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洛紮拉康:德瓊家庭旅館裏的「她力量」

2024-03-11三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整個洛紮縣的機動車普及率很低,普通百姓出門只能乘坐馬車,從拉康鎮到洛紮縣縣城需要三天時間。所以在那時候,鎮子裏的人很少去縣城,一些老人甚至一輩子也沒走出過拉康。2019年,拉康鎮的盤山公路全線通車,極大地改善了當地與外界的交流交往,拉康鎮客流量逐步提升,2022年景區年旅遊人次達38000余人次,政府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投入100余萬元帶動居民開辦家庭旅館——村民將自家空余的房間對外短租,形成民俗式的家庭旅店,德瓊家庭旅館就是這樣的一間旅館。

圖為德瓊家庭旅館招牌 攝影:張曉琪

在五個小時的顛簸後,我們從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洛紮縣縣城來到了拉康鎮拉康社區,在德瓊家庭旅館入住。「我們這裏的特色是家庭旅館,這是旅遊業與農牧民脫貧致富結合起來的最好專案,遊客得以住進當地人家,吃糌粑、喝酥油茶、品青稞酒,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當地傳統文化,又幫助當地群眾增加收入,大家都很高興。」對於家庭旅館的好處,工作人員向我們說得頭頭是道。

德瓊家庭旅館以女主人次仁德瓊的名字命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裏是拉康鎮生意最好的旅館之一。旅館位於兩條主幹道交接的拐角,地理位置好,招牌也立得醒目,每個進入鎮子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德瓊家庭旅館的招牌。但生意好絕不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走進這間旅館,如同進入一間溫室花棚。在這裏,花草植物是絕對的主角,各色草本、藤本、灌木植物高低錯落,幾乎填滿了墻壁空間。蕭瑟的冬日裏,粉的、白的、紅的花朵擠擠挨挨地開著,茉莉、山茶、三角梅...來自不同地域的花卉植物在這邊境小鎮的一隅競相綻放,天南海北在此握手言和。德瓊阿佳用她對生活的熱情將家庭旅館裝點得生機盎然,我想正是這份純真的熱愛才是德瓊家庭旅館生意火爆的關鍵所在。

圖為德瓊家庭旅館的客廳 攝影:張曉琪

在我們住下的五日裏,我從沒見過女主人次仁德瓊安心地倚在哪處休息。她自謙漢語不好,我們與她交流時她往往也只是點頭答應,或者有些不好意思地退居幕後。然而,大到護林巡山,招待客人,小到灑掃屋堂,為客人添置熱水,德瓊阿佳才是這間家庭旅館的核心。

德瓊家的客廳一隅 攝影:張曉琪

我們去時正值一年一度的「古突」夜,重要程度類似於農歷春節的除夕,這樣重要的節慶場合是家中成員們嚴陣以待的戰場,也是德瓊阿佳大展身手的舞台。

「古突」是一種用面粉、牛羊肉、黑豆、葡萄乾、白蘿蔔等食材煮成的面疙瘩粥,不同食材烹製時間各不相同,還要搭配上不同的處理方式。此外,吃完「古突」後驅鬼儀式中需要的麥草、布匹、稻草小人、糌粑等也需要同時準備。在阿佳的運籌帷幄下,一場精彩的「戰鬥」在古突夜的廚房打響了。

下午時分,「古突」夜的準備就開始了,先是將羊肉放入鍋中燉煮,再是將白蘿蔔切片備好,隨後與奶奶、兩個女兒及丈夫,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廚房說說笑笑地捏「古突」裏的面疙瘩,做面疙瘩時,要準備一些稍大的特殊面疙瘩,分別包進寫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等字樣的紙條,代表「心腸硬」「刀子嘴」「心腸軟」「黑心腸」等含義,待到吃「古突」環節,來一場藏式風格的「開盲盒」,據說每個人吃到的字樣能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新一年的運勢或性格。

圖為次仁德瓊在為「古突」準備蘿蔔 攝影:張曉琪

將所有準備完畢的面疙瘩放入鮮美的肉湯中烹煮,這鍋極具藏式特色的美味就算完成了。燉煮著「古突」的鍋子前蒸汽繚繞,阿佳揭開沈甸甸的鍋蓋,濃濃白汽四散而逃,香味也跟著翻滾而出,將她的身形隱沒在白霧之中,阿佳一邊麻利地招呼我們到客廳就坐,一邊拿出湯勺,先在鍋底攪動兩下,撈底、盛湯、撈肉、傳菜一氣呵成,嘴上還能安排丈夫女兒拾掇碗筷,擦凈茶幾,我們一行「客人」與德瓊一家「主人」在廚房來來往往,不時駐足,就像列車短暫停靠車站,帶上「任務」後,駛向各自的目的地。

「開盲盒」前,我問德瓊阿佳,想要在「古突」裏吃到寫有什麽字樣的紙條,我原以為會是「財富」「吉祥」等常規的答案,阿佳卻告訴我,她希望吃到代表「心地善良」的桃子,一時間我為自己世俗的揣測感到羞赧,又覺得這樣的答案也在情理之中。德瓊阿佳不善言辭,但她用一壺壺熱茶、一鍋鍋美食溫暖著每個人的心田,用行動書寫著樸實的真善美。

圖為德瓊一家圍坐共同享用「古突」 攝影:張曉琪

「古突」夜第二天天不亮,拉康鎮還沈浸在昨夜的煙火與熱鬧裏,四處靜悄悄的。我與要去巡山的德瓊阿佳相遇,在冬日早晨的低溫裏,我瑟縮道:「年三十這麽早就要去巡山,好辛苦啊。」她一邊手下不停,一邊向我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說著她裹上厚實的棉衣頭巾,背上竹編的大籮筐,便頂著朝陽出門巡山去了。

圖為藏歷新年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德瓊一家,次仁德瓊(中)攝影:張曉琪

住家的幾日,越是觀察德瓊阿佳,也愈發被她吸引,她是綻放於邊境線上的格桑花,也是熱情的女主人、慈祥的母親。彼時我又對「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新的理解,家庭是構成國家的最小單位,而萬家燈火的背後是一個個如德瓊阿佳一般勤勞、樸素的身影。她們既能在家中運籌帷幄,用雙手致富增收,又能兢兢業業,奮戰在崗位為祖國建設「撐起半邊天」,用她們的善良與勤勞溫暖我們的大家小家,以女性獨有的堅韌與柔情書寫屬於「她」的家國情懷。(中國西藏網 記者/畢然 張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