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野生稻有了「新家」

2024-03-24科學

【時代記錄】

撰文/攝影:張茂 邱江華

在海南三亞的山區,密林深處,一株「雜草」自由生長。今年1月,一次資源普查,來自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的專家才發現了它不同尋常的身份——野生稻。

鄭曉明博士(左)和張步雲博士在三亞的山林中采集野生稻的伴生物種。

野生稻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目前處於瀕危狀態,其保留了大量優質基因,是改良稻種品質的關鍵。

錢前(右一)與水稻專家交流野生稻的收集和保護。

為進一步確認這株「雜草」的身份,不久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專程進山考察。俯下身子,輕捧葉片觀察,中國科學院院士、水稻種質資源學家錢前做出判斷:「這是疣粒野生稻,極為珍貴,要立即保護起來!」

野生稻科考隊在三亞山區發現的疣粒野生稻。

這一株來自山區的野生稻,很快被科研人員轉移到「新家」——位於三亞市崖州區的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目前,這裏保存著22種野生稻、1.3萬份野生稻種質資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圃。

一只白鷺在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資源保存區「漫步」。

這些野生稻,是科研人員從全球搜集來的。三亞獨特的熱帶氣候十分適宜野生稻「安家」,因為這裏能將外部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整個資源圃面積達170畝,其中又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如物種展示區、鑒定評價區、繁殖更新區、資源保存區、原生境模擬監測區等。在這裏,科研人員能完成野生稻種質資源從收集、保存、保護到後期利用的全過程。

在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科研人員程雲連檢視野生稻穗部的結實率、落粒性等。

近幾十年來,中國水稻育種技術不斷進步,來自野生稻的基因功不可沒。1970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糊團隊在三亞南紅農場,發現了一株「野敗」野生稻,開啟了雜交水稻的大門。時至今日,野生稻仍在不斷為科研人員提供新的資源。因此,在資源圃裏,科研人員把野生稻搜集起來,目的不僅在於保存,更在於從中挖掘獨特的基因。錢前團隊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所有野生稻的基因鑒定,為中國育種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中的彩葉稻。

作為中國以及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從個人吃飽吃好到國家糧食安全,稻谷已然和人類命運共舞。在這片位於中國南端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圃裏,人類對野生稻的探尋永不止步。關於水稻前進演化、種業振興、糧食豐收的故事,也將在這裏接連上演。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4日 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