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四次落選中國院士的女科學家,71歲時卻被選為美國院士

2024-03-31科學

「5-8μ m波長範圍內,能研發出5-8μ m波長範圍內的半導體級聯型激光器的研究機構並不多,其中大部份成員都曾在貝爾的研究中心工作。李愛珍能獨自完成這項工作,已經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是卓以和教授在美國享有盛名的國際「六冠院士」,他贊揚了李愛珍這位傑出的女性科學家。

李愛珍一九三六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生於海外華人之家,雖身處動蕩年代,仍將畢生精力投入到半導體材料的研發上,一些研究結果更是突破了歐美國家的技術封鎖,對國家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李愛珍自小便顯示出極高的科技天分,自復旦大學一畢業,即被派往上海冶金所,從事其珍稀化學冶金及半導體材料的研究。

那時新中國初建,百廢待興,經濟和科技各方面都比美、歐等先進國家差得遠。此外,美歐兩國也在軍事、技術和經濟上對新中國實行封鎖,要達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標是很困難的。

這可如何是好?那麽,就只能依靠他們自己了。

李愛珍在研究所裏摸爬滾打了數十年,才從一名小研究員,變成了一名優秀的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人物。

特別是在這一領域,突破了歐美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使亞洲率先獲得了這項科技!

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外開發了一種叫做「分子束外延」的裝置,它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半導體和芯片制造的技術裝備體系,它的創新被認為是一次對半導體材料工業的一次巨大的變革,它的技術涉及到了國防、醫療、生活等各個方面,其精密和制造工藝都不是現在的國家能夠完成的。

由於其在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九八○年,中美剛剛建立外交關系,兩個國家處在「蜜月時期」,四十四歲的李愛珍,便以公費赴美留學,並以「美國卡內基·梅隆分校」為研究物件,以「分子束生長」為研究物件,以「分子束長大」為研究物件。

然而,她的赴美學習與學習卻並不順利,一來李愛珍年紀大了,她是否可以在美國學習到一些有益的東西?而她又是海外華人,畢業後會不會繼續待在美國,而不會再回來?………………

李愛珍為此頗受挫折,最後,李愛珍的老師克服重重困難,得以順利赴美國學習。

事實上,李愛珍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她不但從國外回來,更是在一年之後,研發出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分子束」生長裝置,一舉突破了國外對中國的封鎖,使亞洲率先獲得了這項科技!

目前,我們仍采用的是分子束外延生長法,例如電台預告板,體育場大螢幕等,都采用了這種方法,為我們的生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年僅65歲的李愛珍,就已研發出5-8μ m波段的半導體級聯型激光,取得亞洲同類激光的「零突破」,使中國躋身世界領先行列!

李愛珍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她在半導體材料的研究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為後代的發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創辦上海冶金研究所,分子束外延技術實驗室,固體源,氣體源,分子束外延等多個實驗室。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新能源工程」和「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國際金融機構信貸資料與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中心。

這樣的成就,放到哪個國家都是大功一件,但她好像並不受歡迎。

為什麽這麽說?

由於李愛珍在1999、2001、2003和2005年四度參選,直到2007年才獲得美國科學院的提名。

李愛珍未能當選,最大的障礙是年紀,一九九九年她首次參選時,已是六十三歲,那時候,科學院對人選有嚴格的規定,六十歲以內兩人,六十多人六人,李愛珍年紀已逾六十,最終被排除在提名人選之外,主要原因還是舉薦人數不足。

但美國科學院並沒有什麽科學上的要求,只要你有足夠的研究成果,只要你有足夠的研究基礎,那麽你就有可能拿到美國的院士。

果不其然,在二零零七年美國科學院舉行外國科學院院士大選時,李愛珍的研究結果被美國科學院吸收,現已七十一歲高齡的李愛珍,也因此被美國科學院吸收,這也是中國首個女性進入美國科學院。

李愛珍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但她並未獲得全國科學院院士的資格,反而被美國吸納進美國科學院。

許多人都為李愛珍的遭遇而惋惜,但李愛珍並不在意外界的名聲,她說:「為祖國奉獻,是我心中最基本的初心,我並不想要那些榮譽。

李愛珍雖然在中國科學院失敗了幾次,但在美國得到了一位外國科學家的認可,她覺得:「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名外國學者,完全是因為我的國家給了我一個平台,我的研究經費和研究環境。總不能因為我是美國科學院的外國研究員,就被選上了吧?

所以,李愛珍的生命也是科學研究的生命,致力於提升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李愛珍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後人以之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