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麒麟媽媽。和你分享育兒、教育心得的雙胞胎媽媽。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說起家中老人幫忙帶娃的話題——
原本「年輕的小兩口上班掙錢養家,家中老人幫襯著帶娃」是很簡單、平常的家事。可朋友家的老人偏偏就抱怨:「很累」、「還讓我們帶娃,毫無孝順之心」、「憑什麽你就這麽沒本事」……
一通輸出下來,家裏搞得仿佛烏煙瘴氣。
或許,在不幸福的家庭中,永遠都流行著現在「有障礙的親子關系」中很時髦的那句話: 父母在等著孩子感恩,孩子在等著父母道歉。
因為父母在先,所以這也是一個「雞生蛋」的故事和邏輯,所以我更願意透過父母的種種言行,來說說為什麽孩子「不願意感恩」這個的話題。
言行一:有些父母,就喜歡在孩子面前「裝」
「我不指望你養老,更不指望你能孝順我。」有很多父母,在一開始就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但等到自己真的年邁或是需要幫助時,又恨不得掛在子女身上,甚至只要孩子有一丁點做得不好,就開始各種辱罵和道德綁架。
說這句話的人,實際上充滿了虛偽。
不指望的背面是「指望」。正是因為自己本心認為自己有恩於孩子,但又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於是要將「不指望」宣之於口。
一個真正為孩子著想的父母,往往做得很多,說得卻很少,對於自己「偉大」的標榜更是稀有——因為他們會覺得愛孩子是最自然的事,用不著到處叨叨。
就像平常裏, 一邊控制孩子,一邊又顯示自己的包容開明。
上一分鐘說:你吃魚,媽媽不喜歡吃魚,你都吃了嘛!
等孩子把魚都吃完了,下一分鐘又來一句:我不吃,那還不是為了省給你吃啊!
面對孩子的學習, 一邊怕孩子壓力太大「抑郁」,另一邊又拼命地想讓孩子成績好點,給自己「掙面子」。
一會兒是:「好好努力就行了,不要太在意結果,過程也同樣重要。」
一會兒又是:「你不好好讀書怎麽行?這麽一點分,就怕連高中都考不上,以後又能做什麽?」
一下說:「自己過好就行了,你也不用擔心我們。」
一下又說:「別人家的兒子姑娘,哪次回來不是大包小包,xxx家還給了好幾十萬到家裏翻修房子呢!」
可以說,這樣的父母自己沒什麽本事,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出人頭地」上,但又不甘於認清自己的「不行」——一邊沈浸於營造一個「偉大無私」的人設,另一邊又對於現實顯得極度的「勢利」。說起話來就是「顛三倒四」,和孩子交流起來也沒有一句坦誠。
孩子面對這樣的父母,往往感到「混亂」繼而「憤恨」:因為不知道父母到底想讓自己怎麽樣,仿佛自己怎麽做都是錯,整個人變得矛盾而不自信。
孩子有時甚至不是考慮自己怎麽變好,生活得更美,而是要去揣測父母們那些拐七繞八的想法,讓人感到非常擰巴而憋屈。
都說「君心不可測」,但這樣父母的心是「壓根測不出來」,讓人崩潰而無奈。
言行二:把父母有恩這事兒,到處宣揚形成「道德枷鎖」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現實而有趣的事實:
那些經常認為孩子不容易,默默為孩子付出過的父母,往往家庭是「母慈子孝」,整個家庭是和睦而快樂的。
但經常當著親戚、外人的面,說自家孩子不好,甚至說:「我這麽做都是為了ta,ta還不知道感恩,就是白眼狼。」的父母,往往就能「自證預言」,子女就是不親近她!
都說「愛,是一種回音壁」,你真切地去愛一個孩子,特別是和自己有血親關系的孩子,難道孩子就真的體察不到?
學習,是一種模仿的過程。
當父母用某種方式對待孩子時,孩子也會模仿你的方式去對待你和他人。這是一種很自然而簡單的反饋方式,而不是某種道德約束就能形成的行為習慣。
所以,當很多父母向外人宣揚「父母有恩」,「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只是在他人面前有了高大的人設,但孩子對此感到痛苦和難堪——誰也不是天生就想讓人沮喪的,更何況是自己的父母呢?
言行三:父母給予得越多,得到的卻可能越少
現在網上有這樣一個很流行的觀點:既要做媽媽,也要做自己。
是「做媽媽」這個事情不值得,所以還得要讓「做自己」這事兒來湊個數嗎?
實際上並不盡然。
一個孩子的出生、成長,的確會花費一個人、一個家庭很多精力、時間和金錢——如果完全將自己陷入其中,甚至為了這件事沒了自己,就不可能沒有絲毫的怨言,這就容易形成一種「回旋鏢」式的自我懷疑和報復。
這種不平衡的心態,會有意無意地帶進養育孩子的過程之中,就會覺得「我付出這麽多,我也應該收獲很多」。
這其中可能有「孩子對自己特別好」的期待,也有可能是認為孩子理應更有出息……
但人就是這麽怪:你對好事的期待不一定會發生,但對於人的某種「詛咒」,往往就靈驗得很。
所以,有時對孩子的付出、不斷地強調恩情,往往不是期待的回報,是一種算計,收獲的也只能是子女的不情不願。
所以,哪怕你付出得越多,特別是嘴裏老是念叨,就成了孩子身上的一種沈重枷鎖,所得到的收獲就可能越來越少。
父母和子女之間原本就是血親連線,成為了一家人。如果有一方在計算著收益與產出時,或許這份感情就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