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約65頭!長江南京段江豚家底持續增厚,「母子豚」頻現

2024-09-06科學

一江碧水,勃勃生機。在南京的濱江地帶,江風徐徐、江豚逐浪、候鳥飛翔……生物多樣性的美麗畫卷成為日常。9月4日,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召開新聞釋出會,介紹2023-2024年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育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動態調查情況。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從2023年秋季至2024年夏季,保護區內共觀測到長江江豚336頭次,評估族群數量約65頭,江豚族群穩定且呈增長趨勢。

江豚

長江江豚族群穩定,「母子豚」多次出現

「本次調查時間一年,從2023年秋季至2024年夏季,共完成4個季度的調查分析,並形成【2023-2024年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育區動態調查報告】。」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一級調研員張瑞忠介紹。保護區內長江江豚族群穩定,且數量呈增長趨勢。

2023-2024年調查周期內,保護區內共觀測到長江江豚336頭次,評估族群數量約65頭,較2022年本底資源調查結果的62頭增長4.84%。

保護區長江江豚總體上呈連續分布,其中新濟洲—子母洲水域和潛洲水域為熱點區域。長江江豚分布存在季節性差異,其中新生洲至大勝關長江大橋(三橋)水域季節性變動更為顯著,主要受地理位置、水文條件和魚類資源影響。調查周期內觀測到母子豚9次,保護區長江江豚族群發展潛力良好。

胭脂魚、長體鱖……水生生物資源、濕地植物豐富

除了長江江豚,保護區內水生生物資源豐富,分布有珍貴瀕危物種。

東方白鸛 王文聰攝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凱告訴記者,調查顯示,共采集鑒定浮遊植物105種、浮遊動物59種、底棲動物56種、魚類47種。除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江豚外,另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物種長體鱖(guì)及江蘇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長吻鮠(wéi)、鰻鱺、鯿和銅魚。

黑鸛 張靜攝

保護區及周邊分布有多種鳥類。本次動態調查共記錄鳥類123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種:除黃胸鹀(wú)、東方白鸛、黑臉琵鷺外,本次調查新發現黑鸛(guàn);另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種:水雉、白胸翡翠、震旦鴉雀、雲雀、黑鳶、遊隼、紅腳隼、燕隼、普通鵟(kuáng)、赤腹鷹、白尾鷂、雀鷹、鴻雁、小天鵝、小白額雁、鴛鴦、白額雁、花臉鴨、小鴉鵑和白琵鷺。

水杉 湯霖攝

保護區及周邊分布有較為豐富的濕地植物。本次動態調查,共采集鑒定濕地植物367種(含種下分類單位),其中裸子植物門5種、蕨類植物門5種、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267種及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90種。分為4個植被型組,9個植被型和49個群系。調查發現水杉、銀杏2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蓮、樟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中水杉、銀杏和樟均為人工栽培。

中華水蕨 丁兆宸攝

保護區江豚棲息地環境質素良好。本次調查數據顯示,保護區水體的pH、溶解氧、總磷等5項主要理化指標達到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和地表水環境質素標準(GB3838-2002)II類值。采樣水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均值47.03,其中63.0%的水樣綜合營養狀態指數介於30-50範圍內,水環境質素良好。

將持續開展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動態調查

本次調查由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育區管理站組織實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南京師範大學合作承擔。調查範圍覆蓋保護區水域,重點針對江豚活動的熱點區域。主要調查長江江豚族群數量及分布特征,水生生物、濕地植物和鳥類的物種組成、現狀及時空變化,以及水環境質素等。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為保護好「微笑天使」,南京套用長江江豚「水上-水下—岸線」綜合監測技術,建立長江幹流長江江豚原地應急救護體系,開展長江江豚活動習性和棲息地環境研究。此外,南京打造「南京長江江豚保護主題月」「守護江豚之都」等系列公益宣傳活動品牌,持續挖掘長江江豚保護文化內涵。2022年10月24日,南京聯合鎮江、馬鞍山兩省三市共同頒布的【關於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正式實施,推動長江江豚保護跨區域協同立法,健全完善上下遊、左右岸、跨地區、跨部門協同保護制度。

「下一步,南京將持續開展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動態調查,為科學有效保護長江江豚及其棲息地打好基礎。」張瑞忠說,將繼續圍繞長江生態環境修復的先行示範、物種保護智慧管理的技術標桿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色樣板三大目標,持續推動高水平保護與高質素發展,講好南京的江豚保護故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盧河燕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