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農業新質生產力大家談|周光宏:細胞培養肉技術有光明的前景

2024-03-18三農

【編者按】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當下熱議話題。在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如何催生、怎樣發展?3月15日,由省鄉村振興研究會、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主辦的「發展新質生產力與農業現代化走在前」專家研討會在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圍繞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生物育種、智能裝備、智慧農業、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熱烈探討。

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以高新技術套用為主要特征、以新產業新業態為主要支撐、正在創造新的社會生產時代的生產力。「在食品肉領域,細胞培養肉技術正成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南京農業大學原校長、教授周光宏表示,在未來,「不需要養豬就可以吃到豬肉」,細胞培養肉技術有光明的前景。

什麽是細胞培養肉?它是如何生成的?周光宏介紹,細胞肉是不需要養殖動物就可以吃到的肉,是真正的肉類,它從動物身上提取細胞組織,分離出具有成肌、成脂、生產膠原蛋白的種子細胞,經馴化培養後,在生物反應器中進行擴大培養,實作大規模增殖,再利用分化模具、生物反應器或3D打印的方法大規模生產肌肉、脂肪、膠原蛋白等肉中最重要的組成部份,最後利用食品化加工技術制作成培養肉產品。簡而言之,這類培養肉從動物體內提取幹細胞,然後在生物反應器中馴化放大培養,即用動物細胞「種」出肉。

「粗略計算,如果細胞培養肉進入量產階段,可減少7%—45%的能源消耗,降低78%—96%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99%的土地使用,減少82%—96%的用水量,實作更加高效環保地生產肉類,這能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周光宏介紹,從2009年中國開始進行第一個以幹細胞肉為目的的幹細胞篩選開始,到2023年實作細胞培養豬脂肪500升生物反應器的中試量產,細胞培養肉產業化路徑基本打通,中國將成為細胞培養肉最大的潛在市場。

周光宏表示,雖然細胞培養肉正處於發展初期,面臨生物反應器、規模化工廠與細胞培養基等技術問題,暫未商業化,但是農業農村部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的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的發展措施,給予研發細胞培養肉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未來,使用細胞農業技術培育目標農產品,能大大降低碳排放,減少能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的使用,有助於中國2030年前實作碳達峰、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標。以其未來最具潛力的細胞培養肉為例,根據Statista預測,2026年中國細胞培養肉市場規模將達到147.56億美元。」周光宏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姚政宇 王建朋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