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榴槤自由」背後,大食物觀如何影響市場?

2024-05-28三農

中新經緯5月28日電 (閆淑鑫)隨著榴槤大量上市,近日「榴槤一斤跌破10元」等話題頻頻沖上熱搜。據悉,今年6月份,海南等地的國產榴槤也將大量成熟,屆時榴槤價格或將繼續下探。

數據顯示,目前,海南榴槤的種植面積已經接近4萬畝,今年的產量將同比提升2-3倍,有望達到200噸左右。

國產榴槤的培育和種植,正是中國踐行大食物觀的一個縮影。

食物供給多樣化,主糧消費減少

大食物觀的提出由來已久。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到「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向中新經緯表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對於肉蛋奶、水果蔬菜的需求越來越高,從原來以谷物類消費為主,逐漸向蛋白類、蔬果類消費轉變,食物來源越來越多樣化。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也提到,大食物觀強調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居民膳食消費結構的多元化,「主糧的比重會減少,肉蛋奶等其他多元化食物的占比增長較快。」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由148.7千克降至136.8千克,人均蔬菜及食用菌消費量由97.5千克增至108.2千克,人均肉類消費量由25.6千克增至34.6千克,人均蛋類消費量、奶類消費量由8.2千克、11.7千克增至13.5千克、12.4千克,人均幹鮮瓜果類消費量由40.7千克增至54.7千克。

以榴槤為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新鮮榴槤進口量首超車厘子,成為中國的「進口水果之王」。2020年,新鮮榴槤的進口額與2017年相比翻了兩番,達到23億美元。2023年,中國進口的新鮮榴槤超過142.59萬噸,價值約67.16億美元,與2022年進口榴槤數量相比,增長了72.87%。

居民膳食消費結構的調整,也影響相關產品進口結構的調整。

「近幾年,從進口量來看,中國食物進口的大頭是大豆、谷類和食用油,其次是肉類、水果、食糖等;但從進口金額來看,近年來油籽油料、肉類及制品、水海產、水果及制品的進口金額增長非常快,前兩類產品的進口金額已經超過谷物。根本原因在於國內對動物性食物以及優質水果消費需求的增加。」中國農業大學農產品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文進向中新經緯表示。

龍文進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未來中國居民對油料作物、肉類水產以及優質水果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這意味著短期內這些食物的進口量不會出現明顯下降,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提高。

「預計未來中國禽蛋、豬肉、禽肉需求總量會率先達峰,牛肉、羊肉、奶類和水產品達峰時間點相對會更晚。當這些食物消費需求達峰後,那麽食物進口的結構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此外,由於居民的食物需求會更加多元化、營養化、個人化,未來中國對更具營養健康,以及一些功能性的個人化食物的進口量有可能會增加。」龍文進稱。

如何影響全球糧食市場?

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中國進口糧食1.6億噸,同比增長11.7%。

中國踐行大食物觀,會對全球糧食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董事樊勝根對中新經緯表示,大食物觀要求合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滿足中國居民日益多元化、營養化、健康化的食物需求。中國踐行大食物觀離不開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也必然會對全球糧食進出口格局產生影響。

「一方面,踐行大食物觀會提高中國本身食物供給能力,從而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進而影響主要出口國如巴西、美國、阿根廷等國的農業生產結構;另一方面,大食物觀作為一種保障食物安全的新理念,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經驗和借鑒,進而提高全球食物供應系統的韌性,提高全球食物供應鏈的穩定性。」樊勝根稱。

白明也提到,踐行大食物觀將使得中國在國際糧食進出口市場上更加多元、更加主動,進一步提升中國食物供應鏈的韌性和抗沖擊能力。

由於部份食物供應問題,加上國內外食物在品種和品質上的差異,目前,中國還大量進口各類食物以滿足國內需求。在解決食物結構性短缺這一問題上,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田旭表示,中國需要按照大食物觀增加對非耕地類資源和非主糧類食物的投資和研發。

「特別是在保障生態和環境前提下,開發森林食物資源,提高草地食物生產率,擴大淡水及海洋水產供應能力,投資設施農業,鼓勵替代蛋白產業(微生物蛋白、植物類蛋白、昆蟲飼料、細胞培養肉、人造肉、植物油等)發展。」田旭稱。

中國踐行大食物觀還需要全球糧食市場的支持。

樊勝根介紹,由於中國的農業技術水平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技術方面的國際合作,學習借鑒農業已開發國家經驗,推動中國農業科技水平提升,解決關鍵環節,如種業的卡脖子問題等。「另一方面,中國要與國際社會一起,加強氣候變遷背景下的糧食減災、農業適應等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糧食貿易秩序的公平與透明,共同防範系統性風險,維護全球糧食市場穩定。」

鄭風田提到,國際上對糧食及其他食物既有高需求又有強購買力的國家,自然要數中國。「如果中國堅持自給,不從國際市場上購買,那麽國際糧食及其他食物的價格一定會暴跌。因此,從各方面考慮,中國從國際市場進口食物的這個大趨勢目前來看是不會變的。」

鄭風田向中新經緯介紹,中國在進口食物時,通常會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國際價格、地緣政治影響、貿易平衡等。「本身國際上很多糧食的價格是比我們國內便宜的,我們從國外買的話,相對更合算。此外,透過進口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國內食物價格進行調節。比如前兩年牛肉被大家稱為‘牛魔王’,價格很貴,今年隨著我們牛肉進口量增加,國內的牛肉價格有所下跌。」鄭風田稱。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累計進口牛肉77.13萬噸,同比增長21.7%。今年4月,全國集貿市場牛肉平均價格為每千克76.36元,比1月每千克80.41元下跌5%。

有進口,也有出口。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農產品出口額達到989.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9%。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勛在2023年農業農村經濟執行情況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已深度參與國際農產品市場。

「我們的農產品有進有出,農產品進口額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農產品大市場;農產品出口額居世界第五位,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優質農產品‘揚帆遠航’,進入國際市場。」陳邦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