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錘爆美日韓,半年送走2000家外企,印度為何成為外資火葬場?

2024-10-29財經

論薅羊毛,印度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論薅羊毛把自己國家制造業,給薅殘廢的,印度也是全球獨一份。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完好無失真的離開印度。 哪怕美日韓來了也不好使。

上世紀50年代,可口可樂進入印度市場,二十多年發展下來,徹底打通了市場且利潤巨大,印度眼紅,於是1974年出台【外匯管理法案】,要求可口可樂要麽交出60%的股權,要麽就交出配方。可口自然不幹,直接提桶跑路,到了90年代,印度為帶動市場消費,又各種保證承諾把可口騙了回來。

回來之後沒過多久,印度又說在可樂中發現了殺蟲劑,2004年,印度又投訴可樂工廠汙染水資源,咱也就是說了,就恒河那地方,還有汙染的余地嗎?

就在雙方扯皮的時候,印度扶持的大拇指可樂,開始迅速占據市場,最終以90%的市場份額,徹底幹趴可口。

還有南韓的鋼鐵公司,去印度開廠子,啥事沒幹,先交了152億盧比的環保費,等到快建廠了,又發現印度租給他們的4000畝地上,有500多畝住著人,然後又是各種扯皮。

印度要修高鐵,但是表示沒錢,日本直接給借了一萬六千多億日元,表示都好說,建成之後分點錢就行。結果這邊剛把貸款給劃過去,高鐵專案就爛尾了,修了7年,一分錢都沒賺回來。

此外還有谷歌、小米、寶馬、諾基亞。總之從南亞到北美乃至歐洲,就沒有一家企業能笑著走出印度,要信在印度能賺到錢,你還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那麽人多,市場大,廉價勞動力,有外資入局,怎麽看都是把錢賺翻了,但印度是怎麽把自己搞成,外資火葬場的呢?

簡而言之還是~ 窮怕了

僅2020年,印度的公共債務,就占到了GDP的90%。

2022年,印度財政收入2400多億美元,而軍費支出,就占了三分之一,將近800億美元。

而同年,地球土匪老美,軍費占比也才10%多一點。不得不說萬國造成本屬實大。俗話說,富長良心,窮生奸計。印度自身拉胯,不能明著搶,就只能坑外資了。

最典型的就是,1970年,印度為了在醫藥行業分杯羹出台了專利法,其中提到,只要印度造出的藥,制造過程和正版藥不同,最後哪怕分子是一模一樣,都不能說是仿制藥。所以在這種窮瘋了的思維下,印度離譜操作還有很多。

比如印度海關規定, 如果貨物到港後,買家不付款提貨,貨物最多在港口停放30天,超出30天後,印度有權拍賣貨物

但問題是,賣家想從印度海關這裏提走貨,必須出具買家簽署的,無異議證明信。也就是說,如果印度買家故意從中做局,故意拖著,那麽這批貨就算捐給印度了。

除了離譜的法律規定, 印度的官僚系統,也是盤剝外資的一個重大因素

印度曾經投建的一個電力專案,大約需要43個聯邦政府,和57個地方政府的審批,最終才能落地。先不說專案落地可行性,哪怕過五關斬六將都簽字了,印度30多個聯邦標準不一的稅法,也不是一般人能應對的。

因為中央政府和地方稅法無法統一,這就導致,外資企業在印度經常重復納稅。

2017年,印度實施稅法改革,目的是為簡化原油的500多個稅種。然而盡管有了新稅法,各邦政府仍然保留征收特別稅的權利。

比如2022年,印度地方政府,實在找不出罰稅的理由,就現編了個數碼稅,準備對谷歌、推特、亞馬遜等互聯網大公司征收。

有時候實在征不到稅了,就忽悠,就騙。

2021年,印度政府為了吸引外資,開出了百億補貼的噱頭,只要完成生產目標,那麽即可申請。而當富士康,興高采烈的拿著生產報表,去申請獎勵時,但卻被印度政府一直以申請不達標為由,拒絕發放補貼。這筆錢,究竟是印度政府準備了,然後被貪玩了,還是說根本就沒有準備,這誰也不知道,逗傻子唄,還需要什麽理由。

相比以上,幾乎等於明搶的經商氛圍,更令外企脊背發涼的, 是印度盛行的民粹主義 。因為有過被殖民的屈辱,印度人天生對外資充滿惡意。

2020年,2000多名印度工人砸了緯創的廠子,偷走數千部蘋果手機。這還只是自緯創自入駐印度以來,數不清的打砸案件的其中一起。印度政府也以糾紛為由向緯創施壓,逼得緯創最後只能把價值5億美元的工廠,以1.25億美元的骨折價,賣給了印度財閥塔塔集團。

再往前回溯,2012年,鈴木汽車在印度購地4200畝計劃建廠。建廠期間,數萬農民抗議,聲稱這塊地也有他們的份,最終鈴木只能狼狽的,結束印度市場。

基於以上因素,外企在印度簡直步履維艱,但羊毛薅多了,也是會把自己路給薅沒得。

根據數據統計,從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國公司撤離印度,超過了印度外企總數的五分之一。僅2023年半年時間,就又有2000家外資撤離印度。

從2014年莫迪提出印度制造以來,印度制造業的GDP,一度達到了總值的16.3%,可隨著外資撤出,印度制造業的GDP,已於2021年下降到了總值的14.3%,2023年4月印度失業率已經暴增至8.11%,幾乎是2014年印度失業率的兩倍多。

眼看著外資企業接二連三地撤走,印度急了,於是又開出一系列利好條件吸引外資,但套路玩壞了,就不管用了。哪怕印度表示要拿出100億美元,吸引美國為主的芯片企業前往印度建廠,但美國企業,寧願去越南建廠,也不去印度。

今年4月,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讓不少印吹覺得,印度制造將徹底超過中國,當然咱也不知道印吹都是啥心理。

回顧印度吸引外資,逼退外資這一系列操作,不難發現,所謂的「中國可以,印度也可以」,不過是莫迪的春秋大夢罷了。咱不說其他的,就論發電量,印度甚至不足中國的四分之一,今年一場高溫直接給印度整拉閘了。

而且僅靠人多就可以了嗎?

咱把中國制/智造,打成全球招牌靠的是人多嗎?

我們靠的是產業升級,是突破封鎖,是埋頭苦幹,靠的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家國情懷。為了產業升級,我們付出了多大代價?為了基建,我們又付出了多少代價?

這些事你講給阿三聽,他們根本不會信,因為在他們那地方,甚至都沒有人人平等。

我是陜西的二蛋,制作不易點個關註,點贊越多更新越快,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