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國「追星」史:2100多年前古人如何觀星?

2024-04-25科學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2300年前屈原用一首【天問】

叩問宇宙蒼穹

沒有現代科技的加持

古人如何探索宇宙奧妙?

今天,一起認識 二十八宿圓盤

中國渾儀的始祖
領先西方1700多年!

眾所周知,精密的天文學研究

離不開精密的天體測量及相應的儀器

漢武帝時期出現了渾儀

元代又有了更加先進的簡儀

但在漢武帝之前

人們依靠什麽工具取得觀測成果

始終是一個謎

直到二十八宿圓盤給了我們答案

這件漆器名為二十八宿圓盤

距今已有 2100多年

它由上、下兩個木質髹漆圓盤組成

兩盤正中鉆同心圓孔

上盤盤面標示 北鬥七星

邊沿一圈 365個小孔

代表星宿度數或一年的日數

△(左)圓盤上盤示意圖;(右)圓盤整體

下盤邊沿刻有

二十八宿星宿名及距度

用來指示天體的赤道精度

△(左)圓盤下盤示意圖;(右)圓盤下盤

值得註意的是

圓盤上所刻的二十八宿名和距度

根據唐代天文學著作【開元占經】記載

最初由春秋戰國時期甘德、石申提出

【甘石星經】早已失傳

但是名稱的數據卻保留在這個盤上

二十八宿圓盤也因此

成為研究中國乃至世界天文史的寶貴資料

它是中國渾儀的始祖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赤道式天體測量儀器

這一發明領先西方 1700多年

2100多年前的天文儀器怎麽用?
操作指南請查收↓

古人在漫長的天象觀測中

創立了以二十八宿為基準的赤道座標體系

那麽,二十八宿圓盤究竟如何用?

除了圓盤外

還需搭配一個同墓出土的「支架」

△栻盤架原件

這個支架形似「盒子」

出土時曾被認定為「不知名漆盒」

後經天文考古學家破解

確定為二十八宿圓盤支架

△(左)栻盤架圖紙;(右)栻盤架復原件

利用這件支架正好可以把圓盤

支撐到與當地赤道面平行的位置上

形成一個赤道式裝置

用於天體赤道經度的觀測

圓盤、支架一應俱全

觀測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步驟一:將二十八宿圓盤的上下盤同心地疊在一起,在中心小洞中垂直插入一根指標,作為定標。

步驟二:將圓盤卡入「支架」,支撐在阜陽地區,盤面平行於赤道面,指標指向北天極和地平面的夾角正是當地緯度。

△【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截圖

步驟三:觀測時,指標透過天體1,對應一個小孔;轉動視線,透過天體2,對應另一個小孔。兩個小孔之間就是天體1和天體2之間的赤道距離。

△二十八宿圓盤使用示意圖

二十八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座標

不均勻劃分周天365度

可測量天體的赤道經度

記錄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變化

樸素的儀器

卻能測出鬥轉星移

小小圓盤凝聚著古人無限的巧思

仰望天空,低頭思量
漢代人的天文智慧超乎想象

二十八宿圓盤及支架出土於

西漢汝陰侯夏侯竈墓

除了圓盤外,夏侯竈墓還出土了

中國迄今所見最早的圭表

△(左)圭表原狀;(右)按原狀復制的圭表

圭表用來測定

冬至、夏至和春秋分四個重要節氣

夏至北半球太陽照射角度最高

日影最短,白晝最長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冬至,日影最長,白晝最短

△【如果國寶會說話】節目截圖

兩件天文儀器的發現

「暴露」了夏侯竈

「重度天文愛好者」的身份

也側面說明了阜陽

是當時全國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

代表著西漢時期高超的天文觀測水平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先民仰望天空,低頭思量

經過數千年累計數據、改進工具

探索宇宙執行的規律

秦漢時期

人們根據氣候、物候的變化規律

把太陽的周年運動軌跡

劃分為二十四等份

由此,確立了二十四節氣

農業文明基石得以建立

這份陰陽合歷,沿用至今

從仰望天空到飛向宇宙

每一次飛躍

都源自腳踏實地的努力

中國航天日

致敬每一位仰望天空的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 閆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