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科研「後浪」站C位丨星空的奧秘

2024-05-05科技

海報設計:聶毅

新華社長沙5月3日電(記者張格、謝奔、周勉)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歸還共享單車時,明明在停車區域內,卻被系統誤判;和好友共享即時位置時,定位圖示飄忽不定;等網約車時,發現人等不到車、車找不到人……

這些窘境,往往是由於定位精度不夠所致。

如何讓更精準的定位服務在更多場景得到套用?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研究領域,來自湖南省測繪科技研究所的「90後」副總工程師葉飛,正致力於北鬥時空基準與增強服務體系基礎理論及其高精度定位套用研究,讓北鬥能得到更廣泛利用。

4月29日,葉飛在單位研制模型演算法。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時間與空間,是宇宙萬物的基本內容。從擡頭望星、觀測天象到推算歷法,從司南到羅盤……亙古亙今,人類一直在探索獲取時間和位置的最佳方式。

「北鬥星,自古為中華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時辰。以‘北鬥’命名的中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回答的就是‘何時’與‘何地’這兩個問題,能為人類提供時空基準與定位服務。」葉飛說。

曾在鄉間漫漫星河中,尋找星辰的少年,如今已成為星空的守護者。十多年來,葉飛跟隨導師團隊參與了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全程參與了北鬥三號的監測評估,如今已獨立帶領團隊承擔相關課題研究。

4月29日,葉飛(右)與同事在戶外進行測試工作。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仰望星空到腳踏實地,技術應脫下‘高冷神秘’的外衣,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融入各行各業。」葉飛說,現有技術或依賴高成本的精密軌域,或對並行使用者數量有嚴格限制,這些方面嚴重制約「北鬥」的規模化套用。

「舉個例子,使用傳統技術提供精密定位服務時,需要終端發送概略位置給伺服器,伺服器再將修正後的精準定位發給終端。」葉飛說,這種雙向通訊對伺服器容量有著很高要求,使用的人越多、成本越高,越制約其規模化發展。

葉飛的研究目標是透過模型演算法研究與技術攻關和終端研制,推動高精度北鬥定位在更多領域實作規模化套用。

「‘北鬥之父’孫家棟院士對北鬥系統提出‘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期待,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我的工作是努力解析星空的奧秘,助力‘地上用好’。」葉飛說。

從智能駕駛到通用航空,從精準農業到智慧城市。在葉飛的暢想中,隨著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實作新突破,北鬥系統的套用前景潛力無限,將成為加快測繪地理資訊事業轉型升級、更好支撐高質素發展的一把利劍。

「在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的道路上,實驗結果和預期有落差是家常便飯。」葉飛說,「科研之路本沒有一帆風順,或許會像北鬥星排列那樣曲折蜿蜒,但作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不怕困難、敢於挑戰!」

來源:新華社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