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鮮花論斤賣,果蔬地裏摘,特色小吃一站齊,快來通州逛大集!

2024-02-01三農

一年中最隆重、最期盼的節日莫過於春節。過年的年味哪裏來?當然是「趕大集」了!

趕集是京郊傳統。通州區的集市各具特色,其中不乏具有百年歷史的老集。漕運古鎮張家灣,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至今保留著濃郁的鄉村風情和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張家灣大集更是遠近聞名。早在明代初期,位於通州東部的西集鎮就是聲名遠播的集市重鎮,也因集市起名為「西集」。這裏農歷逢三、逢八開集,遠近村民匯聚而來,集市上山貨、小吃、特產、服裝等一應俱全……

距離春節還有十天時間,記者帶您「解鎖」通州區各鄉鎮大集,在紅紅火火的年貨和擁擠人群中感受忙年的喜悅。

張家灣

老碼頭畔趕大集

「張灣千載運河頭,古壘臨漕勝跡稠」,通州一半以上的文物與運河有關,張家灣尤其如此。古鎮張家灣建於元代,因水得名,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自古繁華。附近的居民一直有趕集的傳統,發展至今,運河北岸的張家灣大集規模最大、名聲最響。

和不少京郊大集不同,張家灣大集設在距離居民區不遠的空地上,上百個攤位熱鬧聚集,很受居民歡迎。每逢農歷三、八趕集日,早上六點多,趕集的商販就陸續從四面八方雲集,收拾攤位、擺好商品,做好開市前的準備。記者上周趕在開集日去現場體驗,雖然天寒地凍,但這裏卻熱鬧非凡。趕大集、買年貨、過大年,大集氛圍喜慶樂呵,男女老少都喜歡到大集上采購年貨,迎接龍年新春到來。

「咯吱咯吱嘎嘣脆」,作為通州名吃,不少食客認為張家灣的饹餷饸最為正宗,據說當年慈禧太後老佛爺都點過「贊」。綠豆面、黑芝麻,越嚼越香,回味無窮。集市上賣的有炸好的饹餷饸,也有生面皮,如果您有時間,就可以買些半成品自己回家炸,剛出鍋的咯吱盒金黃酥脆,別有一番滋味。

「饹餷饸還是張家灣的正宗,我買了4大盒,這還不一定夠吃,每年過年誰上家來都愛吃。」一位老大爺騎著電動三輪車來置辦年貨,光饹餷饸就裝了一大袋子。「我們不是通州人,但全家人都喜歡這裏的美食,除了饹餷饸,還有大順齋的糖火燒,小時候最愛吃這口了。」幾位大媽從朝陽區坐車來趕集。她們告訴記者,退休後幾個姐妹經常相約趕集,張家灣不僅有大集,這裏還是運河古鎮,趕完集再逛逛張家灣博物館,看看大運河第一碼頭遺跡,到張家灣公園拍拍美景,每次來都收獲滿滿。

張家灣大集還有一樣特色食品吸引了不少愛好者,毛雞蛋。在集市出口,一位賣毛雞蛋的老大爺顯然是位老攤主了,貨品齊全,從「全毛」到「大半花、 小半花、 中花」一應俱全,來他攤位的幾乎都是熟客。

很少有人能從大集上空手而歸。紅彤彤的福字楹聯,香噴噴的炒貨幹果,鮮靈靈的瓜果蔬菜,琳瑯滿目的百貨物什……一場大集,讓年味兒更濃。

西集

農家果蔬受歡迎

「瓜子花生、糖炒栗子、堅果蜜餞,先嘗後買!」「純手工香油,瞧一瞧看一看!」「現宰的牛羊肉倍兒新鮮,品質杠杠的!」……1月23日農歷臘月十三,在人潮湧動的西集集市上逛一圈,瓜果糖貨、肉菜海鮮、饅頭糕點、鮮花盆栽、衣服鞋子、炒貨日雜和喜氣洋洋的對聯年畫,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叫賣聲、講價聲此起彼伏,人多貨豐,熱鬧喜慶,人人滿載而歸。

西集大集位於西集村中心位置,根據記載,早在明代初期,這裏就是聲名遠播的集市重鎮,也因集市起名為「西集」。被運河、潮白河兩河包圍的西集鎮,土質肥沃,適宜果蔬種植,所以大集上自產糧、自產果蔬多,成為特色。很多農戶都是當天一早去菜地拔菜,然後拿到大集售賣,真正是帶著露珠和泥土。

一大棵白菜兩塊錢、10塊錢兩大捆菠菜、沙窩蘿蔔20塊錢搓堆兒賣……自產蔬菜新鮮又便宜,不少顧客成捆往家買。西集草莓新鮮時令,農戶的自家草莓又大又鮮亮,大方地請人品嘗。咬一口滿口溢汁,唇齒留香。如果想吃更新鮮的,還能直接去農戶大棚采摘,價格每斤40至60元不等,不少顧客拖著小菜車直奔大棚摘草莓。

最值得一提的當屬西集大集另一特色——田螺。不少通州「酒友」應該很熟悉西集的田螺,還起了個可愛的名字:西集小鮑魚!為啥管田螺叫「小鮑魚」呢?當然是因為這兒的田螺個兒大、肥美啦。只可惜現在是冬季,集上田螺攤不多,要是其他季節,經常有人驅車幾十公裏從區內甚至市裏來西集購買。下酒絕配的炒田螺不管是五香的還是麻辣的,都會讓您吃一盤想兩盤。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傳承保護「西集大集」歷史文化特色,去年,西集鎮政府在老集市東200米處,平整出了一塊萬余平方米的空地,修建圍墻、公廁,還對攤位區進行詳細分類劃分。除了這處便民市場外,該鎮還在東、西、南、北增設四處便民服務點,進一步滿足鎮域內村民的生活購物需求,讓西集鎮村民的「菜籃子」環境更舒適。

漷縣

鮮花論斤賣

從西集鎮駕車向南行駛10多公裏,就到了漷縣大集。漷縣大集由三條鄉村小路連線,兩旁擺滿攤位。

一進大集,就是一片五顏六色的小小花海,攤位前圍滿了人。「這是什麽花?」「勿忘我,剛從雲南空運過來的,20塊錢一斤。」攤主介紹。攤位上的花束按顏色被吳霞擺得整整齊齊,這些花都是攤主從雲南直接進貨,剛擺上兩個多小時,一車花都快賣完了。正在選花一位市民說,自己是早上特意開車過來的,也是第一次聽說花可以按斤買,「花特新鮮,過年了,買兩斤擺在家裏喜慶。」

跟著買了「一斤」花,記者跟著人流繼續往前走。熙熙攘攘的人流,夾雜著慢慢悠悠行駛的三輪車,這種放松勁兒,是大集特有的慢節奏。走到集市的中段,「蜂蜜蛋糕,不好吃不要錢!」獨特的吆喝聲,混合著奶香味,讓攤位旁聚攏了不少人。「他家的蛋糕幹凈、味兒正,不比麪包房的差,價格卻便宜好多呢!」一位趕集的阿姨熱情地介紹起來,「你看這個帶餡兒的麪包,城裏蛋糕店得三四十塊錢,他這兒只要10塊錢,制作過程全透明,放心!」

賣蛋糕的隔壁是賣各種「下酒菜」的,特色腌菜、熏豆皮、黑黃豆腐絲……一位趕集的老人告訴記者,每次趕集都來買點豆皮,「當下酒菜特別棒!」攤主告訴記者,他和愛人一大早從三河趕來,售賣的是地道的三河豆腐絲,分黑豆黃豆,5至6元不等。春節將近,既可以做年夜飯的爽口小菜,又能配上臘肉、辣椒一炒,好吃又好看。

大集逛下來兩三個小時不嫌累。因為臨近春節,大集上還有不少賣春聯福字的,小孩子的氣球、風車、糖葫蘆也必不可少。大家幾乎都買的大包小包。

不過,一位攤主也提醒趕集人,漷縣大集每逢二、七開集,「但因為節前不少攤主要回老家過年,後面幾個集的規模估計不會這麽大了。年後正式開集則要在農歷十五過後了。」

永樂店

場地寬敞口碑好

鐵板燒、烤冷面、煎餅果子、雞蛋灌餅……位於通州東南部的永樂店大集,是通州口碑最好的農村大集之一,東西多、樣式全、地兒大路寬,不怕人擠人。最主要的是,您能在這個大集上一站嘗遍眾多小吃,看到越來越少見的民間手藝。

早上10點,集上早已被各種攤位和趕集人圍得嚴嚴實實。趕集人一般都先直奔蔬菜區。一位大姐買了滿滿一購物車的蔬菜和豬肉,她熱情地分享經驗:「趕集要趕早,8點多過來,東西全,沒啥人,清凈!10點以後人就開始多啦,三輪車都不好出去。」

在大集入口,從房山驅車到大集賣柿餅的辛大爺是這裏的老攤主。滿滿一車的柿餅,這陣仗只有在農村大集才能看到。15塊錢兩斤的柿餅,掛滿白霜,雖然個頭不大,但是果形飽滿,軟糯香甜,不少顧客成箱購買。

「我們小時候過年的零食少不了柿餅,現在歲數大了,經常會想起小時候的味道。每年辦年貨都會來買點。」一位趕集阿姨顯然已經是這裏的回頭客。「我淩晨4點從房山出發,一上午能賣1000多斤柿餅。老味道,大夥兒都愛吃。」辛大爺家住山裏,他和老兩口種了滿山的柿子,柿餅都是當年手工自制。遇見老主顧,他還會貼心提醒一句:柿餅糖分高,最好飯後吃,一天吃一個最合適。

大集上,龍年春節喜慶用品成了主角。幾家攤位懸掛著各種各樣的福字、燈籠、中國結、窗花、春聯,顧客們埋頭選購。「過年嘛,圖個喜慶,每年我家都要貼春聯福字、掛燈籠、這是老傳統,不能忘!」陳大姐帶著幾個孩子開心地選著新年飾品,一會兒回家就打算和孩子一起掛燈籠,紅紅火火過大年。

攤主忙的不亦樂乎,今年一些高端的鎏金春聯、窗花銷量不斷走高,造型獨特、樣式新穎的春聯更是受到追捧。「一家老小一起動手貼春聯是我家每年的家族活動。」剛剛選好兩幅春聯和燈籠的市民廖紅霞開心地說,「我家分工明確,我和老公負責大掃除,公婆貼春聯掛燈籠,孩子們負責貼窗花,一家人一起辭舊迎新。」

大集為什麽要「趕」?

大集在古代稱為「草市」「亥市」,現在北方叫「集」,南方和西南地區稱為「場」「街」「墟(圩)」等,是農村或小城市中定期買賣貨物的市場。根據康熙【益都縣誌】卷四【市集】的解釋,「集也者,聚也,聚東西南北之人於一方,以所有易所無,猶市也,故曰集市」。「集」含「人與物相聚會」之意。

「趕集」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一】。為什麽要「趕」呢?因為集的時間一般較短,多則不過一天,少則半個時辰,到集上進行交易的時機很要緊,所以前面加了個「趕」字。這也是大集區別於超市等市場的一個特點。

如果您準備去趕大集,一定要先打聽好開集的日期。特別要提醒您的是,一般過年期間大集不開市。如果想逛大集,盡量安排在節前前往。

內容來自副中心之聲微信公眾號

實習編輯 侯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