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月球正以每年3.8.厘米遠離地球,未來某天會徹底離開地球嗎?

2024-07-26科學

自古以來,月球就是地球夜空中最忠實的伴侶。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逐漸發現,這位夜空中的伴侶正悄然遠離我們。嫦娥五號的成功返回,不僅帶回了珍貴的月球樣本,更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月球遠離地球的新契機。

在過去的25億年裏,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加。盡管這個變化微小,但透過精確的科學測量,我們得知月球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慢慢遠離。這一現象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月球是否會有一天徹底脫離地球的重力,成為一顆流浪星球?

要測量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科學家們采用了一種高精度的技術——激光測距。這一技術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隨後就被套用到了阿波羅登月任務中。在月球表面,太空人安放了後向反射器,這些反射器可以將地球上發射的激光束準確地反射回去。

透過測量激光從地球發射到月球,再從月球反射回地球所需的時間,科學家們可以計算出地月之間的精確距離。當然,這個過程聽起來簡單,實際操作卻極其復雜,需要考慮諸多幹擾因素,如大氣折射、地球和月球的相對位置變化等。

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參與了這一測量工作。美國、蘇聯、法國、意大利,以及中國都在月球激光測距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在2018年利用雲南天文台的1.2m望遠鏡激光測距系統,成功探測到了阿波羅15號後向反射器的激光脈沖訊號,顯示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強大實力。

精確的測量不僅讓我們知道了地月之間的當前距離,還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月球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這一發現是透過多年、多次的測量,經過復雜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展現了科學測量的精確與嚴謹。

月球之所以會逐漸遠離地球,背後的推手是潮汐作用。潮汐是由於天體之間的重力差而引起的,地球上的潮汐現象就是月球重力作用的結果。當月球繞地球執行時,它對地球表面的海水產生了重力作用,導致海水出現周期性的漲落。

地球自轉的速度遠快於月球的公轉,這就造成了當某片海域正對月球時,該海域的水位會因為月球的重力而升高,同時地球的自轉也會對這片海域產生一個向前的拉扯力。這個力量相當於地球在「拖著」月球向前轉,而在這個過程中,地球的一部份能量會被轉移給月球。

月球獲得的這部份能量使其公轉軌域慢慢變大,因此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也就逐漸增加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年僅增加3.8厘米,但經過億萬年的積累,這個變化就變得顯著了。

除了激光測距技術所揭示的月球遠離地球的數據之外,還有其他地質證據支持這一觀點。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古代化石,特別是8000萬年前的軟體動物貝殼化石,發現當時的地球自轉速度比現在更快,一天的時間更短。這說明月球在歷史上確實在逐漸遠離地球。

地質記錄同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根據前寒武紀時期的巖石研究,地月之間的平均距離在過去比現在要近得多。例如,前寒武紀時期,地月平均距離為33.2萬公裏,比現在近了約5.1萬公裏。這些地質證據與激光測距的結果相呼應,共同證明了月球逐步遠離地球的事實。

關於月球與地球的未來,科學家們預測,盡管月球目前正在逐漸遠離地球,但它不會達到逃逸速度,因此不會變成一顆流浪星球。根據現有的模型和數據,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正在慢慢加快,但這個變化是非常微小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和月球最終會達到一種潮汐釘選的狀態。這意味著月球的公轉周期將與地球的自轉周期相同,屆時地球上的一天將等於一個月。根據估算,這種情況可能在500億年後發生,那時的一天將長達47天。不過,考慮到太陽的壽命預計只有約100億年,因此在地球和月球達到潮汐釘選之前,地球可能已經被太陽吞沒。

這樣的未來景象,雖然遙遠,卻為我們提供了對天體運動和宇宙演化過程的深刻理解。它也提醒我們,盡管地球上的生命可能面臨種種挑戰,但宇宙本身卻是一個永恒變化和發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