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紅河彌勒:10萬畝韭黃直達「餐桌」

2024-07-11三農

「基地生產的韭黃由消費者派單,我們現場直接采收,第三方快速檢測,當天便可到達全國各主要市場。由於基地的韭黃鮮嫩脆,市場供不應求。」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彌勒市新哨鎮招納社區種植基地負責人蘭靜說。

工人在生產車間沖洗韭黃

近年來,彌勒市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把韭黃產業逐步培植成千家萬戶群眾增收致富的「金線草」。目前,種植面積達10萬畝,預計今年將助農增收30多億元。

從2006年起,該市的新哨鎮利用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光照優勢,按照「示範一戶、輻射一片、帶動一方」的發展思路,試種成功,由當初的不足百畝發展到現在的2萬多畝。

工人在包裝韭黃

在發展中,因為采用傳統覆黑膜黃化韭菜的生產方式,導致農殘較高,保鮮時間也短,韭黃的價格、市場占有率遲遲上不去,特別是一些生產廢棄物也影響了種植區的環境。

為破解難題,2021年當地黨組織與中國農科院、雲南省農科院等單位合作,請來了科技特派員,圍繞土壤生態活化、綠色生產、智能管護等建立了韭黃綠色種植示範園,開展砂罐種植,也不再使用農藥,科技特派員還培育了大批「土專家」「田秀才」,培訓出韭黃種植科技示範戶1000余戶,使韭黃的種植實作了科技化、標準化、綠色化。

第三方對入庫韭黃進行快速檢測

在韭黃品質大幅上升的同時,為解決制約農戶銷售的「瓶頸」。2023年,彌勒市新哨鎮建成砂罐韭黃生鮮冷鏈基地,透過引入龍頭企業,為種植戶提供了訂單種植、訂單收購、氣調保鮮、冷鏈物流、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全方位支持,砂罐韭黃從田間收割到水洗、包裝、入庫僅需2小時。昔日百人分揀韭黃的場景不再重現,取而代之的是沖洗、漂洗、打冷、包裝的現代化車間流水線生產。

經過10多年的發展,該市不斷織密農業組織網,形成「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經營模式,發展韭黃種植近10萬余畝,占到全國市場六成左右,成為全市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村民在韭黃基地采割韭黃

目前,該市還搭建了「韭黃直通車」平台,透過線上線下銷售,直接跳過眾多中間環節,從「菜園子」直通「菜籃子」,韭黃遠銷上海、江蘇、廣東、杭州、深圳等省市。

「我們的韭黃從基地到上海30小時,到杭州28小時,到北京35小時,到廣州、深圳16小時,透過檢測部門無農殘檢測,直達消費者餐桌。」韭黃生產負責人劉師成說。

如今,彌勒韭黃種植實作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綠色化銷售,每畝助農增收1萬余元,實作由當初的一村種植,到千村生產,成為當地上萬農戶鄉村振興的當家產業。