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向「新」而行,激發高質素發展澎湃動能

2024-06-06財經
圖為G60科創雲廊的壯觀景象。陳海汶團隊/攝
李諄諄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邱愛荃
產業因「新」而活,城市向「新」而進,新質生產力成勢處,高質素發展動力十足。
「十三五」以來,上海市松江區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始終錨定「三先走廊」戰略目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催生產業高質素發展新動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6.79%,排名位居上海市前列;獲上海市級以上各類科技獎勵139項;全球最先進的450毫米集成電路用晶體生長系統、ALD光伏工作母機、國際首例生物律動紊亂體細胞複制猴模型、同聯制藥1類抗生素新藥可利黴素等眾多原創性重大成果持續湧現……
星光不問趕路人,歷史屬於奮鬥者。8年來,在改革發展的歷史洪流中,松江區從未停下唯實唯幹、拼搏奮進的腳步。在這裏,國際一流科創生態涵養硬核技術創新沃土,各類創新要素紛至沓來、聚攏而至,眾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轉化落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成鏈、集群發展;在這裏,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重大研發平台加速搭建、產學研融合不斷走深走實、科創企業風生水起,其間所激發的澎湃動能,既映照出觀大勢、謀大局的戰略判斷,又生動詮釋了「全域」與「一域」的空間辯證,不斷為這座城市綻放著新的生機,創造著新的機遇。
涵養國際一流創新生態,加快搭建重大研發平台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加強。如何在大局中找準定位,在共性中尋找個性?松江區堅持涵養國際一流科創生態,加快搭建重大研發平台。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導向下,松江區攜手兄弟城市共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卓越科創生態,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套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近年來,G60腦智科創基地、低碳技術創新功能型平台等重大研發平台在此集聚就是一大縮影。它們既面向基礎研究領域開展前沿技術攻關,也「揭榜」企業研發需求,在推進「產業界出題、科技界答題」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成立於松江區的上海低碳技術創新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市首批15個創新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之一。在這裏,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孫予罕領銜,24位元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大型能源集團的成員組成的專家庫,正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致力於碳的高效化和迴圈化利用,以及儲能氫能技術開發和服務。
作為一家新型研發機構,上海低碳技術創新功能型平台除了開展引領性的科技攻關,也讓技術從「高閣」走向市場,其中氫甲酰化、鋅空儲能、無機材料3項技術已進入市場化運用,並先後孵化睿碳能源、高潞空氣、嵐澤能源3家億元科技企業。同時,該平台還吸引上海陜煤高新技術研究院投資20億元在松江區建立研發中心,促進松江區相關產業鏈的完善。研究中心致力於精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裝備及生命健康等高新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目前已立項80余項基礎研究類專案,並建立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領域研發平台,布局新能源、先進材料等領域研發平台。
「自2016年推進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以來,松江區加強了重大研發平台的引進培育工作。」松江區科委主任肖揚介紹,包括企業技術中心、高校實驗室在內,松江區共引進培育科研機構492家,有像上海低碳技術創新功能型平台這樣的公共性研究平台,還有G60腦智科創基地、上海分析技術產業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辰山園區等。
值得一提的是,松江區引進承接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專案和腦圖譜大科學計劃的G60腦智科創基地,聚焦國家戰略不斷推進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高端科研資源的集聚、整合和最佳化,目前已取得多項腦科學重大基礎研究成果——構建全球首例生物律動紊亂體細胞複制猴和高比例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猴模型,釋出全球首個獼猴大腦皮層單細胞空間分布圖譜,並組織開展「全腦介觀圖譜國際大科學計劃」等。
同時,上海分析技術產業研究院則致力於引入分析技術產業尖端專案、研發團隊及龍頭企業,目前已集聚近80家分析技術領域大中小企業,形成了包括國際跨國企業、上市公司、國有支柱企業在內的近10家領軍企業的分析技術產業集群,年產值超30億元。
此外,全球第一學術管理內容平台Wiley在松江區成立偉力吉六零科技發展中心,成功引入國內領先的X射線分析儀器和高比能低成本鋅空氣電池兩個優質專案;還有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辰山園區、航空測控技術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機構;同時,推動騰訊科恩實驗室、優圖實驗室等全球頂尖數碼研究室雲集松江區。
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賦能地方經濟高質素發展
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本質是科技創新資源與產業創新資源有效銜接和最佳化組合,它一頭啟用科研院所的實驗室成果,另一頭為企業技術創新助上一臂之力。作為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松江區累計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數量達97家,引進院士專家426名,總數排名上海市前列,為松江區科技企業發展提供了高端智力資源。
主營電站器材的昱章電氣是松江區擁有「院士工作站」的企業之一。憑借在核電關鍵儀控系統領域的技術優勢,昱章電氣先後參與國家、省部級重大相關課題13項,研制的核電關鍵電氣儀控器材填補了國內空白。
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吸納高端智力和人才資源,在前期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團隊保持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上,昱章電氣與葉奇蓁團隊的產學研合作進一步「繫結」,建立葉奇蓁院士工作站,並接標了昱章電氣的核心研發專案——爐心核測及核安全級就地盤箱櫃技術開發。「爐心中子註量率測量系統是關乎核電站安全可靠啟動和執行的關鍵系統,以往全部靠國外進口。」公司董事長許穎介紹,專案為期3年,完成後將突破行業技術瓶頸難題,為企業發展拓展新領域、新方向。
讓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隊」加盟地方經濟的發展,8所核心高校組成的松江大學城是松江區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重要稟賦。近年來,松江區以大學城為創新動力源,加快推進「松江大學城雙創集聚區」建設。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繼東華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松江分園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松江園區分別落戶松江大學城後,依托中國科學院、中電科等科技力量和中國科大海內外校友資源,集聚區內又成立了上海松江長三角產業技術研究院。據了解,研究院自成立以來,有效發揮了其在科研領域前瞻性的研判優勢,積極與產業頭部企業、上市公司開展技術合作。截至目前,技術服務合約約3000萬元,聚焦前沿技術,探索實作松江區與長三角九城市高校產學研轉化之間的「合縱連橫」。
「近年來,松江區積極致力於高校、研究院與企業科研要素對接,鼓勵高校與企業合作共建研發基地、研發平台。目前,大學城內已集聚科研平台130多家。」肖揚介紹,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家——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市級重點實驗室2家——東華大學上海市輕質結構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市腦機協同資訊行為重點實驗室;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
強化創新主體地位,催生科創企業風生水起
企業是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主體,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科技領軍企業創新主導地位,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是全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的世界科技強國的核心基礎。近年來,隨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的落地,松江區持續最佳化支持企業創新的制度安排,使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凸顯。截至目前,松江區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650家,總量位居上海市前列。
如涓流匯成巨濤,如星火點燃原野,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活力的充分激發,轉化為產業高質素發展的強大動能。2005年,一段與跨國供應商之間的插曲,讓當時代理進口無線通訊儀器儀表的創遠信科,選擇轉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那一年,做貿易順風順水的創遠信科受牽頭推進中國3G標準的大唐電信委托,計劃請一家老牌跨國公司開發測試儀表,但因種種原因遭到拒絕。痛定思痛,其創始人馮躍軍決心帶領創遠信科走上自主創新之路,成為一家科技型企業。兩年間,企業首款無線掃頻儀研發成功,後成為中國自主3G標準網絡建設不可或缺的工具。2019年開始,創遠信科又持續在3G、4G、5G時代實作相關技術科技「突圍」。目前,創遠信科已成為國產無線通訊和微波測試儀器儀表細分行業市場龍頭企業,承擔國家「新一代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網」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開發任務,並參與國家5G/6G測試規範及標準制定。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發揮,還需要良好的政策環境。近年來,松江區不斷完善支持「硬科技」的制度安排,先後開展高新技術企業3年倍增行動計劃、「專利清零」行動和「小升高」工程,建立起「科技創業團隊—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全周期創新主體梯度培育鏈,在上海市範圍內首家釋出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區級專項政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松江模式」被上海市科委作為可復制的經驗在全市範圍內推廣,以全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從初創、發展、初具規模到目前高端功能助劑行業的重點企業,朗億功能材料十余年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政策的支持。2010年,其創始人唐曉峰從復旦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畢業後,憑借其研發的高分子材料抗水解劑,一舉獲得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基金會松江分基金會30萬元的創業基金。創業起步後,朗億沒有停止創新的腳步。松江區科委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高新成果轉化等政策也持續為朗億的創新發展護航。
此外,針對科技產業領域成長過程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松江區加速創投資本與科創策源的深度對接,制定上海市首個區級知識產權金融工作的指導性檔,依托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聯合九城市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推出G60科創貸、園區貸、質素貸、標準貸、人才貸等創新科技信貸產品。其中,2023年,松江區科委科技信貸服務科技企業超過1000家,科技信貸總額超過10億元,在上海市排名第二位,並透過「智投科創」系列活動為初創型科技企業搭建直接融資平台,廣邀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深化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