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高校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實效應抓住三個關鍵點

2024-03-13三農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科技小院」試驗田檢視作物生長情況。新華社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2個中央一號檔日前釋出,提出「發揮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等作用,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實效」。這為普通高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助力鄉村人才振興進一步提供了理論指引和行動指南。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農民素質提升是人才振興的基礎,教育培訓則是提升農民素質的重要手段。高校擁有過硬的師資力量、科研實力、教育資源等條件,近年來在農民教育培訓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然而,高校的優勢在於以知識為導向的學歷教育,註重專業性、系統性;農民教育培訓以問題為導向,核心是提升能力、解決難題。高校習慣以學歷教育思維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因而普遍面臨針對性不夠、吸重力不強、長效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為此,高校要將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實效作為學校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責任和重要切入點,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工作統籌規劃,精準把握農民需求,開展多元形式培訓,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力爭在農民教育培訓中發揮更大作用。

堅持需求牽引,以務實有效謀劃農民教育培訓「設計關」。高校應精準把握農民生產需求,分級分類開展培訓。利用農業調研、農業安全生產指導、送科技下鄉等活動開展農民培訓需求調查,突出分級分類、靶向施策,有計劃高質素組織培訓。遵循農民特點,制定針對性強的培訓方案。根據地方產業發展需要和培訓規範,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成人學習特點和農業生產規律,按照「分段式、重實訓、強參與」原則制定培訓方案,提高培訓質效。加強「四庫」資源建設,提升培訓能力。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專門用於開展農民培訓的課程、師資、教材和實訓基地,基礎資源和基本能力不足。對此,應搭建緊扣生產實際、線上線下融合、小而精的課程庫;涵蓋生產能手、管理精英、經營能人、本地「土專家」及專家學者的師資庫;符合農民語言習慣、通俗易懂、生動鮮活的教材庫;農民用得上、看得懂、學得會的技術實訓基地庫。

堅持多元形式,以創新驅動攻克農民教育培訓「學習關」。高校應不斷創新培訓組織、教學形式,進一步提高培訓質素與吸重力。在培訓組織模式上,推動線下傳統培訓與線上網絡教學相結合。建設專題講座、線上課程、融媒體教材等數碼學習資源平台,讓農民能夠隨時隨地、方便自主地學習;建設農民培訓資訊化平台,組建網絡社群,打造線上學習、即時資訊科技咨詢、全程跟蹤管理的學習共同體。在培訓方式方法上,推動課堂講授與田間實訓相結合。建設田間學校,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讓農民親身體悟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操作水平與實際能力提升。在培訓時間安排上,推動日常培訓與農閑培訓相結合。開設周末培訓班與夜校課程,解決工學矛盾,提高培訓參與度和實效性。在訓後服務上,推動集中培訓與個性指導相結合。制定個人化學習和跟進式輔導計劃,確保學習內容落地生根,放大培訓成效。在培訓專案上,推動承擔國家任務與自主設立特色專案相結合。積極承擔國家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專案、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耕耘者」振興計劃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等培訓專案。同時,高校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戰略部署,集結優質師資力量和豐富科教資源,依托專家大院、科技小院、創新驛站、試驗示範基地及科技服務點,開發特色突出、務實管用的培訓專案,打造優質的培訓品牌。

堅持抓長管深,靠長效機制把好農民教育培訓「常態關」。高校需進一步加強與政府、企業、農民等不同主體間的協商與合作,構築農民教育培訓共同體,建立健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長效機制。探索建立服務農民終身學習機制,開發特色產業種養技術、農產品加工與電商物流、鄉村治理與社會發展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農民培訓課程體系。制定滿足農民多層次、多元化需求的培訓計劃,創設農村學習中心,實施學分積累與認證機制,使農民可以透過積累學分完成培訓計劃,獲得相應培訓證書,並轉換為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建立農民培訓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機制,加強與農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緊密聯系,把經營主體對人才素質的需求作為培訓目標,把區域農業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創新問題作為培訓內容,進而實作培訓教育與農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有效結合。建立農民學習激勵制度,設立農民學習補貼和獎學金制度,為完成培訓的農民提供就業機會或創業支持。建立培訓反饋機制,定期收集農民對培訓的評價和建議,根據反饋結果調整和改進培訓內容,使其更符合農民實際需求,提高培訓實效性。

(作者:王雄,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