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冰火交替,氣候究竟在變冷還是變暖?|世界氣象日

2024-03-24科學

2024年3月21日,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達麥鄉發生山火,甘肅森林消防合作大隊到達火場滅火。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視覺中國

北半球的這個冬季開始之前,許多人猜測會是個暖冬,但天氣顯然沒按常理出牌。

先是創紀錄的寒潮。2023年12月,北京0℃以下低溫累計時長超過300小時,打破最長連續低溫紀錄;河南經歷1961年以來「最冷12月中旬」;山東威海積雪74厘米破歷史極值,卡車排隊往大海傾倒積雪。

2024年2月,湖北經歷雨、雨夾雪、凍雨、冰粒、雪、霰和冰雹七種降雨形態,68個縣市出現電線積冰,蘄春縣的電線覆冰達到28毫米。幾乎與此同時,2月10日至21日,貴州共發生森林火情221起,出動上萬人參與火災撲救,其中2名救火人員犧牲。

冰火兩重天在全球上演。2024年1月,一場席卷北美的冬季風暴讓氣溫跌落冰點,超過60萬人斷電、7000架航班取消。但溫暖的2月又讓五大湖的冰蓋面積達到51年來的最低水平。

「歷史罕見」變得越來越尋常。世界氣象組織(WMO)釋出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約1.45℃,冬季結束時,南極海冰最大面積比之前的最低紀錄減少100萬平方公裏。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WMO將2024年的主題設定為「走在氣候行動最前線」。

「全人類同在一條船上,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國家氣象資訊中心前首席專家、中山大學教授李慶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走在氣候行動最前線,就是提示我們應對氣候變遷的緊迫性。已開發國家、富人群體固然有必要承擔更多責任,但氣候變遷的後果更多落在普通人身上,每個人都必須采取行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遷的行程。」

壓塌的芹菜,凍傷的草莓

看天吃飯的農民,受極端氣候打擊最深。

2月2日,湖北遭遇史上最強凍雨的第一天,李詩一家人沒有睡覺,守著家裏二十多個蔬菜大棚,一邊下雪,一邊在棚外舉著竹竿用力敲打。能被竹竿打落的通常只有松軟的雪,雪裏夾雜的凍雨,落在大棚上結成冰,牢牢釘住塑膠膜布。

一家四口上陣,但積雪積冰的速度遠遠超過打雪的速度,李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棚悉數倒下,裏面種著芹菜,是父母唯一的生計來源。

瑞雪兆豐年,但不是每場雪都能帶來好運。還有一周就是春節,年前正是芹菜高價售出的最好時機,但一場大雪封了路,被大棚壓住的芹菜取不出,也運不走。

李詩家的蔬菜大棚在2月初的湖北寒潮中倒塌,造成損失超10萬元。 受訪者供圖

看見凍雨,李詩的心情復雜。在湖北生活了三十年,第一次見到這種形態的降雨,她難掩興奮,但一想到父母一年的營生毀於一夜,心疼壓過了快樂,「但凡咱家還種一天田,我就不希望它(再)這樣下」。

在更難見到雪的福建寧德山區,檀白只見過落到地面就化開的雨夾雪,但在1月底,她第一次聽見落雪的簌簌聲。

「一場大雪,讓我的草莓畢不了業了」,檀白是一名地理老師,自稱「地裏的老師」,業余時間在學校空地種植草莓。規模不大,但她精心照養:白天澆水曬太陽,晚上覆蓋塑膠膜,草莓愛生病,葉子紅掉或長斑都是常有的事,噴藥、施肥,總算熬到開花結果。

下雪前,她用石頭壓住塑膠膜四周,沒想到雪的重量足以把草莓棚壓平。草莓花瓣原是白色,凍傷後變得透明,還沒成熟的果子,從翠綠變得黝黑,檀白沒能如願在過年吃上自己種的草莓。

暴風雪也在傷害畜牧業。蒙古國氣象與環境監測局通報稱,自2023年入冬以來,平均降雪量創下1975年來最高紀錄,至少66萬只牲畜在極寒中死去。

在城市裏,斷崖式降溫還考驗著地下管網的韌性。內蒙古包頭市熱力集團供熱四公司副經理何雲介紹,2023年12月底,包頭氣溫從-9℃驟降至-27℃,導致存在老化問題的供熱二次網爆裂,近六百戶居民供熱中斷。

「氣溫變化對熱網影響顯著。我們一般根據室外溫度調節供熱管道的水溫和流量,如果管道腐蝕較為嚴重,隨著氣溫變化熱脹冷縮,就容易出現泄漏。(氣溫變化顯著的)初寒期、嚴寒期、末寒期故障更加集中。」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氣候科學家Kevin Trenberth曾與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北半球冬季的極端雨雪通常與兩個因素有關,「出現極夜的北極,空氣依然很冷,在天氣條件適宜時冷空氣就會向熱帶擴散。而海洋是如此溫暖,2024年2月達到了有記錄以來海溫最高值,海洋上空和附近的空氣會有更多水汽,產生更強的雨雪。」

強雨雪與山火預警齊發

2024年初,新疆阿勒泰山區連降暴雪,造成公路段31處雪崩,6公裏路段被完全掩埋,與山體連成一片的積雪最深超過5米。

上千名遊客滯留在因粉雪聞名的禾木村內。雪場內部支持「滑進滑出」的酒店,有的房間大雪會從窗戶湧到床上,大門也被積雪堵住無法推開。

禾木雪場下起大雪的時候,雪道內的積雪高過小腿,阿然和兩位雪友在領隊的指示下滑進了道外野雪,雪友阿木的雪板卡進深雪中動彈不得,眼看著雪逐漸沒過肩膀,一度絕望到想放棄掙紮。阿然拖著雪板往高處走,一點一點把阿木從雪裏扒出來。

另一名雪友在前方開路,但大雪很快抹去了痕跡,阿然和阿木邊滑邊摔,體力逐漸透支,只能互相用身體把對方撞下坡,每一次倒在雪地裏,雪很快就覆蓋身體。困在野雪中接近三小時,三人安全回到雪具大廳時,渾身早已濕透。

古怪的是,即便有極端的暴雪事件發生,「熱」才是國內滑雪場在本雪季的主要感受。南方周末記者此前統計發現,2023-2024雪季,全國至少有10家雪場因「氣溫過高」推遲或暫停營業(詳見南方周末報道【當暖冬遇上滑雪熱:「沒有雪,一切無從談起」】)。

就在2023年12月中旬,新疆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因為入冬較晚推遲了開板時間。當禾木雪場被暴雪突襲的同時,貴州的雪場卻在為高溫融雪發愁。1月17日,貴州梅花山國際滑雪場因氣溫升高、積雪融化被迫暫停營業。

高溫的危害不止於此,疊加幹旱時,還可能在野外形成山火。

2月21日,雲南省氣象局釋出多地幹旱、森林火險氣象預警,由於雲南大部天氣晴朗,天幹物燥風高物燥,城鄉及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處於高位態勢,而滇西北迪慶州市、昭通市、麗江市西部卻有強雨雪天氣。

Kevin Trenberth介紹,受厄爾尼諾影響,太平洋上的降雨較多,而陸地上的降雨量通常較少,這可能加劇幹旱和野火的風險,即便在南半球,亞馬孫地區的幹旱也影響了六十多萬人。

2月初,智利遭遇近代以來最嚴重的「淪陷性」山火,燒毀超過6000公頃的土地,超過132人死亡。2月26日,美國德薩斯州被野火肆虐,燒毀面積接近50萬公頃。

2月2日,在智利瓦爾帕萊索,佩紐埃拉斯湖國家保護區發生山火,釋放出大量濃煙。 新華社/路透/圖

「我們剛剛經歷了最熱的一年,除了全球暖化的背景和厄爾尼諾的影響,山火也是推高全球平均溫度的貢獻者之一。」李慶祥介紹。

回顧過去多次厄爾尼諾事件,次年溫度往往比當年更高。包括李慶祥在內的多位學者預測,2024年會再次打破有觀測記錄以來的全球最高溫度,「但還需進一步觀察厄爾尼諾發展態勢。」國家氣候中心預計,從2023年5月開始的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將在2024年4月趨於結束,2024年夏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

忽冷忽熱,更極端的「正常年份」

冰火交替的冬季,究竟冷還是暖,答案或許出人意料。國家氣候中心3月釋出的總結顯示,2023/2024年冬季為正常年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3℃,沒有達到全國暖冬或冷冬的標準。

但氣溫過山車的感受並非錯覺。上述總結表明,這個冬季氣溫階段性起伏大,和常年同期氣溫相比,沒有一個月是穩定的偏高或偏低。比如,2月上旬氣溫偏低,中旬偏高,下旬再次偏低,類似情況同樣出現在12月和1月。

2月的湖南長沙,出現了氣溫在近30℃和-4℃之間橫跳的現象。在湖南種植鮮花的默小美感慨,又冷又熱的天氣讓水仙、風信子這類球根植物難以開花,「全都養得不理想」。默小美100平方米的花棚裏有上千株花苗,初冬時氣溫高企,適合低溫種植的水仙生不出花箭,原本應該在春天開花的藍莓,也耐不住溫暖提前生出花芽。默小美預料到,如果不能一直保持溫暖,藍莓的掛果率就會偏低。

果然,到了年前,植物又被寒潮凍傷,風信子夾箭(註:指根系發育不完全,被夾在塔座內開花)、藍莓結不出果子,有的葡萄風信子連花苞都沒能長出來。

氣溫變化劇烈會讓球根植物生長受阻,對比右側粉色風信子的正常狀態,左邊肉色風信子出現夾箭。 受訪者供圖

忽冷忽熱的天氣,植物無法適應,動物和人也一樣。

2月的重慶,氣溫超過20°C,小糖家裏的地暖還沒關閉,養的倉鼠就在家裏中暑了。先是在籠子裏急躁地亂轉,下巴幹燥的毛發變得濕漉漉,張大嘴巴不停喘氣,而後無精打采,癱倒不動。

時間回到2023年12月7日,「大雪」節氣當天,廣州最高溫達25°C,穿著長袖單衣的陳橙在室外騎車半小時,開始頭暈眼花,也出現了中暑癥狀。常年生活在此的陳橙,依然「不知道該怎麽穿衣服」。

李慶祥認為,全球暖化是長期的氣候變遷趨勢,但大氣以波動形式傳播,空間和時間上的冷暖交替也是正常規律,「值得註意的是,近二十多年中國的年平均溫度雖然沒有顯著上升,但具有極端化特點,夏季極端高溫不斷上升,冬季極端低溫甚至有所下降。」

全球同此涼熱不均。這個冬天,美國華盛頓山1月的平均氣溫比正常水平高10℃,但2月卻創下了-47.0 ℃的歷史最低紀錄。

從世界範圍來看,北半球經歷了一個極端氣候頻發的最暖冬季。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3S)資深科學家Francesca Guglielmo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球大氣溫度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出0.78°C,局部地區出現了創紀錄的寒冷和炎熱,這些異常現象很大程度上與地球系統的熱量失衡有關,「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也改變了極端事件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

如何適應氣候變遷,走在氣候行動最前線?李慶祥表示,漫長的歷史中,溫度升高,人類就會集體向更涼爽宜居的區域搬遷,但現代社會已經難以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除了落實減排這個根本途徑,未雨綢繆,增強對未來氣候變遷的預估能力也很重要。比如對氣候敏感的農業,科學家們要提供更準確的氣候預估和科普宣傳,為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後者要讓農民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包括指導農民調整農產品種植結構,在幹旱地區加強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李慶祥說。

天氣回暖後,李詩的父親把殘碎的大棚鋼架清理出來,蔫了黃了的芹菜收拾幹凈,土翻平整,準備到夏天再種上番茄。除了重新加固大棚,李詩一家還打算減少大棚數量,「就怕極端天氣再帶來一場災禍」。

「等哪天不種田了,我也要好好看一場雪。」李詩父親說。

(部份受訪物件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琪 南方周末實習生 譚梓蓧 衛雅琪

責編 汪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