近日,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持續,浙江省嘉善縣全社會用電量持續攀升。在迎峰度夏電力保供一線,國網嘉善縣供電公司運維人員利用智能機器人和紅外線測溫儀,透過「智能巡檢+人工巡視」方式,對嘉善110千伏牛橋變電所開展器材安全巡視,全力做好電力保供工作。 徐柳薇攝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能源生產總體平穩,原煤生產基本穩定,油氣生產穩定增長,電力生產保障有力。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胡漢舟說,在消費側,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顯著提升,能源綠色化清潔化底色進一步凸顯。
供應保障能力提升
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2.7億噸,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均保持同比增長,清潔電力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能源生產保持總體平穩勢頭。「隨著煤炭先進產能有序釋放,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原煤生產降幅收窄,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天然氣生產創歷史新高,電力生產同比加快,能源生產總體平穩。」胡漢舟說。
分類別看,上半年,原煤生產基本穩定。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2.7億噸,同比下降1.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4個百分點。煤炭生產布局持續最佳化,八成以上原煤由山西、內蒙古、陜西和新疆供應。
油氣生產穩定增長。上半年,油氣穩產增產形勢良好,供應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1.07億噸,同比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天然氣產量1236億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6%。
電力生產保障有力。上半年,電力安全保供平穩有序,清潔電力保持快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4.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較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火電增長1.7%,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分別增長21.4%、6.9%和27.1%。
能源消費總量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4.7%左右。胡漢舟介紹,國家支持非化石能源發展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新能源消費快速增長,用能結構持續改善,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再看作為經濟執行「晴雨表」的用電量。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釋出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4.6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增速領先。
「上半年,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9%,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6.5%。分大類看,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增長13.1%,增速高於同期制造業平均增長水平6.2個百分點,制造業延續轉型升級趨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劉永東介紹,上半年,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中的9個子行業用電量增速均超過5%。同時,消費品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6%,四大高載能行業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增長4%。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副主任蔣德斌分析,伴隨系列宏觀政策落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經濟內生動能繼續修復,部份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將繼續拉動用電量增長。此外,5G技術、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及套用快速發展,促進這些領域用電量升高,也將帶動全社會用電量進一步增長。
能源結構持續向「綠」
從能源供應側看,今年上半年,國內發電裝機規模繼續增長,結構持續向「綠」。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30.7億千瓦,同比增長14.1%。其中,全國並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達到11.8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38.4%,比上年同期提高6.5個百分點。
清潔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帶動清潔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劉永東介紹,上半年,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加2935億千瓦時,占同期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量的84.2%。在各類發電器材中,水力發電器材利用小時數同比顯著提升。
「上半年,來水恢復,推動水電大幅增長。」胡漢舟說,同時,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持續增加,發電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目前,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電力占比達32.2%,較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
新能源發展穩步提速,消納能力也要及時跟上。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專案建設,督促電網企業最佳化接網流程,今年著力推動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青海紅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33項重點專案建成投產,加快推進陜北—安徽特高壓直流工程等37項重點專案開工建設,為新能源消納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將加強配電網建設、改造,打造堅強靈活網架,提升智能化水平,完善排程執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