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科學家研究,我們得知所有現代女性的最近共同祖先是一名生活在14萬年前的非洲女性,而所有現代男性的最近共同祖先則是一名生活在6萬年前的非洲男性。進一步追溯,地球上的生命起始於碳基生命,這種生命形態主要依賴於碳原子與其他元素的結合,形成了復雜的有機分子,從而構建出豐富多樣的生態系。
當然,盡管碳基生命是地球生命的主流,但在宇宙的廣袤空間中,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基於不同元素的生命形態,如矽基生命。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何地球選擇了碳基生命?
對於地球上的生命體,碳、氫、氧是構成它們主體的三大元素。盡管氧元素在數量上占據優勢,但在自然界中,它主要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與氫原子結合。而碳,作為生物體的核心架構和能量來源,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人體內的基本物質——蛋白質,其分子鏈正是透過碳原子連線的,每個碳原子擁有四個可以與其他化合物結合的觸手,相比之下,氧原子只有兩個。
碳水化合物,作為人體必需的能源,也離不開碳元素。碳在地球上的儲量位列第十五,在宇宙中更是高居第四。它的活性使生物體能夠執行各種功能,如進食、呼吸、消化、運動和繁殖,而其穩定性則確保這些過程不會失控。如果沒有碳,那麽DNA、脂肪、醣類和肌肉組織都無法存在。
科學家們稱地球生命為碳基生命,這是基於其特定的化學成分。自人類探索宇宙以來,我們始終以碳基生命的標準來尋找外星生命。考慮到宇宙中行星和恒星的數量龐大,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恒星和數百億顆行星,我們有理由相信,生命的存在並非地球獨有。
整個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已達930億光年,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宇宙的真實大小或許遠超我們的想象。因此,科學家堅信宇宙中必然存在其他外星生命。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科學家們已付出巨大努力,如47年前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它們正承載著人類的希望,探索著未知的宇宙深處。
發射這兩個探測器的核心目標是突破太陽系,揭示外部宇宙的神秘面紗,並探尋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為實作這一目標,科學家們特意為探測器配備了旅行者金唱片。這一金唱片是一個銅制鍍金的磁盤,由旅行者1號攜帶。它收錄了用55種人類語言錄制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其中還包含了115幅影像,涵蓋了太陽系各行星的圖片、人類生殖器官的影像及其說明。
這些內容旨在向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傳達人類的友好問候。在這55種語言中,不僅有罕見的語言如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得語,還包含了中國的四種方言:普通話、閩南語、粵語和吳語。每句問候語的表達方式都獨具特色。此外,唱片中還收錄了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的特別問候:「這是一份來自遙遠小行星的禮物。
我們的聲音、科學、影像、音樂、思想和感情都被記錄在上面。我們努力地生活在這個時代,並期待著進入你們的時代。然而,盡管科學家們滿懷期待地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但它至今仍未完全飛出太陽系。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旅行者1號探測器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飛出太陽系,這對於人類來說太過漫長。
因此,科學家們需要尋找其他方法來尋找外星生命。目前,他們已經在宇宙中接收到了許多神秘的訊號,並認為這些訊號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的。最近,中國天眼也接收到了一個來自宇宙深處的強烈重復訊號,這一發現引起了全球科學家的關註和研究。
在54天內,某個訊號被探測到了驚人的1863次,這個名為FRB20201124A的訊號,引發了科學家的廣泛關註。其特性被描述為快速射電暴,通常只能持續數秒。然而,這次的訊號卻重復出現如此頻繁,令科學家深感困惑。
為了揭示其來源,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它來自一個棒旋星系中的雙星系統。其中一顆星被認為是磁星,即由已故恒星塌縮形成的中子星,其磁場強度遠超地球表面磁場。而另一顆則是高速旋轉的明亮恒星。這一發現,或許能為我們揭開這個神秘訊號的真正來源。
許多科學家推測,那些高度重復的訊號可能並非來自天體,而是外星文明的產物。然而,由於訊號源距離我們極其遙遠,科學家只能做出這樣的推測。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捕獲了眾多其他外星訊號。以1977年為例,美國科學家在觀測無線電波時,偶然發現了一段神秘的外星訊號,並在記錄訊號數碼時,驚訝地發現了「wow」這一神秘字母組合。
盡管目前科學家尚未解讀出這一訊號的具體內容,但種種跡象讓我們相信,外星生命或許真的存在於宇宙中,只是我們尚未發現它們。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的矽基生命,因為它們更為強大,能適應各種極端環境。
矽基生命的設想是基於矽與碳在化學性質上的相似性。矽有能力與多種元素結合,形成與有機化合物類似的物質,因此科學家推測,在矽含量豐富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矽基生命。在各種極端環境中,如深海熱泉、極寒冰層甚至高輻射區,微生物的存在證明了生命的適應力和韌性遠超我們的想象。
此外,泛生論這一理論提出,生命不僅限於物質實體,還可能以電磁波、等離子體或純能量的形式存在。這引出了另外兩種生命形態:等離子體生命和能量生命。等離子體生命指的是在高溫、高壓的等離子態氣體中存在的生命形式,此狀態下,原本固態或氣態的原子被電離成帶電粒子,並透過電磁力相互作用。
科學家推測硼基生命可能存在於宇宙中,雖然硼的成鍵方式與碳不同,但硼烷反應與碳有所區別,使得硼基生命與碳基生命截然不同。據科學家推測,硼基生命可能生活在由氟化氫構成的低溫海洋中,且硼元素在宇宙中的豐度低於碳元素。此外,科學家還提出了氟化矽酮生物的可能性,這些生命體可能以玻璃花狀黑色結晶形態存在,外形呈六邊形,每個角都有一條肢節延伸,它們可能成群結隊地生活在宇宙中。這些科學推測為我們理解生命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視角。
此類生物行動遲緩,行為模式機械化,主要透過捕捉環境中的次聲波來尋找食物。目前,科學家們正努力探索這些生物的存在。盡管目前科學家只能推測幾種可能的外星生命形式,但考慮到宇宙的廣闊,外星生命的多樣性無疑非常豐富。不同的環境條件塑造了多樣的生命形態,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積極尋找外星生命的蹤跡。
要找到外星生命,人類必須超越太陽系的範圍,因為只有在更廣闊的宇宙中,人類才有可能與外星生命相遇。科學家推測,銀河系中心區域可能是外星生命的主要棲息地,因為那裏資源豐富,為生命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對於更高級的文明,所需的資源更為豐富,因此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或許將探索銀河系中心區域。
人類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飛行速度的限制,現有飛行器無法突破太陽系的範圍。因此,提高飛船速度成為了迫切的需求。科學家們提出了利用曲速引擎來實作超光速飛行的理論,這將極大地縮短飛出太陽系的時間。盡管這一理論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但人類的探索精神和對未知的追求將推動我們不斷前行。
作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人類從誕生之初就致力於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數千年的科技發展,我們已經站在了地球食物鏈的頂端。這表明,只要我們保持持續的努力和創新,未來一定能夠發現外星生命。我堅信,人類將最終實作自己的夢想,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