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館藏哥窯器的釉面老化起皺現象(不可仿)

2024-02-09收藏

(圖一/西晉褐點越窯水水丞/自藏)

古瓷釉面老化起皺現象,玩過高古瓷的朋友大部份都有體驗,這在古玩行裏已是不爭的事實。

(圖二)

古瓷起皺的形成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一、年代夠久。一般宋元代以前的古瓷,釉面會出現起皺現象,年代愈久,越易出現。

(圖三)

二、釉料一元配方。如越窯青瓷,漢及魏晉時期青瓷、宋汝、鈞瓷、唐三彩、宋耀州青瓷,釉料配比單一,易出現起皺。

(圖四)

三、燒結溫度較低。第二條所列瓷類,燒結溫度一般較低,抗氧化能力弱,釉面分子結構易置換改變。

(圖五)

四、長久所處的環境。如古瓷土埋、水沁環境下,水土的酸堿度及所含礦物質都會影響釉面面變化,幹燥環境,則不易起皺。

(圖六/明紅釉瓷釉面起皺圖/年代較近,起皺不明顯。)

古瓷皺紋的各種形態表現:

收藏行裏老話雲:千年老窯顯蠅翅。意千年老窯瓷釉面起皺,像蒼蠅翅的紋理,螢光熠熠,常伴隨釉下氣泡的老化。

(圖七/自藏汝瓷盞托釉紋/手機拍圖)

這種紋理千姿百態,似蠅翅紋、蟬翼紋、水流紋、蛇皮紋、羽毛紋等等,如圖二、三、四、五電鏡采集於圖一的微觀圖。

(圖八/故宮博物院藏南宋米黃釉哥窯盤)

上圖右部反光處釉面起皺,放大細看,似泥漿上無數小條蟲遊扭,為曲皺紋;圖七汝瓷的皺紋則似綢緞的織紋,為短直皺。

(圖九/故宮博物院藏南宋米黃釉哥窯盤)

圖八是圖九反光側檢視,這種釉面皺紋,只有在一定光線下才能得見,並非所有的哥窯都有起皺現象,古瓷起皺,絕不可仿!

(圖十/自藏唐代鈞窯花斑四系罐/電鏡微觀圖漿皺)

釉面起皺,是古瓷釉面長期受沁氧化,致使老化、萎縮、脫玻而形成的一種包漿,手感柔潤軟滑,非玉似玉,妙不可言。

(圖十一/自藏汝瓷洗釉面漿皺/手機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