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連平等: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對市場構成四大利好

2024-05-14財經

中新經緯5月14日電 題: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對市場構成四大利好

作者 連平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劉濤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5月13日,財政部網站釋出【關於公布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明確了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5月17日開始正選。

一、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有三重意義

從今年起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中央針對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審時度勢推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其意義和影響十分深遠。從政策效果來看,超長期特別國債兼顧了短期和長期,既可以拉動當前的投資和消費,又能築牢長期高質素發展的基礎,同時有利於地方財政休養生息。

一是有助於推動內需擴張和經濟增長 。近年來,隨著全球供應鏈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和傳統出口市場需求趨勢性減弱,中國經濟增長已越來越多地依賴於國內需求。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高達82.5%,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貢獻率為28.9%,也依然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有助於中國投資和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張。據測算,當前至2035年,中國GDP年均增速需要達到4.8%以上才能實作「到2035年實作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考慮到經濟增速具有逐年遞減的規律,「十四五」期間,中國GDP平均增速應至少達到5%以上。如果中國每年能新增1萬億元的投資和消費,有望額外拉動GDP至少增長0.2-0.25個百分點。

二是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長期高質素發展 。綜合各方面情況看,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支持的主要領域和方向,有可能與黨的二十大報告、「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等所涉及的重大工程、重大專案及社會經濟發展重大戰略等高度契合。這些領域和方向的潛在建設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長,對於未來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台階,關鍵核心技術實作重大突破,基本實作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這些領域和方向僅靠現有資金渠道難以充分滿足要求,亟需中央財政加大力度支持。

三是有助於推動地方財政休養生息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末,全國政府債務余額為70.77萬億元,占全年本地生產總值比重約56.14%,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大大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部份新興市場國家。其中,國債余額30.03萬億元占全國政府債務余額比重約42.4%,地方債余額40.74萬億元占比約57.6%。目前,中央財政尚有余力和空間,而地方財政壓力相對較大。從2023年末發行的1萬億元國債用途來看,相當一部份是透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使用,由此大大減輕了地方財政負擔。

二、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三大特點

「特別國債」通常有兩層含義。 一是 指資金投向為特定目標發行的,具有明確用途的國債。從歷史經驗看,特別國債大多是在宏觀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經濟遭受重大沖擊,或是面臨巨大風險時發行的,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建設,或應對重大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公共危機。 二是 指它不同於普通國債,通常不計入財政赤字,其收支列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發行的審批機制及流程也較為靈活,一般只需國務院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由財政部執行。

歷史上,中國共發行過五次特別國債,包括三次新發(1998年、2007年、2020年)、兩次續作(2017年、2022年)。從歷次特別國債的發行期限來看,短的只有3年,5-10年左右相對集中一些,最長的是30年。嚴格地講,只有1998年發行的30年特別國債和2007年發行的15年特別國債可歸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而這兩次發行也都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用途。

與以往五次特別國債相比,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有三個突出特點:

1.發行期限特別長 。從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來看,國債發行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和50年,發行次數分別為7次、12次和3次。從期限來看,20-50年特別國債覆蓋了2030、2035年、2049年等關鍵時間節點,不但能夠為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慢的重大專案和重大工程等提供充裕的超長期資金,同時超長久期還攤薄了國債的付息壓力。

2.連續發行且規模特別大 。盡管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連續幾年」並未給出明確具體年份,但考慮到今年是「十四五」倒數第二年,今明兩年承上啟下的作用較為明顯,而接下來的「十五五」將一直延續到2030年,對於中國到2035年實作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等遠景目標極為關鍵。這一時期,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可能依然較高;中國經濟也可能繼續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和挑戰。為了穩經濟、穩預期、穩就業,實作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需要宏觀政策超常規持續發力。我們認為,「連續幾年」很有可能是4-5年,即從「十四五」末期的2024-2025年到「十五五」中期的2027年或2028年。如果每年都按1萬億元安排,則最終總的發行規模有可能高達4萬億-5萬億元,將遠遠超過此前歷次特別國債2700億-1.55萬億元的發行規模。

3.發行用途與經濟和高質素發展的關聯度特別高 。與以往特別國債發行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或向特定金融機構註資,或支持抗擊疫情等具體事項相比,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將聚焦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些領域均與未來幾十年內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素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對於達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帶來一系列利好

決定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將為中國債券市場、投資者、相關產業及民營經濟等帶來諸多直接利好。

為債券市場帶來利好 。今年2月,央行釋出【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擴大櫃台債券投資品種,便利居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從通知內容來看,櫃台債券品種涵蓋了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幾乎所有債券品種。超長期特別國債以國家信用作擔保,具備風險低、流通性強、免征利息所得稅等優點,加之收益相對於中短期國債更高,因而是較為理想的投資品。超長期特別國債正式推出後,必將進一步大大活躍中國債券市場。

為投資者帶來利好 。當前,國內銀行機構面臨凈息差收窄、利潤增速下降、內源性資本補充不足等挑戰,從近期社融數據來看,地方債券、企業債發行速度有所放緩,或表明銀行體系流動性相對緊張。從過往經驗看,1998年特別國債面向機構定向發行,而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則明確鼓勵個人和中小微企業投資者認購。為推動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順利發行,建議可考慮同時面向機構和個人發行。當然,具體債券批次的發行物件可以適當予以側重和區分。

為相關產業帶來利好 。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關系到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從具體投向來看,涉及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素發展等領域,將為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制造業、數碼產業、現代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等相關產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為民營經濟帶來利好 。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的中央預算內資金,將透過直接投資、資本金註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補短板、調結構、穩增長發揮積極的投資引導作用和撬動作用,吸引民營資本等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分享未來相關產業增長的紅利。按照規定,對於交通物流重大基礎設施專案,中央投資支持比例一般不超過專案總投資的60%;對於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新引擎新賽道等領域,中央投資支持比例通常不超過專案總投資的15%。2024年以來,國內多個省市發文推動民間投資加快發展,建立民間投資重點產業專案庫,支持民間投資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專案、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專案等建設。(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