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熱搜上「沒上過高中,我可以為女兒做什麽」,最好的父母在評論區

2024-02-07教育

01

最近有這樣一篇貼文讓上萬網友看哭了,是一位沒上過高中的媽媽,向網友求助如何幫助心情低落的高三女兒。

釋出貼文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她有個女兒正在讀高三,正是學習壓力最大的時候。

這位媽媽非常敏銳地察覺到女兒心情不好,她非常想要安慰女兒。

不過這位媽媽沒上過高中,她知道自己很難站在女兒的角度思考,害怕自己做不好,反而讓女兒抵觸。

於是她在網上發了這個影片,求助網友: 如何安慰心情不好的高三女兒,作為媽媽她能為女兒做些什麽?

看著17w+的評論區,第一次在網絡上感受到如此大的善意:

「她比你更恨考砸的自己,別罵她。」

「阿姨您好,請您可以堅定毫不猶豫的回答她‘好,我這就來接你’,不要問她發生了什麽,更不要提為什麽高考了還請假回家,如果可以,請您可以像兒時哄她睡覺一樣,坐在她的床邊,輕輕拍她背。和她說一句‘媽媽在,安心睡吧’就夠了。」

網友們詳細的心理分析和陪伴方案,不像是建議,更像是在描述自己的經歷和期待。

「抱抱她吧,就當是抱抱當時差一點點就跳樓的我。」

「她要是和你打電話哭了,我求你接她回家。」

他們都是在拯救曾經的自己啊!

幸運的是,這位發帖的媽媽是真心的尋求大家的建議,真心想要安慰女兒。

她認真看過年輕人的建議,非常在意女兒的感覺,禮貌且謙卑,這一刻她的學歷已經無關緊要了。

而讓眾多網友淚目的原因,無非是這樣願意了解孩子的媽媽並不多。

有的學生考試排名11,仍然被家長罵不上進。

即便得了重感冒,也被媽媽忽視,她只看結果,一點不顧孩子的身體健康。

「如果我媽媽當初像你一樣就好了。」

「這輩子算我不走運。」

評論區的惋惜和真誠建議,似乎完成了教育的閉環。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

父母是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深以為然,孩子不會長成父母期待的樣子,而是會長成父母的樣子。

那些深受父母打壓的人,他的父母未必不是曾經被打壓的那一代,而他的父母就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而新一代的年輕人,仿佛會成為最好的父母,他們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認知,他們經歷過的,他們受過的委屈,絕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受一遍。

02

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說: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打壓孩子並不能讓孩子增長教訓,鼓勵和體諒,反而能讓孩子擁有更積極的心態。

有這樣一位女生,她的爸爸就做到了這一點。

女生畢業後順利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透過不斷適應,漸漸習慣了上班。

沒想到才工作兩年,就被公司裁員了,內心十分難過,鼓足了勇氣才向家人說出了這個事實。

沒想到她的爸爸並沒有責怪她,而安慰她不要沮喪,這只是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耐心的教她離職後應該怎麽處理後續事宜。

這樣女生瞬間就不難過了,反而覺得離職也不是一件壞事, 家人的支持讓她有了一個積極的心態:「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合格的父母懂得先了解情況,再和孩子溝通,這位女生的爸爸明白大環境下很多人都失業,被裁員也不是女兒的問題。

他肯定並且相信自己的女兒,才讓女生有了繼續前進的勇氣。

而有些網友卻沒那麽幸運:

同樣是被裁員,卻被媽媽叫去做保潔,也不要閑著,因為年輕人也應該吃吃老一輩的苦。

網友自己被媽媽打壓過,看到女生的貼文後,自己卻想做個鼓勵式的父親。

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這屆年輕人無非是自己淋過雨,再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淋雨了。

03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

「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藏著一個內在小孩,小時候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他都在替你悄悄保留。」

那位發影片求助的媽媽的貼文下,就住著十幾萬這樣的內在小孩。

他們沒有責怪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理解也許父母的內心也有個充滿遺憾的小孩。

他們只是想再養自己一次,因為自己內心的小孩在哭泣,所以想要成為那個為孩子抹去淚水的父母。

希望所有在成長中有遺憾的人,長大以後都能重新再養一遍自己,成為新一代合格的「父母」。

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