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國家植物園建設進展如何?國家林草局回應

2024-09-05科學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戴雲

「中國是野生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達3.8萬余種,其中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達4000余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約1200種。2021年12月,中國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2022年5月,在廣州設立華南國家植物園。目前,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育活體植物1.75萬種,華南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育活體植物1.22萬種。」

9月5日,國家林草局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成效。動植物司司長王維勝透露了以上資訊。

9月5日,國家林草局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成效。攝影:宋崢

談及國家植物園建設進展,他表示,兩個國家植物園設立以來,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遷地保護成效顯著。 自揭牌以來,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號,250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10種,珍稀瀕危植物65種。華南國家植物園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號,244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0種,珍稀瀕危物種359種。兩個國家植物園還推動實施了望天樹、東京龍腦香、紅花報春苣苔、滇西槽舌蘭等16種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野外回歸。

二是科研實力逐步增強。 由國家植物園牽頭、華南國家植物園等共建的植物多樣性與特色經濟作物全國重點實驗室進入建設期;植物遷地保護、華南植物遷地保護與利用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掛牌執行;兩個國家植物園2024年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植物園新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國家自然基金等國家重要科研專案40項。華南國家植物園制定了植物資源開發利用計劃,已在兜蘭、甘草、檀香等資源植物開發方面取得進展。

三是社會關註度明顯提升。 國家植物園2023年遊客量為380萬人次,相比掛牌前增長10%;打造【萬物共生大講堂】科普講堂,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華南國家植物園2023年遊客量達242萬人次,相比掛牌前增長46%;202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示範基地、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等。

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對保護中國生物多樣性有何作用?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誌翔表示,生物多樣性保護主要形式包括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其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育地體系開展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國家植物園體系開展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自然保育地體系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共同構成了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科學有效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

他表示,國家植物園以野生植物遷地保護為重點,在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遷地保護和科學研究方面處於領先水平。透過溫室、專類園、標本館、種質資源庫、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對植物類群進行系統收集、完整保護、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續利用,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受威脅野生植物的遷地保護。

他認為,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多樣,野生植物種類十分豐富。綜合考慮國家重大戰略、主要氣候類別與典型植被區劃特點、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等因素,構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國家植物園體系,可覆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主要植被類別,到2035年實作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0%以上中國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遷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